<p class="ql-block">我本家大叔韩应铸先生,行武出身,又才高八斗,尤其是对我们“一溜十三韩”的事情十分上心。近日,他带着病体仍孜孜不倦,认真研究了我们嘉祥县梁宝寺一带韩家历史上的解元爷韩作霖,与邻村曹氏家族的曹蔼优贡的友谊,写成了一篇美文。这篇文章,受到了很多人的赞美。我读了该文以后,也很有感想;同时向大叔学习,我也查了不少资料。今把我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供各位点评。</p> <p class="ql-block">家谱上记载,韩作霖,乾隆十二年丁卯科(1747年)解元(乡试举人第一名),后为拣选知县,有《养源堂文集》行世。曹蔼,乾隆十二年丁卯科(1747)优贡,历任莱芜训导、荣成教谕。曹蔼与韩作霖是同窗好友,又都有诗文之才。《哭雨亭韩孝廉》是作霖爷病故后,曹蔼写的一篇悼念诗文,多次引用历史名人和典故,由衷地赞扬了作霖爷的志向、品德、才华和技艺。</p> <p class="ql-block">哭雨亭韩孝廉</p><p class="ql-block">清 曹蔼</p><p class="ql-block">不料五凤手,忽即长夜游。</p><p class="ql-block">士林失邦彦,作记传玉楼。</p><p class="ql-block">文字灿青简,功名一生休。</p><p class="ql-block">桂蕊落杳杳,何从识荆州。</p><p class="ql-block">惊疑蜀山颓,悼欢添汶流。</p><p class="ql-block">夙怀稚圭志,竟而归古邱。</p><p class="ql-block">琴樽苦含霜,罄室嗟空留。</p><p class="ql-block">凄凉村际树,为我悲风飂。</p><p class="ql-block">吞声益搅心,鹤唳从此收。</p><p class="ql-block">邻笛莫嘐喨,向氏方离忧。</p> <p class="ql-block">曹蔼诗文开篇的第一句,“不料五凤手,忽即长夜游”。何为“五凤手?”我查了些文献,说五凤手,也称五凤楼手,用于称赞文字之精奇。出自宋代杨大年的《杨文公谈苑》,他说:“韩溥、韩洎(音ji)能为古文,洎常轻溥,语人曰:‘吾兄为文,譬如绳缚草舍,庇风雨而已。予之文,能造五凤楼手’。溥闻其言,因人遗蜀笺,作诗与洎曰:十样蛮笺出益州,寄来新自浣溪头。老兄得此全无用,助尔添修五凤楼。”</p> <p class="ql-block">说的是,宋代韩溥、韩洎兄弟都以文学知名。韩洎调侃其兄韩溥,对人说:“我兄长写文,好比简陋的茅舍,只能勉强避避风雨。我写文章,才是造五凤楼的高手。”韩溥知道了,后来得到蜀笺,同样以诗讥讽韩洎。后以此典指人有文才,善于写作。也可以说成:五凤楼、凤楼修、修五凤楼、五凤楼修造手。如:宋·辛弃疾《鹧鸪天·郑守厚卿席上》:“君家兄弟真堪笑,个个能修五凤楼。”</p> <p class="ql-block">曹蔼在这里是赞扬作霖爷的文才,引用了宋朝初年的韩家先人韩溥、韩洎兄弟同举进士,都善诗能文的典故。我感觉,曹蔼也有把他俩人比作韩溥、韩洎兄弟,也都很有才华,能“修五凤楼”的意思。</p> <h3>“五凤楼”,我查到了还有另外三种说法,不妨说说。</h3><h3>一是宫城正门的一种形制。隋唐时期,指东京洛阳紫微城的正门——应天门。明清时期,是指北京紫禁城的正门——午门,明永乐年间始建,清顺治四年重修。门中为九间重檐正楼,两侧各有两座阙阁,共五座楼阁,形如凤翅,俗称"五凤楼"。</h3> <h3>二是京剧《五凤楼》,剧中以“五凤楼”比喻为朝廷,说的是武则天听信奸臣张天佐、张天佑之言,斩薛氏满门,废新君为卢陵王并赶出宫廷,自己垂帘听政,改元垂拱的故事。</h3> <h3>三是现存的真的名楼——五凤楼建筑群,位于山西省长治县(长治市往南10公里)城南17公里的南宋村。所谓五凤楼,其实是玉皇观的山门,远远看上去,飞檐翘角,空凌秀丽,寓意着“五凤展翅”,因此而得名。玉皇观位于村里的台地上,坐北朝南,现存主要建筑有三座:五凤楼、献殿、玉皇观;其他的是钟鼓二楼、东西配殿,均为后期复建的。</h3> <h3>五凤楼高有20余米,层层飞檐挑动,层叠勾连;可谓结构精巧,令人叹为观止。据碑文记载,现存的五凤楼为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修;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重修。1986年,山西省政府正式公布为第二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第六批)。</h3> <p class="ql-block">我在想,我们韩氏家族人丁兴旺,心齐理正。在老家的十里八乡,与其他姓氏的乡亲均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尤其是和曹家,岳家,更是世代友好。这是与我们历代文化人的为人处世密不可分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既学习他们的文化,更要学习他们的情操。</p> <p class="ql-block">当代的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的绍明老爷爷,优秀企业家绍兵老爷爷,优秀企业家法轩大爷爷、韩宇叔父子两人,分管文化教育工作多年的副县长耀明贤弟,画家应勋族叔,书法家韩益贤侄、广凯侄孙,李白文化研究者玉琢贤弟,作家宗民、宗前、宗滨贤侄,世韩会秘书长、韩氏宗祠碑文作者宗臣贤侄等人,都是我们韩家的优秀代表。</p> <p class="ql-block">为此,我学着先人也写了几句,敬请诸位斧正:</p><p class="ql-block">老骥伏枥志千里,</p><p class="ql-block">骏骐莫鞭自奋蹄,</p><p class="ql-block">韩族情悦凤楼修,</p><p class="ql-block">正是群星璀璨时!</p><p class="ql-block"> 韩连绪</p><p class="ql-block"> 2020年2月22日初稿</p><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11日修订</p> <p class="ql-block">感谢曹恩泰先生、本家宗臣贤侄的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