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那些日子

Guan

<p><br></p><p>68年初随外婆离开天津,由五舅陪我们到广州大舅家。那时大舅的第二个小孩我的小表弟出生半岁左右。舅舅舅妈都在医院工作,经常要巡回医疗到乡下,山区或落后的地方。肇庆,信宜或什么地方的瑶山,都是舅舅告诉我的地名。医院的双职工往往是各奔东西,一走就是一、二个月,整个家就交给保姆,包括年幼的小孩。舅舅舅妈没外出时也整天忙于工作。外婆可以帮下万姨(舅舅家的阿姨)照着两个年幼的表妹表弟。我只是外婆的尾巴,充满好奇。</p> <p><br></p><p>医院分给舅妈的住房在泰康路,是一栋原教会的楼房中间隔断,这边全是医院职工居住。舅舅家的三楼半个走廊住了好几家人,有个和我5岁表妹差不多大的小女孩特别漂亮秀气,她爸爸是儿科医生,高高的很英俊。她家有个长的布艺沙发,一朵朵的大花很漂亮。</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走廊一头是约三十平米的长方形过道,端头有个不大的公用阳台,用作晾衣服,还摆放着各家自制木条鸡笼子。不知啥原因,笼子里的鸡生蛋刚落地立马转身啄食,小表弟大些时候总爱守着鸡笼,谁家鸡生蛋了马上大声叫来主人抢鸡蛋。由此他被冠以“鸡司令”。</p> <p><br></p><p>楼梯处过道变窄,分别引入公共厨房,厕所,水房和冲凉房。水房有长排水槽,各家在这洗漱,洗菜,洗衣。邻居们一面干活,一面问好聊天。一高个头短发老妇人曾冤枉指责我弄脏了水槽,委屈郁闷想回家。 &nbsp;舅舅家房门正对过道,是一间被木板隔两间的住房。舅舅一学四口住里间,我和外婆还有万姨住外间的两張单人床上,中间仅有一人宽的过道。里间屋比外间稍大一点,顺着临街的窗房放一张书桌和一个当坐櫈的木箱。我喜欢坐在这木箱上翻看旁边书架上书,笔记本和一些杂乱的纸张。由此我才知道当年我舅妈冲破重重传统习俗嫁给“北方人”的我大舅。(广东人视一切外地人为北方人)。书架上有个圆铁盒,总装有苏打饼子。本是患溃疡病的舅舅的“预防药”,而我却经常抱在手里吃不停。内疚之极! 我的小表弟在万姨背上一天一个样,是个帅气的“细啰仔”。表妹长得像洋娃娃,很乖也很胆小。生病时不上幼儿园就在里间大床上坐着,不哭也不闹。她用广东话教我的儿歌至今还记得:肥婆二少奶……。她可是我广东话的启蒙老师耶。!</p> <p><br></p><p>广东话真是独树一帜。我的名字在广东人口中好难听,他们叫我“x抗”,表妹很秀气的“琳”发音为“狼”。远在他乡的爷爷本给孙子取名为璟,连姓带名在广东话却如口内含个汤圆,发不出声,只好作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初识舅妈,是她寄回家的单人化身黑白照片(那时还没有彩色照片),盘着辫子稍侧着脸,好漂亮的样子。广州的舅妈总是忙忙碌碌的,不长的两条细辮尾部用橡皮筋草草扎起,上翻挂在头上,厨房里进进出出。当时舅妈在医院血库工作,我才知道有专门的卖血为生者。那时是有偿献血,规定三个月以上才能抽一次血,以保证献血员的身体以及血液的质量。舅舅喜欢做牛排,先要用刀把棰打牛肉致松散才入锅。周末家里常有不认识的人抱着小孩找舅舅看病。那些小孩都很乖,多从东南亚来。舅舅说是白血病,不容易治好。我心里好难过。那时看病可真是分文不取,有时带点小礼物,如小盒饼干,小袋干桂元之类。这些东西多进了我的肚子。当时各家日子都紧巴巴的,舅舅舅妈工资用到月底总差那么几天,只有借用才发工资的表妹外公的钱对付二天。外公缺钱又找女儿。就这样亲戚间相互拉扯着过日子。</p> <p><br></p><p>清晨总在“咵塌咵塌”木拖板鞋声醒来。菜场里的菜名,价格我都不认识。全是广东人自创文字。家乡废弃扔掉的未孵出小鸡的蛋在这里成了高级营养品,定额专供孕妇食用。一次在个大菜市场里跟着舅妈买菜,突然一阵噪动:一只待售的猴子逃出笼子,引得人流追赶围捕。据说广东人买回家要吮吸猴子的脑子。可怜的猴子!</p> <p><br></p><p>广州的水果品种繁多又便宜。在家乡香蕉一般只买1,2斤,这里买却是7,8来斤一大串,一只接一只不停吃,痛快。</p> <p><br></p><p>我没见过阳桃,记得八分钱一斤。我特别喜欢吃。还有荔枝,木瓜等。有种水果叫番石榴,个不大,绿褐色,咬开有些浆汁混着小籽,淡淡的酸甜味。舅舅告诉我“番”字有“洋”之意,是国外引进种植所得水果。</p> <p><br></p><p>广州天气暖和。万姨时常买些白色宽面条样米粉,加点菜加点肉做炒粉当晚饭。她总说沙河的米粉最好。</p> <p><br></p><p>炒粉干干的,万姨习惯配大锅鱼生粥。炉上熬锅不稠的白米粥,放点姜丝,胡椒,加一点点盐。熬好后端离炉火,立马放入己切好的新鲜薄薄的生鱼片,轻搅两下,用粥的温度烫熟。鲜美之极!以后数十年专业授课中,每次讲到华支睾吸虫病时,必提到鱼生粥。那鲜那美总刺激我唾液分泌。每次到广州,这是我的必点食品。为了卫生安全,想必现在这鱼片可能煮得更熟透些,必然损失些鲜美。</p> <p><br></p><p>不知谁送来姜醋,是广州坐月子妇女必食品,也会送给亲朋好友讨个喜气。姜醋用猪脚,生姜和带壳鸡蛋泡在醋里一月左右而成,蛋壳全泡软了,说是活血补钙增加营养还发奶。二十年后我生小孩,知我爱吃舅舅特意带回一大罐。</p> <p><br></p><p>春节时节,万姨乡下亲戚担了一担芋头送来,又大又圆的芋头!我家乡称大芋头为芋母子,一般多吃其上长出的小球,我们称“芋儿”。在广东,大芋头是过年餐桌必备,做成芋头糕,芋头丝等,的确好吃。想来家乡的芋头品质不行。</p> <p><br></p><p>我的家乡春节前家家户户忙着泡糯米,每天换水,排队磨汤元面,都是我们小孩的事。在广州却忙着做芋头糕,萝卜糕,年糕,还有我没见过的煎堆,油角。煎堆是外裹有芝麻,里面有馅的油炸空心大圆球。我喜欢学着家人包油角:把核桃粒,花生粒,芝麻等放在皮上,包成一个个寸长的小饺子。我感兴趣的是在油角褶上用侧着手指掐出一溜小花边,似工艺品样。再放入热油锅中煎炸捞起,金灿灿的诱人垂涎欲滴。无论在家乡还是在广州,喜庆渗透在各自的忙碌中,洋溢年的味道。</p><p><br></p> <p>才到广州时好奇街边房屋底层凹进成走廊,外婆告诉我这叫骑楼。因广东一带时有阵雨,时下时停。这是岭南建筑特点。街边到处有凉茶,甘蔗汁卖。随处可见头顶上挽个鬏的卖橄榄妇人,桌上一排大玻璃瓶,里面有各色橄榄,深绿色,黄绿色…,甜的咸的甘草味原味…。打开盖子,直咽口水。橄榄论个数卖,几分钱吧?总忍不住买上三二个,扔进嘴里,回味无穷。</p> <p>那时的各式橄榄都装在玻璃瓶里。</p> <p>出楼下行几分钟就到海珠广场。夏季珠江发大水,漫到海珠广场,我领着表妹跑去踏水,大声欢笑。</p> <p>海珠广场通往海珠大桥。海珠大桥是广东人当初的骄傲。主桥有两个半弧形铁拱,桥面宽阔,连接珠江南北两岸。不时有公交车,自行车,行人通过。</p> <p>珠江北岸沿江道路叫长堤。我喜欢一人沿长堤步行向上方行走。左边江水,右边绿荫;江里的渔船,路边的洋楼,满眼的新奇。路过舅妈工作的医院,更记得途中的爱群大厦。印象中大厦前后两条路汇成一条,通向南方大厦。</p> <p>爱群大厦</p> <p>南方大厦是当时最大的商场,我只记住这楼,却对楼里内容全无印象。</p> <p>住家上行约半小时步行路程到北京路。这是广州的商业中心,有很多大大小小商场店铺和熙熙攘攘的人流。在这里我丢了此生第一个钱包&nbsp;&nbsp;一 一 自己叠做的硬皮纸包,里面可能3,5元钱。这可是当时的我一笔大财富!专门在失物中心登记,当然杳无音信。</p><p><br></p> <p>离家不远到北京路途中有一横巷:高第街。这是广州老商业街,我最中意之处。两旁不大临街门面五花八门啥都有,多是当地特色手工制品或小作坊。喜欢伫</p><p>足看门口手艺人持刀划竹条,编鱼篓,竹筐。或编草帽,做木拖。小篮子,小鸟小花精致又漂亮,惹我心痒痒。嚼着鸡仔饼,穿行于咵踏咵踏木拖板声夹着叮呤咕噜广东话之中,好有感觉。</p> <p>表妹外公干干瘦瘦的,是个典型老广。也住在泰康路上。这是一位倔老头,到医院看病宁愿自己半夜排队挂号也不会找小有名气的女婿医生。不知为啥,总要把他和高第街联想起来。</p> <p>在广州的小街背巷常见照片中情境。两三个小櫈,半盆水。一个老妇左手绷粗棉线,右手揑个小玩艺。对面的女人脸光光的,额上栓着粗带子,任由那妇人双手在脸上晃悠,眉毛也变得细细弯弯。外婆说叫“绞脸”,绞去汗毛修整眉毛。老式广东妇女时常做,更是广东新娘子必做功课。应属美容吧,但我不觉得好看。</p> <p>才到广州,不时看到墙上“通缉令”,多是谁家某某逃港捉拿之类。令我毛骨耸然!怎么这么多人叛“国”呀。路人却视而不见。宿舍楼偶有来人神神秘秘交头接耳。过一,两月又如释重负,对方来信了!第一次听讲香港生活,是位香港回来年轻阿姨,说到一盆水先后用来洗菜洗脸洗什么,最后冲厕所。生活如此不方便,阿姨为何要冒生命危险到港呢?成年后再到广东,友人车载我游览。途经一段铁网处,友人告之是与港界限。谈起当年惊天动地的逃港,我脑子里浮现出广州街头那一张张通缉令。</p> <p>舅妈是本地人,闲时会带我到她叔公婶婶或什么亲戚家去。他们家客厅都空荡荡的,多有雕花木长椅。舅妈带我进客厅,长辈小辈亲戚们各自从不同门进来,坐在木椅上聊天。听不懂聊些什么,只记得一双双光腿光脚。</p> <p>很高兴舅妈带我外出。一路上她会告诉好多广东风俗习惯人情世故;讲到她小时候最想生病。指着海珠大桥对面,舅妈称之河南,比江北贫穷脏乱。</p> <p>一天舅妈带我到河南一片杂乱住房区,进了一座大天井样木楼房。从边上随舅妈踩着吱嘎着响窄木梯,爬上二楼,沿回形走廓进一家房门。屋里陈设简陋,有几个年龄相当老妇人,梳着鬏,穿着中式大襟布衫,干干净净的,手里都干着活。回家路上,舅妈告诉我广东这些妇女一生不嫁不育。她们3.5人作伴生活在一起,陪伴终生。感觉她们生活艰辛,我有些不解,难受。查资料得知广东女孩出嫁时由母亲把头发盘上梳鬏。这群人自己梳鬏示独善终生,称“自梳女”。</p><p><br></p> <p>舅舅带我去中山大学。可能在暑期吧,校园里很清静。一条长长的林荫大道我好喜欢。不远草坪处一壮硕男人路过,有些落魄模样,记忆中是外国人。由此人舅舅谈起我国西医,广东湖南一带是德系为主,上海北京则是英美派。阴差阳错,以后我也进入医学院,专业还是舅舅指导选择的。</p> <p>周末舅舅带全家去佛山。坐船一毛钱,换乘火车2毛钱。火车上人很少,一个站上来一些担筐戴仅肩宽“斗笠”的渔民,舅舅说他们从深圳来。那是第一次接触“深圳”二字,一个落后的小渔村。舅舅带我们到佛山石湾看大大小小陶瓷物件。花一毛一分钱我选了个红头白羽小仙鹤。因3毛钱车船费,我记住这个周末;而这陶瓷小仙鹤,我记住佛山石湾。小仙鹤陪我几十年,前些日子被人不小心摔坏扔掉了。</p> <p>佛山石湾陶瓷</p> <p>照片中万姨带着我小表弟在海珠广场。万姨原是修女,全家到越南西贡去了,她留在广州。“文革”教堂人员解散,万姨来到我舅家中。万姨识字,会弹钢琴,会说普通话。有天我趴在窗台看游街,批斗戴高帽子的神父。我身旁的万姨气得浑身颤抖,心疼愤怒却只能强忍。是万姨的极度强忍让我记住了这次游街。万姨喜欢小孩,带大舅舅几个孩子。几个孩子也把万姨当亲人。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万姨还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她早己是这家中一员。直到万姨很老了,她执意回归教堂。两年前到广州,表弟带我去了万姨的教堂,庄严肃穆。万姨是在修女楼去世的,她终于在主的怀抱中安息。</p> <p>万姨随舅舅一家在我家乡的公园里。</p> <p>沙面露德圣母堂,万姨在这度过老年时光。</p> <p>在泰康路度过我的13岁生日。进入盛夏己是半年多时光。途经武汉乘船五天回家乡。后多次去广州却再没去过泰康路,表妹说原来那楼如今是广利宾馆。楼对面的“华侨大厦”不知还在否?也许下次我到广州会再到泰康路走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