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2月11日,接上级通知辛集二院改建成为我市“发热患者定点收治留观医院”,医院抽调耳鼻喉科王令、郭艳、周明亮、邹春光、秦天甜五名医生做咽拭子采集工作。新冠病人确诊,须通过咽试子标本检测。但采集时的危险性是病人会呼出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直接喷到采集者面部,感染风险很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接到筛查新冠肺炎任务后,我院迅速组织耳鼻喉科医师进行专业培训。疾控中心、医务科、科室主任全力督导,确保采集防护双到位,这对采集的医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和挑战性的工作。</font></h3> 动员会上,焦汝泉院长说:疫情面前我们责无旁贷,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耳鼻喉科主任秦青录说:我们不怕上战场,但一定严格按操作流程,保护好自己,不做无谓的牺牲。抽调的医生更是毫不含糊,周明亮说:“我是党员,我先上”。秦天甜说:“我年轻,我上”。五名医生都要求先上,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就这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br> 截至目前共采集了几百个咽拭子样本。他们24小时待命,有时急需采集标本,为了节约时间他们从隔离住宿点开自己的私家车来医院,随叫随到。 <h3><font color="#010101">采集咽拭子,除了危险还有一个更大的考验,那是对一个人身心巨大的挑战。戴着眼罩,护目镜,穿着笨重的隔离衣,防护面屏把头一直罩着,一会儿全身就湿透了。中途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不能去厕所。虽然每天很累,但他们无怨无悔。他们也会有恐惧,防护好自己,却依然站在了前沿阵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病人单独隔离在一间病房,心中难免烦躁,还有焦虑恐惧,虽然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面罩看不见面部神情,但他们还是微笑面对每个病人,和病人沟通,让每一位患者不那么恐慌,安抚每一位患者,让他们舒缓紧张的情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就是我们的二院人——咽拭子的采集者。疫情面前,他们逆向而行,同心协力,为保卫我们的家园,为保辛集一方净土默默奉献着。</font></h3> 制作:宣传科<div>供稿:耳鼻喉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