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2020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国,我们从对新年的期待,转为对疫情的担忧;我们从对武汉的祝福,转为对家人亲友的问候。我们彼此隔绝,但我们的心从来没有这样贴近过。这样的日子,让我们清晰地感知自己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让我们有了新的契机与时间,来思考我们的时代、信仰与自我。</font></h3> <h1><font color="#ed2308"><u>病毒肆虐之初,我们知道了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u></font></h1> <br><h3> 所谓的天灾人祸都不过是人类的贪婪和无休止的欲望招惹而至。如果人类自恃尊荣,草菅万物生灵为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万物生灵也将回报人类万劫不复的灾难,这就是吃野生动物之祸——新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这次抗击疫情的同时,我们对外应感恩,对内应反省。感恩那些辛苦付出的人,是他们的付出,才能让我们对战胜病毒更有信心。我们也要深刻反省,敬畏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h3><h3> 敬畏自然,就是尊重我们自己。我们特发出《保护野生动物倡议书》</h3> <b> 保护野生动物倡议书</b><br>广大市民朋友们:<br>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但同时也是天然“病源库”,是寄生虫、狂犬病、鼠疫、冠状病毒等许多人兽共患病的携带者和自然宿主。为切实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我市公共卫生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金源中学九(11)班全体学生向广大市民发出倡议:<br> 一、树立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理念,主动学习保护野生动物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知识,自觉加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中来。<br> 二、自觉遵守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参与并自觉抵制盗捕盗猎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br> 三、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依法打击非法猎捕、滥杀、出售、贩卖、收购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违法行为。<br> 四、从餐桌做起,积极倡议大家摒弃“野味滋补”的伪健康观念,自觉抵制食用野生动物,劝诫亲朋好友不食用野生动物,树立饮食文明新风尚。<br> 五、涉及野生动物加工、利用、展示展览的相关单位和个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工作。<br><div> 市民朋友们,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拒食、拒买、拒售野生动物,争做文明市民,共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家园!</div><h3> 九(11)班全体同学</h3> <h1><font color="#ed2308"><u><b>病毒肆虐,我们致敬最美的逆行者。</b></u></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 逆境之中总会有绚烂的火光,划破黑暗,秉烛前行。有一群人从清晨到日暮,从日落到日出,逆行奋战在防疫一线,守护你我。我们无法去一线,但我们为你们唱响赞歌。</font></h3> 钟南山---****中最美逆行者<br> 2003年,你为抗击非典奉献太多,17年后,你又重现在人们面前,逆行前往武汉。你虽年老,却让全国人民心安。你,就是中国的脊梁,为国民撑起一片天。(卢一菲)<br><br>张定宇---坚守在抗疫最前沿的白衣天使<br> 身患绝症,你越发珍惜时间,一瘸一拐的步伐后,是你对病人生命悉心的呵护,你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人民的信心与希望。(周嫣芸)<br><div> </div><div>朱庭萱---坚持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br></div> 汗水浸透层层防护服,你仍旧脚步匆忙。大年三十,是和家人团聚的时刻,此刻的你仍旧坚持在一线。央视记者访问时,你说出所有医护人员心底的话:因为是医务人员,穿上白大褂要扮好自己的角色。(蔡佳音)<br><div> </div><div>胡佩---年轻却坚忍的白衣天使<br></div> 疫情紧急,你毫不畏惧,双手皲裂,你不曾退缩。你是一个孩子,却学着前辈的样子,成了坚忍的天使。山知道你,江河知道你,祖国永远不会忘记你,你是寒冷冬日中温暖的阳光。(徐可人)<br><div> </div><div>李文亮---与病毒斗争的战士。<br></div> 众人指责你坚持自我,面对上级的批评,你始终如一,疫情爆发之时,你奋不顾身地向前,连续几天几夜都无法合眼。病魔还是带走了你年轻的生命。你是人民的英雄,是历史的伟人。(袁昌祺)<br> <br>医生---奋斗在抗疫一些的白衣天使<br><div> 你们身穿一件白大褂,脸上戴着口罩,我不知道你们有几夜未曾合过眼,但我知道你们是舍小家为大家,不辞辛苦的奔赴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你们的付出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们永远都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是我们中国的脊梁。(陈柏炘)</div><div> <br></div> <br>韩红---为抗击肺炎工作作出巨大贡献的有心人<br> 在人们纷纷谈武色变时,你千里驰援,带去物资,用你的爱心温暖的人们的心;在慈善事业屡遭质疑时,你却把一包泡面的分配都做到了公示透明,用你的责任心为社会提供了榜样;在人们开始变得麻木庸俗时,你保持着对人类命运的关心和对帮助他人的热心,用你的良心带动人们一起为抗击肺炎倾尽全力。你的那颗纯净的心,你的满腔热忱与执着燃起了每个人心中的感动。(张彦然) <br> <h1><u><b><font color="#ed2308">病毒肆虐,我们深知:生而为中国人,我们何其有幸。</font></b></u></h1> <h3><font color="#010101"> 当我们徜徉在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当我们跋涉在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里,当我们从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山野川泽追寻答案……蓦然发现,有一种特殊的基因,在支撑着这个民族一次又一次从灾难中奋起,这种基因就是伟大的中国精神!同心抗疫,这种精神由我们来传承、抒写。</font></h3> <h3>附部分学生、家长的美文: </h3><div> 有一种力量,从未消失<br></div> 九(1)班 翟曼君<br> 冬天肆虐的风,正如近来猖厥的冠状病毒一样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肆意停留,刮去了和煦的阳光、澄明的雨露,吹翻了年关的宁静、团圆的步伐。我在窗前静静凝视着无人的大街,感觉似乎放寒假也变得没劲起来,懒懒散散地打开笔记本电脑,还是无趣地循环那几首老歌。<br> 突然几首新歌的登顶抓住了我的视线——武汉的应援曲,我点了进去,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我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 是什么力量?<br> 是逆流而上,舍已为人的中国魂。一封封带有红色纹印的请战书,一张张戴着口罩的面颊,一次次隔空的拥抱与鼓励,在这特殊时期混合在一起,染成了鲜亮的色彩。90后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一张张聊天记录使我留下热泪。为人,又何尝不怕死呢?只是比活着更重要的东西罢了!奔往武汉,他们看作自己的一份责任,归乡的脚步因此止步,不过是为更多人的生命。<br> 是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中国魂。“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战防疫前线”成了热门话题。有人说,“看到钟院士,我们看到了定海神针,2003年非典的斗疫战神,战神出马,所向披靡。”不得不说看到了带着口罩赶往武汉高铁餐车的“钟老爷子”,似乎我的心就安了下来,什么都可以解决。除夕夜,我被这种病毒给吓到了。可当母亲跟我说,那群最美逆行者、解放军战士们抵达武汉时,我的眼前瞬间明朗。因为他们的驰援武汉,让我就有了无限的信心来支持我的祖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br> 是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中国精神。电力公司的员工松开家人的手,选择守护千家万户的明灯相照;高铁列车的清洁人员夜以继日地消毒车厢;出租车小哥默默无闻地向交通站送上口罩。他们不是医生,无法救人;他们不是护士,无法照料患者;他们不是记者,无法冲上前线为人民报告疫情,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只为保护脚下这片令人热爱而又心生敬畏的土地。“潇潇雨歇出征夜”,每一个人都在征途上,正如长江水,永远长流在中国的领域之中。<br><div> 无畏逆行集中国腹地,勇敢抗击保家国平安。他们把对家人的牵挂,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使命,藏在那一碗武汉热干面之中,仍然热气腾腾,令人心生暖意。作为中国的小种子,湖北的小萌芽,我要重拾往日的激情,有朝一日,也可以身披铠甲,守护这城与我的国。</div><div><br></div><div> 有一种力量,从未消失<br> 九(11)班 徐可人<br> 窗外寒风又起,冰冷的喇叭取代了热闹的年味歌曲。街道上空无一人,所有人都困在家,只任天色由明到暗,由暗到明。春节本是团圆之际,可新冠却悄无声息地降临,给红火的年以当头棒喝。 </div><div>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座城、几个数字、一条条不可捉摸的信息,而后我们困守一隅,关注着方寸屏幕那端的地图上,那些被标注的地域离自己越来越近,病例数字随着时间过去而攀升。当一切堆积、迫近、势不可回时,我叹气,我摇头,我凝视窗外阳光却不觉温暖。 </div><div> 就这样了?真的就这样了? </div><div> 手机又响起,新闻一条条接踵而至,可这次映入我眼帘的不仅仅是沮丧,还有一些令人振奋的光芒—— </div><div> 护士胡佩,98年出生。在家里还是孩子的她,却站上了疫情战的战场。双手终日被消毒液、滑石粉浸泡着、侵蚀着,一双手上无数伤口和皲裂,而她却毫无怨言。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他们这样的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从死神手里抢人而已。有她的力量,如细流涓涓。 </div><div> 老院长张定宇,妻子被感染隔离,他却悄悄隐瞒了自己身患渐冻症的事情,坚守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他说,“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只有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有他的力量,如星光闪闪。 </div><div> 火神山医院建设者们,自发集结,在所有人逃离武汉时,一些志愿者“逆行而上”,以最快的速度建成火神山医院,收治病毒感染者。在世界为“中国速度”惊叹时,我们不能忽视这背后的默默付出。他们可能只有媒体报道中的一秒镜头,但山知道他们,江河知道他们,祖国知道他们,永不会忘记他们。有他们的力量,如红日灿灿。 </div><div> 有一种力量搭起了战胜病毒的桥梁,这种力量留存于我们心间,根植于神州之上,他是爱,是责任,是人间温暖。天灾人祸挡不住它,反而让人民在苦难中成长。这是最坚定的力量,从未消失,在中华大地上蓬勃生长。 <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 <div align="left"> 有一种力量,从未消失<br> 九(11)班 雷舒琪<br> 万千萤火汇聚成星河 ——题记<br> 下雪了,一条一条的云似是被撕破的灰白布帛,冷冷地捂成一片阴霾,使凌乱的飞雪无处逃遁。<br> 封城的不知道多少天,我阴沉的心一如天空。百无聊赖间按开电视,满目确几乎全是防护服的纯白。什么嘛。我暗自咕哝,正准备换台之际,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那张图片上。<br> 她是一个年轻的女孩,似还挂着羞怯又略带自豪的微笑,脸颊上被口罩和护目镜勒出的深深红痕,只能形容说触目惊心。我回想这之前看到白色防护服的一幕幕:以防护服为战袍的他们,不惜一切与时间赛跑,马不停蹄地从病毒手中抢夺生命,自己却舍弃了与家人的团圆,舍弃了自己休息的空隙。一种湿漉漉的情感攀上心头,几乎要涌出眼眶。回过神,看见屏幕上的你微笑着说:“这是最美的战绩。”<br> 雪停,天光明亮。<br> 坐在电脑前,鼠标在网页上缓缓移动着,所指的每一处内容都是暖暖的,直抵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疫情防控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李克强总理率中央领导小组亲自赴武汉指导防疫工作;八十三岁老人钟南山一路逆行直奔武汉一线;“吹哨人”李文亮不顾他人误解,与病魔斗争直至牺牲……看过太多太多按满指印,写满姓名的请战书,也看过太多太多戳人泪点,令人心酸的照片,我突然间仿佛领悟到了“英雄”的真谛——他们是人群中最勇敢、最不平凡的人,在最危险的时刻总会不知觉中发挥光芒,告诉世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力量永不消失!<br> 翌日,天放晴,阳光晃眼。<br> 走上天台,看见邻居阿姨和和大爷笑着道:“没啥大不了的,这病情会过去的,不用紧张什么。”说着理了理自己戴了两层的口罩,我扭头笑着走开,惊觉这月季开得灿烂,是要迎接春天的样子。纵使内心担忧,仍会笑着温暖他人,这又何尝不是群众们从未消失的乐观力量。<br> 夜幕降临,星稀,云黑,不太冷,因为每个人都似一只萤火虫。无论是一线战士们的光还是老百姓身上的暖,无论发出的光热强或弱,只要向着同一片夜空飞去,融融的光便不分你我。无数丛光最终汇聚,编制成中华民族的璀璨星河。<br> 这种萤火般从未消失的温柔力量,暖得足以震撼人心。<br></div> 我们不一样<br> 九(11)班 张昌捷妈妈<br> 明代裴一中在《言医•序》中曾这样定义医生:“学不贯古今,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后来我国著名医学家现代外科学之父裘法祖教授将其总结为“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借此告诫教导我们为医者与别人不一样,需德才兼备,方能悬壶济世,拯救苍生。<br> 2020鼠年春节与往年特别不一样,最早起源于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开始肆虐神州大地,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全民恐慌。这时,一位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毅然在除夕夜紧急乘坐广州至武汉的高铁餐车,连夜赶往疫情最严重的湖北武汉。在经过初步的实地考察后,他非常郑重地提醒国人: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潜伏期是2-14天,现在大家不要去武汉,居家隔离最好。他就是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也是咱们老百姓此次对抗疫情的“靠山”;与此同时,还有一位年逾古稀迅速带领科研团队和物资进汉的巾帼医者楷模—李兰娟院士,她为了尽快摸清病毒的特性,研制出治疗的有效药物,呕心沥血,每天只睡3小时,武汉-浙江-北京三地奔波忙碌。为了防止病毒大范围扩散,也是她最早提出“封城”的建议。众所周知,二位院士都是医疗界功成名就的大家,本是含饴弄孙的年龄,然而在祖国大疫民族危难之时,他们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难道他们不是真正的中国脊梁吗?他们不就是我们要追的夜空中最亮的superstar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大医精诚,不一样的情怀,不一样的壮举!是学富五车的专业功底,更是医者仁心勇于担当的气魄铸就的杏林丰碑。<br> 当这场疫情来临时,在我的身边也有这样一群身披白色战袍的“勇士战友”。他们很平凡,亦很伟大。“把重病号给我,我来!”这是我院感染病房最年轻也是唯一的党员女医生汪婷婷在首次接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患者后向组织提出的申请。整个春节近20天她每天都在病房值班,加班加点是常态,无暇顾及家里的老人和年幼的儿子。困了在桌子上趴一会儿,累了站在墙角歇一下。当我市第一例NCP患者治愈出院时,汪医生笑了,她那清澈的大眼睛是那么明亮好看…诚然,接触危重症患者被病毒感染的几率是最高的,然而年轻帅气的麻醉师邓伟在给一位重症患者做气管插管操作前却豪气地对同事“喊”道:“插管时你们都不用进去,有我一个就够了!”凭着扎实的业务功底,插管操作很成功,患者又有救了“,邓麻”的伟岸形象再次深入人心;还有,匆匆料理完父亲后世就立即赶回医院病房开展紧张工作的感染科付洪彦主任,强忍悲痛在全院岗前培训会上鼓舞大家:“没事儿,我们能行!”她的妻子康复病区段玲护士长也主动要求进入隔离病区工作,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另外,娇小的五官科张护士长最早用PVC材料自制一批面罩,连夜送到医院消毒备用。“我还不累怎么就换岗了?好吧,服从组织安排,只要有需要,随时喊我”的女神张骥,调休一几天了,额头眼罩和帽子的压痕还未消。更不用说24小时不间断开展肺部CT检查早已练就火眼金睛的影像科同仁,不辞辛劳每天为我们熬制“清肺排毒汤”的中医姐妹们…太多太多令人敬畏让我感动的的人和事儿,写到这里,不知不觉,又泪目了,难道是年龄大了,眼眶浅了,盛不住眼泪? <br> 也许您的朋友圈在吐槽封城后百无聊赖,也许我们医护人员的手机可能有几百上千条信息没有回复。亲,请您原谅,因为那时的我们也许正穿戴着厚重的防护装备为身处痛苦中的病患输液,吸痰,喂药喂饭,端水导尿,化验查体,查房测温…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饭菜放了再放,热了又凉。哪怕口干舌燥,胸闷气短,手皲裂脚肿胀也浑然不知。哪怕是在珍贵的休息时间,转发的也是NCP科普,抗疫群里一直不断学习最新版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案,交流优化就诊流程,讨论护理心得,以及部门协调工作,一直都有互道珍重,互相打气。 其实我们医护人员哪有什么不一样,不过是着一身白衣学着前辈的样子与死神抢人,我们既不是佛祖,都是一样的肉胎凡身,有生老病死和喜怒哀乐,更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能神机妙算,叱咤风云。我们只是始终未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做了一个医者应有的本分,以实际行动书写信念,责任,担当,无愧于心,无悔于人,还世界一片安宁。<br> 我骄傲,我也是这样一群拥有善良,坚韧,奉献,团结的精神品质集体中的一员,穿着洁白的战衣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渴望在自由清新的空气中迎接春天的到来,无怨无悔!<br> <h1><u><font color="#ed2308"><b>病毒肆虐,我们深知:愈是在危难关头,愈要有敬畏之心。读书人。所敬者何事?知识与信仰。</b></font></u></h1> <h3><font color="#010101"> 只有真诚地信仰知识,相信知识来源于人民,又终将回到人民中,才能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从容站起来,迈开步子,走向前线。</font></h3> <div>同心抗疫,用知识坚定自己的信念,只争朝夕,不负韶华。</div><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 我相信历史不会忘记庚子年的这个春天,<br>但我更希望我们不要忘记这个春天,<br>不要忘记这个春天给予我们的所有生命经验<br>.......<br> <div><br></div><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