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孙老者的形象是随着周围人们的印象而逐渐丰富的,他的形象逐层展开,扣人心弦。</h3><h3> 孙老者的出场是很不被人看好的。第一次喊话时,王三胜好似没听明白,第二次振振有词一字一句的说,王三胜才随着大家的头往西北看。一个黄胡子老头:小干巴个儿,披着件粗蓝布大衫,脸上窝窝瘪瘪,眼陷进去很深,嘴上几根细黄胡,肩上扛着条小黄草辫子,有筷子那么细,而绝对不像筷子那么直顺。这是人们对孙老者的第一印象,但是王三胜却知道这是一位高人,从哪儿看出来的呢?――眼睛。文中这样写道“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地闪着黑光。”</h3><h3> 前文介绍枪神沙子龙时也提到过他的眼睛“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这么看,孙老者貌似真的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人,可他这一走动,又招到人们的嘲笑“点点头,老头儿往里走。这一走,四外全笑了。他的胳臂不大动;左脚往前迈,右脚随着拉上来,一步步地往前拉扯,身子正着,像是患过瘫痪病。蹭到场中,把大衫扔在地上,一点没理会四围怎样笑他。”这又使读者疑惑,这样一个走路都不利索的老人家,真的是一个高人吗?</h3><h3> 紧接着提到三截棍不是随便就拿得起来的家伙,王三胜为试探孙老者在比武中给予孙老者的兵器正是三截棍,但孙老者轻易就拿了起来,确实是有点功夫的,在比武中又写到了象征武艺高超的标志,文中这样描述“老头子的黑眼珠更深更小了,像两个香火头,随着面前的枪尖儿转,王三胜忽然觉得不舒服,那俩黑眼珠似乎要把枪尖:吸进去!四外已围得风雨不透,大家都觉出老头子确是有威。为躲那对眼睛,王三胜耍了个枪花。”“老头子的眼亮得发着黑光。”两次写眼睛两次把王三胜的枪打掉。这下人们都确信无疑孙老者是个高人,场外又是一片彩声。</h3><h3> 如果说跟王三胜的比武只是小牛试刀,那在拜沙子龙为师的时候,他武术的高超便显露无遗“一屈腰已到了院中,把楼鸽都吓飞起去。拉开架子,他打了趟查拳:腿快,手飘洒,一个一飞脚起去,小辫儿飘在空中,像从天上落下来一个风筝;快之中,每个架子都摆得稳、准,利落;来回六趟,把院子满都打到,走得圆,接得紧,身子在一处,而精神贯串到四面八方。抱拳收势,身儿缩紧,好似满院乱飞的燕子忽然归了巢。”</h3><h3> 孙老者不远万里只为沙子龙来,如今好不容易见到了,为显示自己的真诚拿出了看家本领,但还是惨遭拒绝,嘴巴动了半天愣是没说出什么话,他心中应该是充满震撼、愤懑、惋惜、不解和无可奈何,拿起衣服拉拉着腿,没有更多的动作,只一句“打扰了,再会!”。这是孙老者对沙子龙以及五虎断魂枪的告别与期望,是这一段经历的落幕,同时他也期望能见到五虎断魂枪的英姿,能看到武术被人们重新接受。</h3><h3> 我以为孙老者代表了中国武夫或者说江湖豪杰的洒脱,被拒绝没有破口大骂,没有恼羞成怒,没有大打出手,只是觉得时候或者说缘分未到,同时孙老者也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一种包容性和独自性,相同的,孙老者和沙子龙一样都能感知时代变迁,发现传统文明正逐渐被西方文明所替代,他能接受火车、快枪,但是接受并不等于妥协,在他心中武术仍是瑰宝,仍是金子,他没有用武术来哗众取宠,即便生活拮据也没有把武术当做赚钱耍杂的工具,他心里仍是敬重武术的,认为武术只是被一层灰盖住了,他要继续坚持和守护中华武术,他要武术发扬光大,他相信那一天终会到来,他要做的,就是坚持和等待。</h3><h3> 这不仅让我们想起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技术高超的大师,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中华传统文化,他们不为名利,不为威名远扬,不为名垂千古,只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他们,因为这本就是中华的财宝。</h3><h3><br></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