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往事:文史食堂及其杂忆

阿轰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中文系7701一班同学最早的合影。摄于1978年春天踏青拜谒厦门烈士陵园时。</span></p> <h1>  </h1><h1> 2021年4月6日是厦门大学的百年华诞,厦大饮食服务中心拟以出版回忆在校时与美味有关的人、物、事文集的形式献礼母校。由此勾起我对当年上学时与文史食堂及其相关往事的回想。</h1><h1><br></h1><h1> 恢复高考制度那年我考进厦大,1978年春天报到,我们中文七七级的男生都住在红卫二(后来才恢复原来的名字“芙蓉二”)。我住201室靠窗的位置,从窗外望去便是我们的餐厅-文史食堂:宽阔平房,石墙红瓦,建筑风格“很厦大”。食堂虽然冠以“文史”之名,其实那时红卫二还有历史系、哲学系、经济系学生住此,共好几百口人在这大食堂用餐,食堂进门左边是文、史、哲三个系共用,右边是经济系专用食堂。我们要吃饭很方便,下楼即是。楼前是一大片肥沃的菜地,文史食堂应季的新鲜蔬菜部分便来源于此。我每天去集美楼上课要从菜地旁的便道穿过,恍如下乡时走在去出工的路上,这种时空和身份转变的错觉感很奇妙。</h1><h1><br></h1><h1> 那时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国力不强,百废待兴,与民生相关的物资都要有票证,但国家对大学生予以极大财政补助,大学生每月的粮食定量30斤,4两油,还有肉。每月初,我们一、二班的生活委员王元生、郭天赐要去系办公室,把7701两个班近百人的饭票、肉票和助学金各背一书包回宿舍,再仔细分好,挨个发给大家,这额外的工作既琐碎又辛苦,可谓吃力不讨好。那时肉票每人每月有一大张,内印30小张,现在很多同学对肉票已无太深的印象。柴海涛记得诸如买巴郎鱼、青菜肉片、炸五香肉丸等一毛五以上的荤菜时要交一张肉票,保证每人每天都有荤菜吃。肉票只在前两个学期使用过,王元生记得到1979年市场放开后就取消了。王元生和郭天赐两人认真细致踏实,四年下来,虽领钱领票的人不用签字画押,但账目管理竟分毫不差,毕业时班费甚至有些许结余。这些事情大部分同学们并不清楚,是王元生在编印毕业30年7701文集《鼓浪鹭影》中自己写的回忆录中透露的。他俩真是我们的幕后英雄兼生活好管家。当年辅导员江作梁老师眼光独到的选他俩当生活委员真是没看走眼。</h1><p><br></p> <p>  ▲ 7701一班团支部在宝珠屿过团日的合影。二排左五是我们的辅导员江作梁老师、左六是一班生活委员王元生。</p> ▲ 7701二班团支部在宝珠屿过团日的合影。二排左五是我们的辅导员江作梁老师。 <p>  ▲后排右为二班生活委员郭天赐。这是7701二班四组同学和军训时的部队班长在建南大礼堂前合影。后排左起:王岚、方晓、王玫、陈宙章、蔡东红、部队班长、蓝来俊、郭天赐;前排左起:郑健、部队班长、吴立平、王予集、王煌煌、施群。</p> <p>  ▲ 2008年,为纪念恢复高考制度和入学30周年,7701编辑出版第一本《鼓浪鹭影》文集;此后又陆续编辑出版三本,曾捐赠给国内多家图书馆。</p> <h1>  我每天基本上按早餐2两、中晚餐各4两的定量分配饭票,那时我在校篮球队训练消耗大,每月定量尚够维持,母亲在我去厦大报到时给带的几斤福建省通用粮票却一直舍不得动用;后来有的男生会获得女生给予“暗送粮票“的好待遇;菜票要自己花钱换。那年头家家户户生活普遍艰辛,同学们深知生活不易,懂得勤俭持家,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75%同学因家庭生活困难需要申请生活费和助学金,共分三档:生活费助学金初为双甲21元(17、4),双乙14元(11、3),双丙9元(7、2);1979年国家改革开放放开市场,双甲增加了2元。每月少则有2元,多则有23元,别小看这区区的一、二十元,足以保证一个月可以体面的生活甚至补贴家用,可见国家把大学生们当宝贝看待。</h1><h1><br></h1><h1> 那时文史食堂的伙食极其简单,早餐稀饭油条或馒头花卷,再来一、两分钱咸菜;中午一荤两素,素菜一毛、一毛五,荤菜卖两毛钱,晚餐只有五分和一毛的素菜,每天花费几毛钱即可解决吃饭问题。偶尔会有“改膳”吃包子或面条,最受欢迎的无疑是炒米粉。尽管粗茶淡饭,食堂伙食比我当知青时的伙食好出若干倍,每每吃饭味蕾都有满足的享受。每天中午下课铃声响后,饥肠辘辘的同学们涌向食堂,乌泱泱排队打饭、围桌吃饭的人头攒动,场面很是壮观。 </h1><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很有年代感的文史食堂一分钱菜票,印制日期1978年9月,似可推断应是为七八级同学入学后需求量增大而印制的。</span></p> <p>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实行承包制,学校各系食堂开放,饭菜票通用,后来的饭菜票直接印成“厦门大学食堂”。大家可以任意选择一个你认为“对口味”的食堂用餐。</p> <h1>  食堂员工也就六七个人,我们在买早饭时就可看见他们已在后厨准备午餐了,洗菜、切菜,要喂饱好几百张嘴不容易。管理员是个大眼睛显精明能干的中年人,性格豪爽,每天中午,他会拿粉笔在卖饭窗口上挂着的小黑板上写食谱,字很小,要走近了才看得清。有次食堂发明了新菜,把鸡蛋打了直接下油锅炸,外焦里嫩,名曰“炸蛋“,我们顺势称其为“炸弹“,猛一听有点恐怖。有天中午,有个排在后面的同学大声问前面同学看看今天吃什么?前面的同学大声答道“米饭、花圈”!众同学听罢哈哈大笑。原来这老兄把花卷看成花圈。后来这“花圈”就成了我班同学对花卷的专称。</h1><p><br></p> <p>  ▲7701一班三组同学团日活动合影。站者左起黄卷庄、叶子平、黄哲真、许闽峰、钟悦英;前坐者左起:张明亮、钱政敏、张权斌、张红。</p> <h1>  陈松钦记得食堂的干饭、稀饭都是在红卫四后面有开水房的食堂蒸煮的,因为那儿有锅炉房,每次开饭前有个小伙子用板车推过来卖,这小伙子后来调到图书馆工作了。干饭用小脸盆般的搪瓷盆装,一笼屉蒸十几盆,每盆一斤六两。男生一般吃四两,炊事员用竹刀在米饭上切个十字,挑出一块正好四两,菜扣在饭上,成美味的“盖浇饭”。我宿舍老哲的饭量大,遇心情愉快时要吃八两,他就直接买“半扇”,用他那大搪瓷饭盆托举着,盆外露着饭角,我们宿舍同学每见此状便会说:老哲又愉悦得“半个月亮爬上来”了。那时常有同学刻苦背英语。有次我听有同学在背“工农兵”的英语单词,其浓重的地方口音把“wora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读成“喔开喜、派林喜、俺瘦捷喜”,我便模仿给同学听竟引大笑。有天中午大家正安静的排队买饭,老哲突然“噗呲”喷笑且掩嘴不止、只好自己哈哈大笑的掉头跑出去,搞得大家莫名其妙。后来问其何故?老哲说:我只要一想起“喔开喜”就忍不住要笑。于是“喔开喜”也成了我宿舍同学间亲切打招呼的专用语。 </h1><p><br></p> <p>  ▲7701一班生活委员王元生在宿舍学习。</p> <h1>  文史食堂的大锅饭菜也挡不住会有“名菜”的诞生。我们中文七七级同学心目中的名菜是知名度很高的“油炸巴郎鱼”和“炒三丝”,之所以知名都和生活委员王元生的经历及推广有关。</h1><p><br></p><h1> 巴郎鱼肉厚刺少,蛋白质丰富,清蒸的香嫩,油炸的脆酥,是荤菜里受大家欢迎的,一条要卖一毛五,小的一毛,大的两毛钱。某日中午吃油炸巴郎鱼,王元生闻着香味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心急火燎的担心买不到。快轮到他买时只听得女炊事员连连喊道“嫩嘎撒!嫩嘎撒(厦门话:两角三)!”原来炊事员把一条明显大的巴郎鱼单挑出来临时加价三分,有人觉得贵不买了。王元生捱到窗口时女炊事员又向他极力推销“介吊嫩嘎撒”(这条两角三),他瞬间思想激烈斗争起来,买嘛今天伙食费预算肯定要超标,不买嘛则心有不甘,斗争结果还是忍痛割爱舍不得多花三分钱,只买了两毛的。回宿舍吃饭时王元生编了个段子向宿舍同学们叙述了买“介吊嫩嘎撒”的经过和心路历程,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王元生有幽默天赋,平常事经他的嘴巴说出来便有喜剧效果,加之他时常会再演绎一遍,无形中提升了“油炸巴郎鱼”的知名度,使之成为名菜。</h1><p><br></p> <p>  ▲ 后排右是宋树民。7701二班一组同学在校门口的合影。后排左起:张健、陈国全、温再兴、王永志、宋树民;前排左起:蒋江河、鲁建华、郑星、刘群、柴海涛。</p> <h1>  炒三丝是由诸如油豆腐、洋葱、萝卜、马铃薯、高丽菜等随机三样切丝、有时还配了粉丝一起炒的家常菜,卖一毛钱,相比其他像高丽菜、菠菜、小白菜、空心菜等素菜只卖五分钱,大家还是觉得有点贵。7901入学后不久,系学生会组织联欢晚会欢迎新生,团支委宋树民拉王元生合说相声,内容是讽刺古时一位能吹牛的县太爷。那天开场后气氛有点冷,轮到王元生和宋树民上场后,逗哏的王元生幽默细胞开始活跃,学说山东话、突发奇想的拗造型引来一片笑声,观众气氛开始活跃,王元生见状也亢奋起来。结尾部分有段表演是捧哏的宋树民冷面一副、佯装疑问说“你,真能让大家都吃饱饭吗?”王元生一拍肚皮说“能!我保证让在座的各位每天都能吃上一斤鸡两斤鸭三斤鱼四斤肉五斤糖六斤豆七斤奶八斤蛋九斤粮十斤--”说到此,原来嘎嘣脆的“贯口”突然变成了拖腔,同时他左手向胸前一挥,伸出摆成兰花状的三根指头、再蹦出三个字:“炒、三、丝”。话音刚落,观众前仰后合的笑成一片。这台词原来没有,是王元生突发奇想新加的。宋树民也机灵,故作满脸狐疑又问“什么是炒三丝啊?”谁知王元生已进入无我的创作状态,他“现挂”了大家对炒三丝的“吐槽”说:“炒三丝就是炒三丝,炒好了吃,吃完三思三思”。话音未落观众已是笑得东倒西歪了。这批判现实主义的台词道出了大家心声,引起强烈共鸣,演出大获成功。“炒三丝”也由此成名。</h1><p><br></p> <p>  ▲漳州同学中秋节在五老峰聚餐赏月时的合影,这在那时尚属时髦。简单的餐食只有一瓶葡萄酒,几个苹果和罐头即可成席。前左起:许加、黄启章、许闽峰、钟丽琼、刘英(外文英专)、骆伟鹰、张健、郑鹰厦(摄影)。</p><p><br></p> <h1>  入学后的第一个“五一”节到来前,我们中文系获得了全校“新生篮球赛”的冠军,这可是我们系史上开天辟地头一遭的大事件,极需要有个仪式来好好的庆贺一下,突然的就传来好消息,文史食堂晚上加餐,免费供应三个菜,其中有个荤菜,生活委员正给每人发三张餐票。这简直是锦上添花、想啥来啥,同学们欢呼雀跃,不约而同的想起要小组聚餐,把组里的女同学从丰庭楼叫来一起聚。篮球队长芮菁是厦大子弟有经验,他站在走廊大喊“篮球队的把餐票都集中起来,洗三个干净脸盆把三个菜一起装回来。”大家都听见了,各组组长也深受启发照此办理,纷纷给组员布置任务,于是有人收餐票,有人选干净脸盆洗脸盆,有人突击收拾“脏乱差”卫生死角以迎接女生的到来,有人负责各端一个脸盆排队取菜,还有人去楼梯下的小卖部买“地瓜烧”或用劣质葡萄酿制的“果酒”等等,一派年节前的忙碌景象。那天的聚会很热闹,各组把两张桌子拼起来成饭桌,床沿为椅,全组男女同学第一次在一起“围炉-三个装菜的干净脸盆”,有“一家人”的感觉,其乐融融。各组还互相串门敬酒,把篮球得冠军的自豪、一起出力当啦啦队加油的团结情谊和同学们互相熟识后的喜悦一并迸发。后来每逢五一、国庆节和元旦,文史食堂都会例行“加餐”,而“洗三个干净脸盆”的全小组聚餐这优良传统也被大家继承了下来。7701享有“资料库、图书馆、阅览室“之称的刘正明通过翻查日记,统计出我们在校期间共有16次聚餐,绝大部分是“三大节”的,其余还有团小组野炊,球队打系际“擂台赛“获胜,毕业晚宴等等,平均每年四次。吃的菜有清蒸或油炸的巴郎鱼、猪肉、蛋、鸭肉、牡蛎丸子等等。可以想象,那时的每一次聚餐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欢乐啊!</h1><p><br></p> <p>  ▲我还保留着厦大学生每人每学期一张的”厦门大学公共户口商品购买证”</p> <h1>  入学后,领到一张牛皮纸印制的“厦门大学公共户口商品购买证”,这是每个学生除了吃饭外其他的副食品和生活必需品定量供应的凭证,要到厦大商店凭证购买。厦大商店坐落在校门口外公交总站旁边,一大间的营业厅,沿墙的四周都是玻璃柜台。那时凭证专供的有每月半斤白糖、二两茶叶、一包香烟(陈宙章记得水仙牌凭证两毛八;另有不凭证的海堤、乘风三毛三,红霞两毛二;节日另发票特供过滤嘴友谊四毛二)、半块肥皂、半斤茶料(厦门俗称“鱼皮花生”),逢重大节日还会另发“酒票”,可购买半斤散装的厦门高粱酒,刘正明记得后来放寒假前也会另发酒票买瓶装的厦门“丹凤高粱酒”,我从没买过。每买一样商品,售货员就盖一个有商品名称的小蓝戳,表示买过了。像牙刷、牙膏、毛巾、文具之类的也有卖,不用凭证。一学期连放假合六个月,购买证刚好有六个格子。那时商店统一“收银”,厦大商店柜台上方遍布铁丝轨道直通“收银台”,售货员收款后要把钱放到铁丝上的夹子夹住,再使劲一悠,“嗖”的就到了收银员那里,找好零钱再“嗖”回来。“收银员”是个苗条精致的姑娘,年纪和我们相仿,剪个很时髦好看的运动头发型,很养眼,也很“高冷”。她坐在高台上不苟言笑,或许是天天要接受众目睽睽的检阅而练就的吧。同学们私下称其为“冷美人”。男同学们到此购物或“假装”来购物的总会不自觉的瞄她几眼,很多人坐公交从市里回来,也会特意到厦大商店再逛一圈,其意不言自明。因此,厦大商店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不仅有凭证购买的“专供品“,还有那位冷艳的“收银员”。</h1><h1><br></h1><h1> 在改革开放以前,学校对食堂的伙食有监督评比机制,吴立平那时是中文系学生会主席,清楚的记得每个学期校膳食科和校学生会联合组织食堂菜肴评比。校学生会提早给各系学生会主席发些菜票,约定好时间,各系学生会主席分头在食堂买了菜拿到三家村,摆在乒乓桌上,膳食科将各食堂大厨等叫来,当场品尝点评,以促进各系食堂伙食水平的提高。</h1><p><br></p> <p>  ▲7701一班同学春游合影。</p> <h1>  住红卫二唯一的不便是打开水太远,要到红卫四后面食堂旁的开水房去打,于是每个宿舍要安排打水值日生,如果某日值日生失职,那可就悲催了。记得刚上学不久的一天晚上,我们宿舍断了开水,于是我说抽签吧,抽到的人去打水,大家同意。我撕几张小纸,很不厚道的在每张纸上都写“打水”并揉成团,故意先递给年纪最小的蓝来俊抽,结果可想而知。我说“就这么定了”,顺手把其余纸团扔出窗外。这全过程正好被来串门的刘正明看到,他笑而不语。我这把戏后来又重演过一两回,终被蓝来俊识破,成为笑谈。后来我看到别组有同学在水杯里放一个黑乎乎的、钢笔帽般大小的东西在加热烧开水,说是电阻之类的、物理系同学发明的烧水神器。我也上街去中山路有家电子元器件商店花几毛钱买一个。那天晚上,我将“神器”两头接上电线放入装满水的茶缸中,插电的瞬间,“啪”的一声宿舍的灯突然灭了,保险丝烧断了,头皮一阵发紧,赶紧跑走廊里大声呼喊搬救兵接上保险丝。直到过不久“热得快”发明了,才彻底解决了晚上喝不上开水的难题。 </h1><p><br></p> <p>  ▲7701女同学和部分女教师的合影。摄于建南大礼堂前的“上弦场”。</p> <h1>  1980年8月底,我们中文、历史、哲学三个系的男生搬到了芙蓉四住,食堂也换到了有开水房的食堂,改叫做文史哲食堂;芙蓉二则成了经济系的大本营,原来的文史食堂更名为经济系食堂。这个时期明显的感觉到国家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改革开放实现四个现代化急需大量人才啊。只见扩大招生后入学的应届年轻学子多了,校舍不够用了,食堂上面山坡在动工新建研究生宿舍楼,好像叫凌云楼;三家村对面也开始在建新成立的外贸系大楼;“人类博物馆”对面也在建新的教学楼,每天去上课时都可以看到大卡车运了好多沙子在填地;芙蓉二旁的丁字路口要建名为“勤业”的教工食堂,建好后像个包子,我们习惯叫它“圆形餐厅”;食堂旁边也在建单身教工宿舍大楼,这大楼四周相连呈封闭状,房间不大间数多,坊间不知谁给起了个“集中营”的外号,我们觉得很形象也就这么同意了。学校像个工地,一派热火朝天的繁荣景象,时代前行的咚咚脚步声仿佛清晰可辨,催促着人们。那时文史食堂的部分员工也调到新文史哲食堂工作,我们吃饭依旧可以见到熟悉的老面孔。全校学校食堂也改革了,实行承包制,各系食堂放开,饭菜票全校通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宋树民和吴立平记得此前在文史食堂曾发生过“罢膳”事件,文史哲三系的部分同学联合起来不去食堂吃饭,表示对伙食的不满,这也是促使食堂改革的原因之一。后来饭票也不印系名,直接印成“厦门大学食堂”饭票、菜票。我们食堂每天中午、晚上的菜品增加,有四五个菜可供选择,还增加了小炒(在原文史食堂已开始有小炒了),卖菜窗口每天挂牌写着七八种菜名,可自选,每份5毛,刘正明记得有熘肝尖、炖罐排骨、清蒸蛏、韭菜炒蛋等,这高消费只有“带薪”一族才会享用;晚上食堂也卖宵夜了,有面条、馄饨等的,晚自习回来后去吃碗热热乎乎面条很舒坦,我只去尝鲜过。宵夜也有小炒,蜂窝炉上架个小铁锅,旁边有各式蔬菜和生鲜,大师傅掌勺现炒现吃,像豪气的下馆子。那时我们囊中羞涩,没有下馆子的习惯和实力,顶多是在中山路口那家“绿岛饭店”吃点机器制造的饺子就很满足了,饺子馆外骑楼是开往厦大的公交站点,还不好意思让等车的同学看到。食堂的宵夜只试了一个冬季就停止了,大概那时同学们的“购买力”实在有限吧。</h1><p><br></p> <p>  ▲1981年12月31日晚上,7701在勤业“圆形餐厅”二楼举办毕业晚会,这是“华尔兹”集体舞表演。前左是我,舞伴是现在的厦大文学院博导王玫,前右伍林伟,后右张健,后中正在朗诵者的是柴海涛,后左是田力维。</p> <h1>  文史食堂还是我们7701学跳交谊舞的启蒙地。那时食堂空闲时还兼有聚会的功能,作为集体活动的场所,比如召开迎新会,班级、小组生活会、团日活动和文艺积极分子排练节目就常在食堂里举行。大一的下学期,我们的学生会开思想解放之先河,首次在文史食堂举办教、学交谊舞活动,“嗦哆哆、咪嗦嗦“那种最初级的华尔兹,我和许多男女同学就是在这接受了交谊舞启蒙的“第一次”,从此学会了跳舞。后来化学系食堂也有学生在学交谊舞,不过规模很小。文史哲食堂是厦大舞会鼎盛时期最繁荣的“舞场”,每逢周末晚上都有舞会,由跳舞爱好者自发组成,轰轰烈烈,规模可达几十人,几乎所有的舞种都有人会跳,我的舞技就是在这里得到极大的锻炼成长。1981年12月31日晚上,7701毕业晚会就在勤业“圆形餐厅”二楼举行的,我们绝大部分同学是第一次走进这餐厅。晚会其中有个节目便是“华尔兹”集体交谊舞表演,郑鹰厦拍下了我们跳舞的照片,留下了那个时代珍贵影像。</h1><p><br></p> <p>  ▲7701一班一组、四组部分同学和军训时的部队班长在“上弦场”的合影。</p> <h1>  毕业前夕的几次重大活动都在食堂举行的:比如我们厦大篮球队队长芮菁凭着他和文史食堂管理员的好关系,篮球队员们集体在当年的文史、后来改成经济系的食堂办了桌“谢师宴”,请来我们校篮球队的教练何德馨老师,感谢他四年来对我们的教诲和培养。</h1><h1> 我们7701毕业晚会于1981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在勤业“圆形餐厅”二楼举行。</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厦大全校的毕业晚宴如刘生福日记中记载:“1982年1月11日全校毕业生晚宴”;刘正明、陈志铭日记也有记载这天举行毕业晚宴,但他们都没有记载是在哪里举办的,因那时已是毕业前夕,人心思归,很多人没太在意以致印象淡漠。许多同学却也清楚的记得是在文史哲食堂举办的。王鸣记得学校给每个毕业生3元的晚宴补助标准,这在那时可是相当的“奢侈”;张耀祥记得他那天下午从厦门的家中回到学校给同组的几个同学赠送笔记本留念,临走时组长吴铿锵特意送他下楼,颇有依依惜别的苍凉,一再叮嘱晚上务必要来参加这“最后的晚餐”,张耀祥对这一幕记忆深刻,迄今犹在眼前。毕业晚宴我们全体毕业生和系领导、教研组老师悉数参加,共摆了12桌,每桌2位老师和8位同学共十人。陈志铭的日记中记载了晚宴上“酒很少,但已足够我满脸通红。活泼型的同学都到系领导和老师面前敬酒。但我没这样做。在这样的大场合里,最好是默默无闻。一切都像梦一样!梦一样进了大学,又梦一样地毕业了。”晚宴后老师们还到各组宿舍叙旧话别,直至夜深才各自打着手电筒回家。二班四组自己还在理发店那排平房中有一家办过各系食堂炊事员烹饪培训班的小店举办小组毕业宴,小店有鱼有肉,十几二十元的便可饱餐一顿,比外面餐馆便宜不少。四组这次毕业宴的“由头”是吴立平把自己那辆破旧的永久牌26寸坤车以“零元”价格“卖”给生活委员郭天赐,而郭天赐则以请全组同学会餐的形式致谢回馈,算是把这事给扯平了。</h1><h1><br></h1><h1> 两天后的1月13日中文系公布分配方案,喜忧不均;1月14日举行毕业典礼;隔天的1月15日,大家互道珍重,挥手从兹去,告别了生活四年的厦门大学回家过年,等待学校寄来报到通知书,再于1982年2月15日前各自奔赴分配的新工作单位报到,从此天各一方。</h1><p><br></p><h1> 自此,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学成毕业,正式登上了报效祖国的历史舞台。</h1><p><br></p> <p>  ▲2007年12月31日,中文系师生举行“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周年厦门大学中文系7701师生大聚会”的合影。</p> <h1>  2008年元旦,厦门大学隆重举行“纪念恢复高考暨七七、七八级入学30周年大会”,嘉宾、老师和海内外近一千五百名学子们云集建南大礼堂,共同纪念始于30年前改变了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纪念那场改变我们这一代人命运的恢复高考。桑海沧田,感慨万千。</h1><p><br></p> <p>  ▲恢复高考三十年 七七、七八厦门大学大聚会午餐券和晚餐券。</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会后学校精心安排了“怀旧午餐”,就在当年我们吃饭的文史哲食堂。老食堂已拆除了重建,变成现代化的大食堂。食堂墙上挂了许多从全校征集精挑出来的、当年学生时代黑白老照片的放大照,我一眼看到了7701分配到北京工作的同学一个月后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合影照也赫然在墙上。</span></p><p><br></p> <p>  ▲1982年3月14日,7701分配到北京的同学和因公到京出差的老师、同学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合影。郑鹰厦摄影。</p> <h1>  那天的自助餐台上专门放置一个牌子写上“怀旧区”,有“油炸巴郎鱼”、“炒三丝”、“油条”、“烤红薯”、“炒米粉”等等,尽管已是升级版的高级怀旧餐,也足以使我们穿越回到当年了。我们这些“老同学”们都冲着当年熟悉的老菜奔去。这顿怀旧午餐令人胃口不设防,大快朵颐,浑身上下充盈着幸福感。同学们对如此精心设计赞不绝口,一致认为“怀旧餐“是很出彩的加分项,啧啧称道朱之文书记和朱崇实校长不愧是当年和我们大家在一个锅里抡马勺的,其实你们很懂我们的心。</h1><p><br></p> <p>  ▲照片左下角有个“怀旧区”的牌子。</p> <p>  ▲ 刘群吃到了心仪已久的油条。</p> <p>  ▲专程从美国回校的李盈面对琳琅满目的美食不知该如何下手。</p> <h1>  又过了十年。2018年2月21日正值春节期间,我们中文系七七级、七八级的同学们回校,共同举办“纪念恢复高考制度暨七七、七八级入学四十周年”活动。从青丝到华发,我们仿佛用了40年时间完成了人生的另一次高考,终于向母校交上了合格的答卷。 </h1><p><br></p> <p>  ▲2018年2月21日,厦大中文系7701、7801同学回母校,共同举办“纪念恢复高考制度暨七七、七八级入学四十周年”活动。这是一班三组同学在大会现场的合影,左起:黄卷庄、钟悦英、许闽峰、张红、陈再田、王鸣、张明亮。</p> <h1>  21号下午,我独自徜徉学校寻找当年记忆中的模样,却令我重新认识了一次厦大。学校真的变大,变靓。文史食堂没有了,勤业“圆形餐厅”成了网络时代著名的打卡地,当年的菜地则成了盈盈绿水的“芙蓉湖”。在我看来,虽然厦大已成公认的“中国最美大学”,但在她美丽的外表下,以建南大礼堂群、群贤囊萤映雪同安集美群、芙蓉群、丰庭群四个具有纯正“南强”血统为代表的建筑群,才是厦大真正具有精神与物质象征意义的脊梁,稳固的支撑起厦大这庞大身躯,而后来新建的功能楼群和景观建筑则更像是扮靓这巨人身躯上的那些丰满肌肤吧。</h1><p><br></p> <p>  ▲我在“纪念恢复高考四十周年,厦门大学七七级七八级,2018年2月勒石”旁留影。</p> <h1>  在这次回校纪念活动中,我们以厦门大学七七级、七八级的名义立“纪念恢复高考四十周年”勒石献给母校。题词由7801著名书法家潘文海同学所书。勒石立于芙蓉二楼前,这位置恰好是当年菜地旁有个青石井台大水井的地方,当年我们所有住在芙蓉二的同学都有在此洗衣沐浴的经历。食堂黍谷哺养、厦大培育我们成长,勒石于此,便有“饮水思源”的意喻了。</h1><p><br></p><p> (部分图片、资料由同学们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