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石家庄公安的开拓者之一——高继谟

高克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导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隆重纪念这个伟大和光荣的节日,结合当前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石家庄人民警察博物馆推出“石家庄公安成立初期的那些人、那些事”,意在共同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激励新一代公安民警牢记使命,负重前行,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不断开创省会公安事业的新局面,续写新的辉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高继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石家庄公安的开拓者之一</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高继谟,1927年5月出生,河北张家口人。1945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户籍民警、派出所长、石家庄市公安局科员、副科长、科长、办公室主任、副局长、局长,地区公安处副处长、处长,石家庄警校校长,中共石家庄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等职。获得公安部颁发的“一级金盾”荣誉奖章。</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解放当天进城成为首批公安干警</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6年11月,晋察冀边区开办了两个公安培训班,一个是县公安局副局长以上的干部训练班;一个是县公安局股以下的干部训练班,全称为晋察冀行政干校第七班(简称“公安七班”)。公安七班的学员是此前从张家口市撤出的公安干警,有六七十人,他们的任务就是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为以后接管大城市、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作准备。</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高继谟是公安七班的一员。这些学员平均年龄只有19岁多一点儿,此前在张家口从事公安工作也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他们在公安七班学习当前战争的形势,学习户籍管理、特种行业管理、交通管理等公安业务,同时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快速成长。上级把公安七班的年轻人当作宝贵财富,寄予厚望。有的人想到刚刚解放的定县去工作,上级领导指示“一个也不能放”。</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nbsp; 1947年11月初,解放石家庄的战斗刚刚打响,公安七班就接到命令,全体由阜平出发,进驻石家庄。1947年11月11日,他们随进攻部队进入石家庄边沿。12日石家庄解放,他们随即进入市区。当天,他们就被分配到各区和市局各科,立即开展工作,成为石家庄第一批公安干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石家庄解放后第4天,即1947年11月16日,在中山路上一个名为“第一舞台”的电影院,市长柯庆施宣布石家庄市公安局成立。公安局的班底以公安七班为主,总共不过百余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审讯顽固的国民党军官</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刚刚解放的石家庄,情况非常复杂。有这样一种说法,当时的石家庄有“六多”:“特务多、妓女多、地痞流氓多、票子多、毒品多、失业者多”,其中,妓院、赌场、毒品是石家庄的三大公害。暗藏特务不时制造爆炸案,组织人员哄抢物资,用尽各种方法破坏新生政权。训练有素的公安干警们,立即投入到清除敌特残余、维护社会治安的紧张工作中,使石家庄的社会秩序很快得到了控制。当时,高继谟被分配到了预审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高继谟审讯过一个国民党军官,特别难对付。此人曾在重庆渣滓洞当过行刑队长,杀害过很多共产党人。石家庄解放后此人作为特务潜伏下来,后来被捕。虽然沦为阶下囚,但这个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长得一表人才,谈吐也显得很有文化的国民党军官非常顽固,也非常狡猾,懂得很多反审讯技巧。他似乎比民警气势还强大,就那么用眼睛盯着高继谟,直盯到眼睛都变红了。当时的高继谟仅二十多岁,只有小学文化,但经验很丰富。他深知,对付这样的人必须先把他的气焰压下去,才能掌握主动权。就这样,一番番眼神与心理的暗中较量之后,对方终于彻底交代了自己的罪行。</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8年农历八月十四日,蒋军飞机大批出动,突袭石家庄,石家庄市公安局遭到重创,多名干警牺牲。后来,这次敌机轰炸案件的指挥者、代号为“八一三”的特务组织被逮捕归案,该组织成员被依法执行枪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亲自抓捕日伪警察署长杜葆田</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杜葆田,是日伪统治时期石家庄的警察署长。他投靠日本人,残害自己的同胞,是臭名昭著的大汉奸。日本投降后,他逃到外地不知去向。</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9年9月,归绥(今呼和浩特)和平解放,石家庄市公安局部分干警奉命驰援和平起义的归绥警察局。后来,民警在归绥意外发现了潜逃多年的杜葆田,并立即通知石家庄市公安局。高继谟与另两名同事一起,赴归绥抓获杜葆田,坐火车将其押解回石家庄。杜葆田做梦也没想到,逃到那么远的地方,并乔装改扮做起卖肉生意,最终还是被抓获了。回石后,石家庄市公安局对杜葆田进行了公开审判,依法对其执行死刑。</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就在押解杜葆田回石家庄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高继谟的老家在张家口,自从1946年从张家口撤出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回过家,没有见过父母。当时交通不便,解放初期的公安工作更是紧张繁忙,探望父母成了高继谟一个难以实现的心愿。所以,这次去归绥,他事先联系到在张家口公安局工作的朋友,通知自己的父母到火车站见一面。火车在张家口车站停下了,高继谟隔着车窗看到了年迈的双亲,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同行的还有其他同事,但考虑到杜保田是重犯,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所以即使父母就在站台上,他也没有下车,只是利用火车停靠的短暂几分钟与父母匆匆见了一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让高继谟遗憾终身的是,这次见面,竟成了他与父亲的最后一面。此后不久,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高继谟强忍悲痛,请张家口的朋友帮忙料理了父亲的后事、变卖家里的物品,再把他的老母亲送上开往石家庄的火车。就这样,高继谟的母亲坐火车来到了他的身边。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这件事成了高继谟心中永远的痛。好在母亲来到了身边,他把这份孝心加倍地放在了母亲身上。</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严于律己、问心无愧</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高继谟有3个子女,大儿子高克军、女儿高克力、小儿子高克生。父亲已故去14年了,他们珍藏着父亲的很多张照片,每张照片都在背面仔细地写着拍摄时间以及照片上人物的姓名。其中一些拍摄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照片,今天看来尤显珍贵。</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其中,有一张照片上两个年轻人坐在地上,身后是一间屋子的大门。右边是高继谟,左边是武连奎,都是当时公安七班的学员。这张照片拍摄于1946年的阜平。小儿子高克生说,这张照片背后还有一个故事。当时战事激烈,高继谟身边不少战友都牺牲了。一天晚上,高继谟悄悄叫醒好友武连奎和韩德勋,约定不管谁先牺牲了,活着的人都要负责照顾他的父母,为老人养老送终。如今,当初定下誓约的3个年轻人都已作古,但他们的后人却传承了父辈的友谊。</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高克军现年64岁,同父亲一样,他也是干了一辈子公安工作,退休前是桥西公安分局副局长。“父亲对我影响很大,他常说,干公安一定要秉公执法,办任何一个案子都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工作中,困难要上,危险要上,荣誉要让。”高克军说,如今回忆起来,他和父亲在工作中严于律己,问心无愧。而高克生一直觉得父亲对孩子们既严厉又体贴,时时事事给孩子们做表率,他的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兄妹三人。父亲经常给孩子们讲自己战争年代和解放初期那些特殊经历,高克生至今记得清清楚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倾听高继谟之子高克军讲述英雄父亲</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x8um9GI3PR1fZNW9MUjZ7w"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查看原文</a><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