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钟家村寄宿学校体育教师 朱家辉</h3> <h3><font color="#ed2308">“做志愿者第二天,我的同学朋友纷纷发来微信,一边嘱咐出门做好防护,一边夸赞我是逆行者。我感谢身边的人,更想告诉他们,我只是心向阳光。”</font></h3><h3> </h3><h3> </h3><h3> 这是一个成长于教育世家的阳光男孩,外公、母亲和他自己都是老师。在他心里,在操场奔跑,在教室里读书,在孩子中间游走那就是充满阳光的生活。可是在这个冬天里,这个95后的阳光男孩伤心了:万人空巷的街道再美没有声音,璀璨闪烁的霓虹灯再亮看不见笑脸。宽阔的操场上草地已经绿茵茵了,春天的阳光也如约而至,可是,校园里还是那么安静,安静得不真实。这个男孩疑惑了:这是怎么了?</h3><h3><br></h3><h3> <font color="#ed2308">“其实我没有想那么多,不是说身强体壮的人不容易感染病毒吗,我是体育老师,身体应该算强壮吧。”</font>阳光男孩腼腆地笑了。哪里是身体的强壮,那是心灵的强大!</h3><h3> 又是深夜一点,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个凌晨,远远的,焦急的父母等待着儿子平安归来。疲惫的身影不停地朝着父母挥手,示意他们远些再远些,不要靠近。本来想搬出去的朱家辉,拗不过父母,还是留在了家里,可是他也担心自己把病毒带回家。于是,近似绝情的驱赶着在夜色中等待自己的父母。虽然下班离开时已经做过消毒,可他还是熟练的喷消毒水,脱外套换鞋,取口罩,脱手套……然后把垃圾分类密封,然后洗手洗脸、高温熨烫衣物……父母只能远远看着,看着这个也是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儿子。直到他把自己疲惫的身体丢进沙发不想再动了,父母赶紧送上一直温着的鸡汤,这时的父母无奈、心疼,也默默支持。</h3><h3> </h3> <h3><font color="#ed2308"> “我的任务是24小时待命,往返区政府和防疫点,帮助解决入院或是隔离安置问题。每天面对的人多是有症状的,年纪也大,他们怕,真的怕,看到我们会哭会骂。我都能理解。我就想着快点过去吧。”</font>阳光男孩的脸上写满担忧、难过……唯独没有害怕。<br></h3><h3> 防疫点就是和病毒正面接触的地方,有症状的人首先在这里安置。而他要统计核实真实的患病人数。隔离酒店的走廊,全副武装也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不知道无孔不入的病毒在哪里,他只知道自己不能露出一点点退缩,因为病人更加害怕。一间一间敲门一个一个认真统计,不漏掉一个病人的记录,那是他们顺利收治,乃至求生的希望。当他看到这些病人或乞求或或绝望的眼神时,他的脚步沉重、内心沉重,但也更加坚定。</h3><h3> </h3> <h3> <font color="#ed2308">“我外公是老师,我妈妈是老师,我也是老师,老师不就是榜样吗?我想再回到学校再见到学生,我能告诉他们我的经历我的感受,他们会很崇拜我吧。”</font>阳光男孩骄傲着。相信,在不久以后,他的学生在知道他所做的一切之后,他会是孩子们心中的英雄。<br></h3><h3><br></h3> <h3> 在政府大楼的电话接待处,朱家辉的手就没有离开过电话。封城这么久,很多人开始心烦气躁,电话里多有抱怨,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做劝说工作:“特殊时期,请您理解,这也是为了大家庭的健康。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从一个大男孩的嘴里说出温柔的话语,安慰了人心,也是责任与担当。<br></h3><h3> <font color="#ed2308">“以前,我总是笑话送锦旗这件事,直到那天,一位大爷在和我电话沟通的最后,问我名字说要送我锦旗,我真的感动了。”</font>说完这句话,阳光男孩变得很严肃。那不仅仅是内心感动,是震撼,他意识到自己所做的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h3> <h3><br></h3><h3> 阳光总在风雨后,心向阳光,内心阳光,阳光的人总会用自己温暖他人,照耀他人。在众志成城面前,终会乌云散去,阳光遍地,我们相约阳光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