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 <p> 他叫于德闯,退伍军人,调兵山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的专职司机,也是“万能工”。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他有很多心里话要对你说……</p> <p> 春节,是个阖家团圆的节日,俺们这叫过年。过年本来就是一家人乐乐呵呵、团团圆圆的举杯共庆佳节的时刻。</p><p> 然而,2020年的春节是不平凡的。当所有人都在家过年的时候,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噩耗传来。正月初三,我正在家教女儿包饺子的时候,看到郭主任在单位微信群发来消息: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群里一下热闹起来,大家都积极主动地报名,我也报了名。第一批上岗了,第二批、第三批也上岗了,我都没有被选上。我很颓丧,心里琢磨着,是不是我表现不够优秀或能力不足。我的情绪低落被郭主任发现了,拍着我的肩头说:“你要一级战备,24小时待命,保障疫情防控指挥部用车。这是另外一种形式冲在一线,也是很光荣的!”听到这里,我不再自责低落,释然了。</p> <p> 十几天以来,无论白天黑夜,都按照指令,在指定的时间到达指定卡点,精准完成出车任务。出车回来,无论多晚,都把车内外进行清洗消毒,补齐备品,加满油后准备下次再用。</p> <p>大多数时候,我都处于出车待命状态。在没有出车任务的时候,我就去医学集中观察点施工现场,和单位其他同志和工人一道调货、搬运、安装,维修水电暖、保洁、消杀……日夜奋战。有一天半夜11点多了,我正在往四楼搬运刚刚到货的坐便器,被郭主任发现了,喊道:“你咋还不回家?赶紧回家休息,保证出车安全,这是命令!”可是我知道,几位同事和几十位工人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我说饿了,吃桶泡面就走。然后悄悄地把几十件货卸下车,搬到了楼梯口后回家了。</p> <p> 连续四、五天披星戴月的在施工现场,也想陪9岁的乖巧女儿玩一会儿。可每次回家和出门,孩子都是睡梦状态,只能拽拽被角,亲下脸蛋儿。有一天夜里我在现场电焊机旁边忙碌着,噪音很大,突然发现有3个未接来电,都是家里来的。着急坏了,赶紧回电。孩子奶声奶气地说,“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啊,我都想你了。刚才我进了你的被窝,虽然你不在,但是被子有爸爸的味道,我就不会害怕了!”听到这我心里酸酸的,控制着眼泪说:“小宝贝儿,先乖乖睡吧,你睡着我就到家。”</p> <p> 2月3日,接到出车任务,送优秀的党员干部去疫情最严重的前后屯村。因为对疫情不太了解,也只戴了普通的一次性口罩,当时心里七上八下的,也有点惧怕。这时有位领导给我送来了防护服和口罩,此时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田,我觉得领导送给我的不仅是温暖,更是安全与健康。此刻,我打消了一切疑虑,想到了自己曾经是军人,执行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必须冲锋在前、绝不退缩,圆满完成任务。</p> <p><br></p> <p> 医学集中观察区如期完工,我们又负责查缺补漏、保洁消杀和值守保障。2月8日,中午吃饭的时候,郭主任给我们端来了热气腾腾的汤圆,这时我们才知道今天是正月十五,虽未能与家人团圆,但领导的关怀更增添了我们的坚守与担当。吃汤圆的时候,我突然记起正月十五是我妈66岁的生日。我是农村走出来的,在老家,给老人过66是大事儿,以前是要大摆宴席庆贺的。年前,还和老妈说要多做几个菜、喝点酒全家庆祝一下呢。而此时……我眼睛一模糊,眼泪不争气的流淌出来,汤圆也吃不下了,转身走出去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妈,生日快乐!我忙,今天回不去了,过几天回去给您老人家补上”。我妈在电话中说,“我知道你在为乡亲们防控疫情。儿子,你是党员,是解放军,一定要服从领导安排,要好好的工作,自己也要注意安全,别担心我和你爸,家里有吃有穿的。”当我问到今天有没有吃到元宵时,妈妈告诉我现在不让出去,也就没出去买。我们吃不吃元宵都行,你一定要听从安排,把工作干好就是给我最好的生日礼物。听到老妈苦口婆心,充满理解与牵挂的话语,再也听不下去了,再次泪奔而匆匆挂断电话,冲着蓝天喊道:“妈,这66生日,我一定给您补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