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道防线 护一方平安 ——新乡新华医院预检分诊篇

美友79533460

<h3>  作者:张强 </h3><h3>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有这么一群新华人在默默地演绎着诠释着这首《爱的奉献》。</h3> <h3>  新年伊始,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根据卫滨区卫建委的新型肺炎防控工作部署,为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新华医院紧急在南、北楼大厅内拉起警戒线,设置预检分诊点,要求分诊人员对进入医院的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调查登记流行病学史,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处置,合理引导和安排就诊。这时一批新华职工积极踊跃报名,坚定的站出来,为筑牢抗疫第一道防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br></h3> <h3> 踏进新华医院门诊大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身穿工作服,面带护目镜的预检工作人员正在对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详细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有无来自疫区或者接触过来自疫区的发热患者,测量体温并指导患者及陪同人员正确配戴口罩,他们识别和筛查发热患者,严格把控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道关卡。<br></h3> <h3> 一直走在抗疫前沿的共产党员56岁的消化内科主任段来君曾参加过2003年的非典抗疫,当新冠肺炎病毒袭来,他又主动请缨冲在一线。在每一次疾病传播期的疫情关头,他总是义无反顾全身心投入。他常和同事们研讨防控措施,不断提出宝贵建议,钻研出预防新冠药方并熬制给一线职工。他还率先坚持在党员先锋岗职守,后半夜手脚冻得失去知觉,仍认真细致地问询、测温、记录。在他的影响下共产党员朱相自、周发强、郑红亮等也纷纷加入到一线预检分诊。</h3> <h3> 焦旭君是一名感染疾病科护士,从医院开始设立预检分诊时就毫不犹豫主动要求到一线工作,一连半个月都没见到孩子,当听到孩子电话里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妈妈,她泪水打转无比心酸。有一次她和梁予民科长出诊接回了一个疑似病人,回来就被隔离在南院四楼,恐惧、寒冷、孤独陪她度过难熬的夜。长时间忙碌的工作导致她病倒了,当检查身体没有问题时,她依然坚持回到了一线班。</h3> <h3>&nbsp; 护理部主任谭慧,疫情期间坚持做好新冠肺炎应急工作:预检分诊排班、各种培训、相关文件及时传达与学习、物资领取、去各分诊点卡点指导工作、做好汇报,同时还要协调、沟通好各科室正常运转,解决实际问题。她一丝不苟心无旁骛的把每个环节做到位的同时,还积极加入到第一批预检分诊的值班中,疫情来临她冲锋在前起到了先锋带头作用。</h3> <h3>  疫情无情,新华有情,在预检分诊处值班的职工,当拿到中医儿科刘丽华主任和丁文静护士长熬好的中药,看到大家送来吃的、用的,路过的病人或同事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必胜的手势,都会让他们心里暖暖的,感受到了满满的爱,他们表示要在一线值班到疫情结束,将这份爱传递下去。</h3> <h3>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以来,新华医院党员、干部、职工在危急关头个个挺身而出,淋漓尽致地凸显了无畏坚韧的奉献精神。在这个预检分诊队伍里还有许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新华人,有第一时间报名援助武汉的范小芳、于晓娟、李媛等,有严谨务实勇挑重担的孙爱菊、王瑞萍、齐永杰等,有任劳任怨不计得失的赵海曼、宋少华、吴晓霞等,还有每天天不亮就要出发的马中萍、柴晶晶、焦新彦......预检分诊的工作平凡且琐碎,是他们为了节省防护物资,值班时尽量不吃饭并减少如厕次数,是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忠于职守尽心尽责,抗击疫情控制蔓延,严防死守第一道防线,展现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内涵。</h3> <h3>  有一种付出如潺潺流水,涤荡心间,有一种感动如一豆烛火,黑暗中撑起了希望,有一种精神似陌上花开,清雅漫天芬芳如故,这样的新华精神鼓舞着我们一起携手走过或欢乐或艰苦的日子。在抗疫的路上我们看到冬色渐去、春意正浓,耳边的旋律仍在继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br></h3> <h3>  截至目前参加预检分诊的人员还有:共产党员李鑫、岳方方、李书岭、吴宁、张刘魁、沈铮、王敏、李红艳、董应科、张琳、刘丰顺、朱相自、王红杰、梁予民、庞军玲、徐合斌、范钧、王鑫鑫、侯臣芳、沈铮、贾茹、王涵、于晓娟。<br></h3> <h3>  还有贾珮、张强、梁莹、毛羽、赵春燕、范习艳、李慧、秦娟、王宪霞、李玮、王素琴、杜珍珍、魏毅、郜琴、海蕾、高晶晶、韩凤华、李俊玲、朱乔洁、张琳、史静沂、孟书静、刘淑彦、乔庆霞、秦娟、朱孝朋、丁文静等同志。<br></h3>

预检分诊

新华

疫情

预检分

抗疫

一线

医院

值班

职工

第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