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为我们讲聊斋故事

雪儿

<h3>作者 雪儿(辽宁 新民)</h3> <h3> 父亲虽然已过古稀之年,但是还是那么喜欢看书,画画。父亲的记忆力依然很好,毛泽东诗词竟然还能背上三四首,“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父亲张口就来。我们家孩子多,在我的记忆里,日历(父亲称其为黄历)和我们的课本成了父亲的读物,父亲闲下来时就会翻出几本阅读,读过的内容他大多也都记得。多年以后,我们都毕了业,父亲还收藏着多年的日历和我们用过的课本。<br><br> 父亲这一辈子都喜欢看书。原本父亲的家境是殷实的,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祖父败坏了家财,家境日渐衰落,父亲读过些书,四大名著,他都读过。父亲喜欢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更喜欢《阅微草堂笔记》,因为这本书是我们所姓的祖先所作,所以父亲就在我们小的时候,最爱给我们讲一些聊斋故事。<br> (一)英俊少年<br> 夏季农闲时节,是我们最悠闲的时期。父亲便做些手艺活(编筐,编炕席)打发漫长的夏夜,我们也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活,父亲怕我们小孩子没有长性,就在做活中给我们讲故事。<br> 话说,离我们几十里外的一个村子,有一个少女,长得眉清目秀,粉面桃花,且亭亭玉立。新中国解放后,男女平等,女孩子也可以进学校读书,少女每天骑着自行车去几里外的乡中学去读书,途中需要经过一段荒地,那里野草从生,孤树林立,坟茔堆砌,偶有乌鸦“呱呱”乱叫,和着风啸草泣,不觉令人发糁。所以每每经过,少女总是头皮发怵,浑身紧骤,下意识地就加快了骑行的速度。突然有一天,进入这段路后,少女刚加快骑行速度,车链“咯嘣”一声断了,少女心里“咯噔”一下,坏了!车子骑不了了,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阴风又一阵急似一阵。少女又怕又急,弄了一会,怎么都弄不上,眼泪都流出来了,怎么办啊?少女绕着车子团团转,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从草丛中走出来一位英俊少年,只见那少年头带一顶遮颜军帽,白皙的脸膛,一双浓眉大眼似嵌在那张英俊的脸上,且齿白唇红,身穿一身深绿色的军装,好一个英姿飒爽的少年!少年径直走向少女,微微一笑,简单地说了句:“让我来吧!”,还没等少女同意,就蹲了下来,三下五除二就把车链修上了,然后爽朗地对少女说:“好了,你可以骑走了!”,少女害羞又胆怯地道了声谢谢,轻盈地飞身上车便骑远了。<br>  说来也巧,没隔几日,少女的车又断了链,不偏不倚,独独坏在这段路上,每逢这时,那英俊少年总是神奇地出现,帮着把车修好。一来二去,两个人便熟识起来,少年问及少女家住何方?少女也打探出少年家住何方?互相如实相告,日复一日,情谊渐深。转眼少女毕业,到了婚嫁年龄,媒人踏破了门槛,可是少女无一相中,这可急坏了父母,唤来女儿,逼问清楚,女儿如实相告,哪知少女早已芳心暗许!父母便托人去少年住处打探,可是打探回来的消息令全家人又惊又怕,原来那少年确实是那里的人,可是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已经牺牲二十多年了,那片荒地里埋葬着他的衣冠,那里是他的衣冠冢啊!少女闻听,大失所望,天旋地转,痛哭了一场便病倒了。待她大病初愈,少女便捧着自己的照片,亲自埋进了那座衣冠冢里,从此以后那少年就再也没出现过。<br><br>  每到清明之际,在那片坟地里,总会看见那位少女手捧着鲜花伫立很久很久,好像在哭泣地诉说着什么。<br><br>  父亲讲完了,我们听的一时缓不过神来,眼前竟是那少女和那少年的模样。父亲便“吭吭”地亮下嗓子,唤回我们的魂,然后语重心长地说,有时候鬼可比坏人可爱多了,叮嘱我们在路上走,尽量不要搭讪生人,女孩子更要学会保护好自己。<br><br>(二)火狐狸<br><br>  农村的夜总是很早地降临,漆黑寂静。我们便躺在被母亲烧的暖哄哄的火炕上,也不管父亲有多累就央求他给我们讲故事,虽然吓得满身是汗不敢动,但是好奇心强,就是爱听。父亲总是来个开场白,“都躺好了!开始讲故事了!”然后我们就老老实实地躺着,父亲讲的绘声绘色,整个屋里只听见父亲抑扬顿挫的讲述着,我们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漏了哪个环节!<br><br>  我们姓的祖先从山东寿光县,闯到关外,到了辽宁海城,但是那时的海城土地不够肥沃,不能够满足族人的繁衍生息,于是又有一批族人从海城迁出,才到了我们现在居住的地方,现在还有用我们姓所命名的村庄呢!<br>  我们祖先用土筑墙,苇草做棚,搭建了房屋,又开荒辟地,种植作物,于是我们的祖先就有了遮风避雨,食可裹腹的好住处。在房屋的后面,都堆着柴草,有一天天刚擦黑,从那柴草堆里隐约地闪现出红光,只见那红光忽远忽近,上下跳动,有时竟像独自玩耍一样,一圈圈地旋转。祖先大吃一惊,以为有人在那里点火吸烟,于是借着微弱的月光蹑手蹑脚地靠近柴草垛,到近前一看,哪里还有什么红光,一切静悄悄地,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只听见风吹着柴草发出呼呼的声音。呆愣了一会儿,依然无声,祖先安下神来,返回屋里睡觉了。</h3> <h3> 第二天晚上,祖先出于好奇,不自觉地往柴草垛张望,只见仍有红光闪烁,心里谜团重生,于是悄悄地叫上一名男丁,打着灯笼,与他前去看个究竟。到了近前,又是沉静似水。祖先和男丁放下灯笼,秉住呼吸,轻轻地扒开柴草,这时似一团火球东西飞快地掠过,祖先和男丁皆是大惊,蹿出一尺开外,复到近前细看,里面还有两只可爱的小畜生。祖先心有所明,和男丁赶紧搭好被扒开的柴草,又特意嘱咐男丁不许声张出去,然后就回屋去了。过了数月,有一日晚上,祖先不经意间瞥见屋后面的窗角处闪着炯炯的红光,可谓红光四射。斗胆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颗火红的宝石,祖先立即跪地磕头,嘴里念着:“承蒙狐仙厚爱!”从此祖先似乎受到庇佑一般,日子过的非常富裕。<br><br> 听完父亲讲的故事,我们都信以为真,因为那是我们祖先的故事,却不知被父亲蒙在鼓里,哈哈!父亲告诉我们小动物也有感情,不要伤害它们,它们也会知恩图报的,所以我们兄妹都不愿意伤害小动物!更不会害人!<br><br>(三)黄鼠狼迷人<br><br> 父亲会做木工活,因为工资低,为了家里的生活,没有办法辞去了曾经拥有的乡工业工作。那时不像现在,各式家具应有尽有。父亲做活既细致又美观,所以方圆几十里的人家若遇婚事便请父亲去做家具。父亲走南闯北,所以所见所闻甚多。<br> 有一次,父亲叮嘱我们兄妹要爱护小动物,小动物都是有灵性的。<br><br>  离我们村五里地远有个后海村,村前后树林茂密。村内有一户人家姓孙,家主人性情暴烈,经常带着儿子出去打猎。村里也经常有小动物出没,有一天,一只黄鼠狼窜到了孙家,黄鼠狼的到来惊动了鸡架里所有的小鸡,小鸡都躁动起来,“咯咯咯咯”地叫个不停,孙家主人知道有黄鼠狼来了,于是拎起木棍,光着脚,火急火燎地就奔鸡架去了,果然有一只黄鼠狼在鸡架前窥视,于是不由分说,举起木棍狠狠地打去,那黄鼠狼见势不妙,头一偏躲过了那呼啸而来的棍棒,可是腿脚已经来不及收敛,被打折了腿,忍着疼痛,仓皇而逃,而小鸡们都完好无损。<br>  哪知,就在那夜,这家女主人晚上出去解手,很长时间都不见回屋,男人出门一看,坏了,女主人直挺挺地躺在园子的栅栏边,口里吐着白沫,嘴里叨叨嘁咕,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听不出个数来!男人急忙呼喊来左邻右舍,费了很大劲才把女人抬进屋里,请了乡村医生,乡村医生摇摇头走了。又请了明事的人,摆坛设香,折腾了一翻,说是被黄鼠狼迷住了!男人听罢,上了香,便如捣蒜般向四面八方磕头谢罪,女人才渐渐恢复过来!明事人告知孙家男主人:从此收手不要再打猎,不然还有祸事临头!从此以后,那孙家男人果真不再打猎,怪异之事也就没再发生。<br><br>  父亲讲完,又加了一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长大后才明白父亲是在戒告我们要积德行善啊!<br><br>(四)大姨夫家的起家史<br><br>  我们的家原来在辽河岸边居住,岸的那边就是大姨夫家。父亲给我们讲过大姨夫家的起家史,在《辽河湾弯》里我曾写过,但是发表在《月之梦》时让我删了,因为太有神奇色彩了!呵呵!<br><br>  有一段时期,辽河两岸连续几年颗粒不收。有一天,一位又饥又渴,衣衫褴褛的白胡子老头来到了大姨夫爷爷家,只见那白胡老头不但脏兮兮,而且丑陋无比,大鼻子,凸眼睛,短脸,小胳膊,小短腿,支着个憋憋的大肚子,一点也不成人体比例。大姨夫的爷爷丝毫没有嫌弃,也没有吝啬,供白胡老头吃喝了一个星期,那白胡老头倒也不客气,总是四平八稳地坐在炕上,慢条斯理地与主人交谈,到第八天头上,白胡子老头喝着酒对大姨夫的爷爷说:“今天我该走了,看你人不错,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今年你就在河岸都种上稗草,保准你丰收!”说完,摇摇摆摆就出了门,转瞬没了人影,大姨夫的爷爷感觉诡异,半信半疑,心里合计定有玄机,也便依了白胡老头的话,种了稗草,果获丰收。从此大姨夫家更加殷实起来。据说那白胡老头是河里一只幻化了人形的龟。<br> 听了父亲讲的大姨夫家的起家史,我还曾期待着看见白胡子老头呢,看他有多么神奇呢!父亲却告诉我们:“孩子们!记住了,人啊,三穷三富过到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为人处事,不可过,不可瞧不起任何人,瞧不起人不如人啊!”当时不明白父亲说的话,现在却如梦初醒了!<br><br>  父亲给我们讲的聊斋故事很多很多,当时感觉特别害怕,现在却一点都不怕了。倒是想起小时候围在父亲和母亲身边或者静静地躺在炕上听父亲讲故事,那真是我们成长中的一种幸福和快乐啊!现在父亲老了,眼睛花了,背也佝偻了,可是父亲还是那么喜欢看书,他翻看着我给他买的书,会开心地笑,然后啃噬着书里的内容,也不清楚他还能记住多少了,父亲说看完给我们的小孩讲,我们就故意逗父亲:“又要开始玩弄你的小伎俩,吓唬我们的小孩子!”父亲便哈哈大笑起来,也不争辩。原来父亲是在自己的思维里享受着儿孙绕膝,长大成材的天伦之乐呢!<br>2019年1月18日</h3> <p class="ql-block">父亲的外孙子们,2025年9月8日拍摄</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外孙子们,2025年9月8日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