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不除,愧对历史

选调生网

&nbsp; &nbsp; &nbsp; &nbsp;2019年9月20至21日,22至23日,我分别参与了天镇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班和2019年全市干部驻村帮扶能力提升天镇培训班。前者是党性的锤炼,信仰的加持;后者是先进的观摩,工作的学习。两个培训不光时间衔接,内容上也互相交融,给予自身无限的思考。<br>  在脱贫攻坚愈演愈烈拔旗吹号的决胜阶段,在全村全乡全县乃至全市全省脱贫摘帽的关键之年,怎样做到不忘初心使命,真正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行动指南,带着一腔热血深入农村,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使扶贫工作中的止血、输血、造血三阶段协同有序开展,完成时代答卷。<br>  脱贫攻坚的一个总目标就是在“十三五”的最后一年,也就是脱贫攻坚成效验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节点重合的2020年,贯彻执行“五个一批”,使深度连片贫困地区当中“两不愁三保障”尚未实现的绝对贫困户不拉一人全面脱贫,这是划时代的大事件,也是自人类存在以来减贫史上的奇迹。作为一名刚刚踏出校园不久的青年学生,能够有幸参与到如此伟大的工作当中,激动又忐忑,历史选住了我们,选住了全国将近280万的驻村干部去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贵州省委书记、省长孙志刚的讲话最能代表了广大驻村干部的心声,“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br>  为期四天的学习短暂而又充实,在理论、工作上都获得了能力大提升,现就学习当中的些许体会向各级领导汇报。<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b></div>  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个阶层一夜惊醒,开始救国行动。从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伪君主立宪再到太平天国、三民主义等等,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持续近一个世纪但纷纷以失败告终,究其根本在于他们都仅仅是代表了少部分人的利益,为极少部分特权阶级谋幸福,并不惜为此牺牲广大劳苦的人民群众利益,从这个角度分析,以上种种被历史淘汰也就成了必然。<br>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共产主义,并伴随着广袤的山山水水,风土国情不断中国化,从战争到和平,从落后到引领,强大的政治生命力引起全世界范围内的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针对这三个问题,十九大报告给出了答案,虽然国际环境发生变化,但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一直没变,始终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最广大人民的福祉而奋斗,所以我们获取了民心,实现了长期稳定执政。<br>  学习《xijinping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就是要求我们朔本寻源,坚定理想信念,立根固本,防腐祛邪,行稳致远,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br>  通过深入学习发现,之所以我们能够有今天难得的成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远大的理想追求,有科学的理论引领,有完善的选贤任能机制,有严明的纪律规矩,有生动的自我革命精神,有强大的领导能力,有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有不变的初心使命,所以我们才能够在新中国诞生之际,政治上摆脱了颓势,在跨过鸭绿江中,军事上摆脱了败势,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上摆脱了劣势。<br>  一个个划时代的转变,一位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榜样都生动的告诉我们,来之不易的成绩源于不变的初心使命,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最能够为广大群众出声使力的共产党人,历史需要我们年轻一代把好的精神去传承去发扬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反思来时的路,反思初心和使命,来指导未来的工作。<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历史决定了脱贫攻坚</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2020年我们将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过40年的风雨改革,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经济总量跃升为世界第二,并且成为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但我们并没有被眼前的些许成绩而沾沾自喜,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总量上去了,但分配还不均衡,深度连片贫困地区仍然处于缺衣少食,住房、教育、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习总书记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实现小康,一个都不能掉队。</div>  正是源于这样的思想,正是经历这样特殊的时候,脱贫攻坚战应运而生,280多万驻村干部夜以继日,在艰难险重中摸索前行,带领着一批批老百姓走上小康路。<br>  脱贫攻坚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识别,帮扶,退出都有严格的标准,在学习干部驻村帮扶中的政策与要求时,通过对省、市脱贫宏观调控的讲解,收获颇多。<br>  首先是真正明白了国家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视,习总书记百忙之中在延安、贵阳、银川、太原、成都、重庆多次强调脱贫攻坚的重要性,要当成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作来抓。只有我们不折不扣的推动乡村发展,汇合起来才能够实现宏伟的蓝图。<br>  其次是真正清楚了贫困鉴定的标准和努力的方向,不参与实际脱贫工作的同志和群众不理解,以为脱贫就是一次数字脱贫,做的是表面文章,其实脱贫攻坚战需要消灭的是“两不愁三保障”未得到有效解决的绝对贫困户,而不是广义上的相对贫困户,绝对贫困户处于社会底层,扛风险能力弱,帮助他们发展农业、畜牧业,解决温饱,提升收入到2019年3600元的贫困线以上,帮助他们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统一缴纳基本养老、合作医疗实现住房、医疗的保障,并且将每一名适龄儿童送入学堂,可以说正是有了脱贫攻坚,一个个深度贫困家庭才得以获得重生。在与贫困户入户交流中,大家无不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伟大的新时代。<br>  最后是真正知晓了脱贫识别的精准和退出的严谨,贫困户退出需要达到五项基本指标,贫困村退出需要达到十三项指标,需要贫困发生率达到2%以下,需要村集体经济破零,需要有特色产业带动,需要在水电路网房五项基础设施上达到标准,需要在低保、养老、医疗、卫生、教育五项公共事业上符合要求,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脱贫攻坚指日可待。<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历史铸就了驻村干部</b></div>  参加驻村工作到现在虽然还不到一年,但是接触了非常多优秀的驻村干部,大家虽然条件艰苦,与家人聚少离多,但骨子里透露出的坚定让人肃然起敬,多少次都在想,通过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洗礼,历史铸就的这一批驻村干部回到各自的岗位都将成为栋梁。<br>  接触的第一位优秀驻村干部是我的前任,前盆儿井第一书记卢志成,因为心系村民,在往返县村的路上他遭遇车祸不幸牺牲,我不曾与他见面,但却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听到了无数怀念的声音,比如他担心作物生长,同老百姓一起走上田间地头,扛起锄头锄地;黑夜天降大雨,他披着雨衣,拿着手电挨家挨户的检查危窑有无漏水,转移群众防止塌窑,因为接地气使他获人心,这也是我心中的第一位榜样和学习的对象。<br>  其他优秀的驻村干部还有人社部驻薛牛坊村的第一书记俞贺楠,作为来自北京的博士,却少有书生气,来村以后学说天镇的土话,整合自身资源,帮助村里成立电商平台,创立紫玉山庄商标,带动消费扶贫,奔波各省多地,招商引资成立扶贫车间,各种新奇有效的点子总先出在他的脑中,听到今年红芸豆的收成不好,他急忙到地里考察,并因此扭了脚踝,伤了筋骨,在家疗养期间也不忘薛牛坊村的党建工作,利用网络组织全村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他说薛牛坊是他第二个故乡,不管未来走到哪里,都不会忘了它。<br>  还有赵家沟乡赵家沟村优秀第一书记王占宇,王哥总会对我们开玩笑说,你们是小村,各种工作开展起来都相对容易一些,我们是大村,大到贫困户可能都是你们全村人口的两三倍,所以我们什么工作都得做在前,做到细。<br>  就是这样的大村让他心心念念,割舍不下。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今年已经是他驻村工作的第三年,驻村工作的任命一般都是两年,在这两年里,因为勤恳的工作,他已经获得了村民的认可,组织的嘉奖,任期结束,功成身退,同样可以收获鲜花和掌声。但是赵家沟村还没有脱贫,村不退,我不走,因为没有人比我对这个村子更加熟悉,就是这么简单的想法,让他又继续留了下来,成为我们脱贫工作学习的老大哥。<br>  篇幅有限,不能把每个人都写在笔下,但是每一个驻村干部的故事都足以感动人心。他们放弃了大城市繁华安逸的生活,来到最为艰苦的农村,面临着不被理解的风险和山一样重的责任,多少人熬白了头发,多少人过家门而不入。和他们在一起工作,灵魂也仿佛得到了升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我内心的独白。(陈宏炜,201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