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雨水记心中——西关小学二一班二十四节气雨水之活动纪实

碧海蓝天

<h1><b> 春夜喜雨</b></h1><h3></h3><h1><b> 杜甫 唐</b></h1><h3></h3><h1><b>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b></h1><h1><b>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h1><h1><b>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b></h1><h1><b>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b>。</h1> <h1>  立春已过,天气渐渐趋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潇潇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这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h1> <h1>  雨水一年中最浪漫的节气,它带给我们“春风化雨潜入梦,滋润心灵细无声”的美好感受,带给我们“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无限遐想,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雨水节气款款而来,一群可爱的小同学用自己方式向我们讲述着“雨水的故事”</h1><h3></h3> <h1><b> </b> 同学们在老师的安排下, 家长的帮助下,通过搜集查阅资料,把所了解到的雨水相关知识,活动流程用清晰的思维导图形式跃然纸上 !</h1><h3></h3> <h1>  雨水和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节令的反映,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雨水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的春天。</h1><h3></h3> <h1> 一候,獭祭鱼:雨水之日“獭祭鱼”,獭,水獭,又名水狗,鱼感水暖上游,水獭捕食,往往吃两口就扔于岸上,古人认为是陈列祭水。</h1><h3> 二候,候雁北:雨水后五日,“候雁北”,雁为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去江南,它感知到春信,即刻北飞。</h3><h3> 三候,草木萌动:再五日,“草木萌动”,雨媚风娇中,莺飞草长了。</h3> <h3></h3><h1> 俗话说:“麦浇芽,菜浇花”,雨水时节要对起苔的油菜要及时追施苔花肥,以争荚多粒重。华南双季早稻育秧已经开始,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民间也有拉宝宝(拜干爹)、回娘家、接寿、占稻色等习俗,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祝愿。</h1><h3></h3> <h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节气养生文化的引领下,瞧,一双双可爱的小手动起来了,一盘盘创意蔬果拼盘使人眼前一亮,不仅践行了雨水的故事,增加了节日的氛围,而且激发了孩子们对节气文化学习的渴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h1><h3></h3> <h1> 春季肝旺而脾弱,饮食上宜少酸多甜,可多食大枣、菠菜、荸荠、甘蔗、茼蒿、山药等。风多物燥的天气易使口舌干燥,宜食果蔬及汤粥,如枸杞粥、红枣粥、银耳粥等。</h1><h3></h3> <h1>  温馨提示: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感冒。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h1><h3></h3> <h1> 雨水节气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日,在这一天,不管下雨不下雨都充满着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h1><h3></h3> <h1>  孩子们用自己手中的笔描绘出了一幅幅《春夜喜雨》的美丽画面。</h1> <h1>  对农民来说,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h1><h3></h3> <h1>  一年之计在于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在春日暖阳下,与书为友,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h1><h5></h5><h1></h1><h3></h3> <h1>  2020年伊始,一场新冠病毒席卷神州大地,一时间举国上下按下了暂停键,但疫情没有阻挡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此次实践活动全部由学生和家人一同在家中开展,活动之前,我通过班级交流群给孩子们布置了相关学习任务,同学们和家人一同学习了解了相关知识,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在感受节气文化之美的同时,也让生活充满了仪式感,真正将传统文化扎根于心。</h1><h3></h3> <h1>  期待疫情早日过去,春暖花开之时,我们一同拥抱自然,踏着学习的脚步不断前行!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孩子们加油!</h1><h3></h3>

雨水

节气

同学

加油

孩子

文化

润物细无声

獭祭

活动

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