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高山流水

《逢春晖•雁归来》唐诗宋词

<p class="ql-block">杏花飞,春草醉。</p><p class="ql-block">天暖初晴,听曲琴声脆。</p><p class="ql-block">山内回音天外坠。</p><p class="ql-block">空谷清心,高远如流水。</p><p class="ql-block">子期离,心欲碎。</p><p class="ql-block">弹奏随缘,只为知音会。</p><p class="ql-block">芳草青松辞旧岁。</p><p class="ql-block">人去琴终,无语相思悴。</p><p class="ql-block">———2020年2月18日</p><p class="ql-block">(正体范仲淹体)《中华通韵》《中华新韵》《词林正韵》全部通过</p> <p class="ql-block">苏幕遮,词牌名,又名“古调歌”“云雾敛”“鬓云松”“鬓云松令”等。以范仲淹《苏幕遮·怀旧》为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第一拍为3+3结构,要求对仗。无变体。代表作品有梅尧臣《苏幕遮·草》。</p><p class="ql-block">正体格律对照例词:《苏幕遮·怀旧》</p><p class="ql-block">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p><p class="ql-block">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p><p class="ql-block">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p><p class="ql-block">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p> <h3>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他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俞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俞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俞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会了。”</h3><h3>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h3><h3>两人分别约定,此时此刻还在这里相会。第二年,伯牙如期赴会,但却久等子期不到。于是,伯牙就顺着上次钟子期回家的路去寻找。半路上,他遇到一位老人打听伯牙的家。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位老人正是子期的父亲。老人告诉伯牙,子期又要砍柴又要读书,再加上家境贫寒,积劳成疾,已经在半月前去世了。子期去世时担心伯牙会这在里久等,叮嘱老人一定要在这一天来通知伯牙。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他随老人来到子期的坟前,抚琴一曲哀悼知己。曲毕,就在子期的坟前将琴摔碎,并且发誓终生不再抚琴。自此始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典故,后人在此筑馆纪念,称为琴台,现琴台东对龟山,西临月湖,成为武汉著名古迹胜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