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村医"战报"】(二十六)谭亮:祈盼疫情尽散,自此岁月安康。

神经外科一病区 谭亮

<h3>  新冠庚子扰民安,众志成城定断金。</h3><h3> 第一村医齐上阵,扶贫抗疫暖人心。</h3><h3> 大爱逆行佑华夏,感动苍穹泪湿襟。</h3><h3> 祈盼疫情尽散去,还做村间一杏林。</h3> <h3>  相信没有人能猜到2020年的春节会从一场疫情的肆虐开始,但所有人都坚信这会是一场绝不会输的战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展现了“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无畏!一批批的逆行者应召入伍,举国皆兵,发出了“不畏生死、不计报酬”的时代最强音!</h3> <h3>  2019年10月28日我荣幸的成为了第一村医大家庭的一员。想想初下乡那会,入户走访是我们第一村医每天的必修课,看看东家窗户是否漏雨,瞅瞅西家生活过得咋样,听听百姓的心声,拉拉百姓的生活,从初下乡的忐忑,到迅速的融入乡村,我渐渐的适应并深深的爱上了乡村这片土地。</h3> <h3>  曾几何时,村间地头、街头巷尾都是我工作的舞台。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切的美好被一种叫做“新冠肺炎”的疫情给打破。疫情就是号角,使命呼唤作为,我们第五批第一村医于1月28日积极响应市卫健委的召唤,结束休假,全员到岗,肩负光荣的使命投入战斗。</h3> <h3>  匆忙到没有来得及和乡亲们说句道别,仅仅在村口遣返点问了问村里的情况,坚持每天和村医通个电话,叮嘱一定要带领乡亲们做好防护。不是做了逃兵,仅仅将工作的舞台转移至镇卫生院。因为自己医生的身份,难免接触更多的人群,感染的几率要大些,和乡亲们短暂的分别是不能将感染的风险带给乡亲们。对我而言,这个时候没有乡亲们的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h3> <h3>  在岭子卫生院主要负责门诊的日常诊疗和预检分诊工作。仔细和同事们学习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是源头的把控。医院是这次战役的主战场,号召每一位同事做好自我防护,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今天,武昌医院院长感染新冠肺炎不幸离开了我们,截至目前,全国感染新冠的医务工作者已超1700余人,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敬的人,他们用专长护佑着人民的健康,用脊背扛起了病毒的重压,用生命渲染了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h3> <h3>  越是危难时刻越要使命担当,疫情面前第一村医绝不退缩!穿上绿棉袄,我是一名第一村医,换上隔离服,我是一名战士!积极向镇卫生院领导请缨两次来到高速路口执勤,认真检查每一辆驶入车辆,询问每一位车主:从哪来,往哪去,给每一位乘客测量体温。每天要检查300余车,测量体温1000余次,我们对每一位乘客都送去微笑,他们回报加油的手势,这都传达着战“疫”必胜的信念。感动于小朋友的一句:“叔叔,谢谢您!”,感动于司机师傅的一句:“加油,辛苦了!”,感动于不相识的人的一个军礼!</h3> <h3>  今天继续在预检分诊台工作,院领导要求中午的时候再次对全院进行消杀处理。我主动请战,董院长考虑到我的腰部疾患,想要自己来。我笑着说:“我来吧,我没问题,再说我正好穿着防护服,方便!”董院长帮我背上那30斤的消毒桶,拍着我的肩膀说:“老谭,小心你的老腰!”所有人都笑了。虽然疫情肆虐,但卫生院的同事一如既往的乐观、积极的工作,始终给乡亲们传递着一种必胜的信念!</h3><h3> 中午太阳出来后寒气迅速被逼退,怀念和乡亲们坐在一起晒晒太阳,聊聊家长里短的日子。感动于以往迎来送往,嘘寒问暖的每一个瞬间。待疫情过后,希望尽早回到我的派驻村,因为我是一名第一村医,那里有我挂念的百姓。</h3> <h3>  阵地转变了,不变的是那颗第一村医的初心。忘不了初下乡时领导的教诲:要不忘初心,不负百姓。在此危急时刻再请领导检阅:定不畏困苦、不辱使命!</h3><h3> 阵地转变了,不变的是我们还叫第一村医!我们第一村医有能力、有信心护佑这一方百姓,为乡亲们的健康保驾护航!</h3><h3><br></h3> <h3>  每一位医务工作者众志成城,努力到竭尽所能,拼搏到感动自己!我们第一村医不会尽力而为,而要全力以赴!我们的祖国母亲生病了,14亿个祖国的孩子表现出压倒一切的霸气,战胜一切的决心,只希望祖国母亲早一天告诉全世界:我已健康无恙,静待春暖花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