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居家战疫记(19):主播是这样炼成的</h3><h3> 林长英</h3><h3>2月17日,星期一,雪后大晴</h3><h3>今天,是全市中小学正式开学的第一天。</h3><h3>当然是网课。</h3><h3>之前在网上早就看过网课的各种段子:某老师慷慨激昂讲了一节课,最后竟发现忘了开麦;一面带桃花的男老师本来字正腔圆、情绪饱满地讲着,突然被家人的方言打断,画风瞬间变得滑稽可笑;还有老师吸烟给关进小黑屋;还有老师播完忘了关设备,把家里的生活来了个24小时大直播。甚至还看到一老师因播出事故被通报批评。</h3> <h3>总之,笑料不断,事故不断,有人说,“上网课就是互相伤害。”</h3><h3>等等,停!我们可不这么看,网课,网课,那得看怎么上,谁来上!</h3><h3>早两个星期,领导就在群里打了预防针,制定了各种计划、措施、细则、预案。之后安扬校长发的《冬去冰须泮,春来草更生》的公开信更是广受赞誉:“高明的老师带着学生走进书本,学生是主动的。其实学习真正需要的,不是外在的传递,而在于内在的感悟;不是被动的授予,而在于主动的索取;不是照搬别人的解说,而在于内心深刻的思考。”这就是我们大实验的理念和境界!</h3> <h3>我们集备组六人也早就未雨绸缪,早下手为强。</h3><h3>魏芳家里的电脑坏了,赶紧通过京东花好几千银子寄来一台新的,这也算下血本了吧?家里还有个高三的娃,不心急如焚,还每天操心怎样把王一博放到讲课稿中,一会儿要讲对联,一会儿要讲古风歌词,你以为这是百家讲坛还是经典咏流传?</h3> <h3>永芳的备课资料都在旧家里(那里附近就有隔离的),没办法,冒着生命危险全副武装穿越大半个城取回两大包材料。这勇气,也可嘉了吧?亏得儿子是学霸,不用你操心,要不你这样每天光顾着自己备课、读书,查那么多资料,要中考的儿子咋办?</h3> <h3>晓杰是班主任还是一年级学娃的妈,每天既要督促学生各种打卡,还要管好自家神兽,不过这也练就各种神功,在群里稍微分享一下,我们就少走无限弯路。当然,人家天生底子厚,形象好、气质佳,又肯用功、又肯用心,上过多少大台面,见过多少大世面,小小主播奈何了她?</h3> <h3>修老师那是成竹在胸,游刃有余,满肚子都是资料,满脑子都是点子,轻轻一抖,就胜却凡人无数。又懂学生心理、又能抓住热点,还有个超懂时政的老公负责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幕后支持,所以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眼,然后征服学生的心。</h3> <h3>小马同学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想敢做,虽然人在老家,可心早在学生中了。一会儿要讲《庆余年》的范闲斗诗,一会儿要讲名著阅读,一会儿给我们悄悄透露她弟弟上网课的秘笈,一会儿对我们进行技术指导,年轻人就是反应快、脑子好,不服不行啊。</h3> <h3>条件最差的就是我了,年纪大、形象差、反应慢,心愚手笨,新技术一窍不通,新事物学了就忘。这可咋整?</h3><h3>没办法,咱就笨鸟先飞、老鸟多练,不懂就学、不会就问,好在儿子回家了,有人可以请教,只是需要态度好点,加以威逼利诱,哄死人不偿命。</h3><h3>反复推敲选题:对,从最近网络上大火的日本人捐物的赠诗入手,来谈汉语的美。这样,既能结合热点、引发兴趣,又能拓展学生的古诗词积累,还要让他们体会什么是最好的文字表达,同时,更要让他们反思当下:大难当前,我们应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境界情怀、文化心理?题目就叫:暖心的诗句、动人的情怀!</h3> <h3>多方搜集资料,跟同事网上集备一下,看他们有什么建议?赵杰主任说得对:不断取舍,先厚后薄。哎,这段日本人演唱中国国歌的视频很好,插进去会增强感染力。可不会操作怎么办啊?有儿子嘛。可他也弄不好,那就找正明帮忙,他可是大拿。</h3><h3>一遍遍地修改、充实、调整课件,教书快三十年了,又像刚入职一样,一个字一个字地写讲稿,连语气词都没落下。电脑上敲完了,一遍遍修改,可家里没打印机,在手机上又看不清,只得笨办法,一个字一个字手抄下来。也好,抄的过程又是一遍修改完善。从早晨坐到电脑桌前,一天几乎就没怎么动过身子,水忘了喝、饭忘了做,8个小时水米未进了,竟没觉得饿!</h3><h3>继续战斗,打开录播软件,开始录播。先不出镜试试:嗯?声音怎么怪怪的、如此不自然?声音有点小?语气太平淡?这里磕绊了,没关系,再来!这里又有错,不要紧,再来!</h3><h3>打开看看,只闻声音不见人,没效果呀。那就出镜试试?可咱这老不咔嚓的,能对得起观众吗?说什么呢?咱凭的是实力、是气质、是才华好吧?咱不凭颜值!果断打开镜头,表情有点僵硬?眼神看哪里?抬头还是低头?笑还是不笑?对着空气讲话,一点感觉也没有啊。别气馁,再练!有进步,再来!</h3><h3>穿上过年买的新毛衣,这可是今年的首秀啊,梳梳头、抹点粉,掩盖一下老年斑(皱纹就不计较了),涂点口红,还精神点,毕竟要对得起一个月没见非常想念的学生啊。</h3><h3>录着录着,突然鼻子痒痒,对,儿子说不是可以暂停吗?摸摸鼻子、伸伸懒腰、再喝点水清清嗓子,继续来。好,大功告成。回放看看,怎么刚才摸鼻子、伸懒腰全录进去了?赶紧喊儿子,儿子哭笑不得:“我的老妈,你把截屏按钮当成暂停了!”没办法,哄着儿子再给好一通剪辑。好,这下没问题了吧?等等!“偈(jì)语”好像读成“jié语”了!这怎么行?语文老师可不能读错别字!又不会剪,再录一遍!为师我也拼了!</h3><h3>好像又回到了三十年前初登讲台时的样子。</h3> <h3>儿子不理解,你都要退休了,还这样认真为了啥?</h3><h3>只为了能对得起网上的600名学生,还有他们背后可能围观的1200名家长,当然更为了在这民族危难的关头,能尽为师者的一份责任,让孩子们静下心来,感受点美好的诗词、美好的情感,也更希望孩子们能够像我在讲课的结尾所希望的那样:反观自己的言行,危难当头,我们更需要善意、文明、包容、内省,担当、静思、笃行……</h3> <h3>今天一早,网课开播,除了开始有点小卡,一切顺利,没有事故,只有故事:数学老师刘超用的那可是专业的主播设备啊,教孩子们学以致用,分析疫情数据信息,她说:“无法冲锋陷阵的教师,唯有守护好自己的职业”;化学老师魏强竟做起了对联:“书声笔声观课声声声入耳,手机微机打印机机机关心”,横批是“万兽归网开课大吉!” </h3><h3>有这样用心的老师们,怎能不开课大吉?</h3> <h3>学生们更是棒棒哒,一早端坐在电脑前,打开笔记本,有些有心的孩子昨天晚上就提前下载下来,有些家长还给孩子连接在大电视上。看看孩子们的笔记,这满满的收获!现在,晚上八点了,答疑群里师生还在此起彼伏地互动答疑呢。</h3><h3>有家长围观了课程,说“林老师您讲得声情并茂,听到感动处,我都情不自禁流下眼泪,那一刻,真希望能重新回到课堂。”真的吗?反正我信了!</h3> <h3>我的老学生也来围观了:“老师,我好想再上您的课啊,真的很感激您筑起了我的文学梦,您的语文课堂让我们真正知道了语文的魅力!”真的吗?我也信了!哈哈!</h3> <h3>所以,孩子们,这次,你们也算是因祸得福了,一下子可以听到全级部所有老师精心准备的课,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广种厚积,不也算是禁足在家的意外收获吗?</h3><h3>甚至,会不会此后大家觉得网课效果胜于校课,从此进行一场教育方式的大革命呢?也未可知也!哈哈!</h3><h3>最后,我还是引用安校长的话做结吧:“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不能成为庸者消极的自我安慰之词,路程再近,不迈开双脚就不能到达;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再远的路程,只要出发就有可能一步步走完。梦想的种子不会随便开花,奋斗的目标不会瞬间实现,不经历严冬酷寒的锻造,怎么能在春天享受姹紫嫣红的美好?”</h3><h3>“人生每一次经历都是财富,都是生活特别的馈予。爱所有人,信任少数人,不负任何人!如果这次疫情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了这些,让我们洞明了世事,练达了人情,懂得了敬畏自然,尊重人性,守护亲情,承担责任,那么这也是特殊时期的一大收获吧!”</h3><h3> </h3><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