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良言勿删<br>前言<br>用了这样怪怪的标题,自己也感觉别扭。但确实是被删怕了!如果这样的文字还要被删,那就只能写一些菜谱和帐单了!<br> <br>1<br>我不写散文已近五个月了。偶尔发一些所谓的七律五绝,实有滥竽充数之嫌。<br>有博友调侃说,难怪没看你写散文,原来改写诗了!或许他们说的是实话,但在我听来,却是极大的讽刺,脸上隐隐发烧。<br>古体诗的写作难度极大,区区几十个字,却要浓缩丰富的思想内涵;更遑论平仄押韵之类的讲究了。写得好的,读来确有一种艺术享受。写得不好的,不伦不类,让人看了起一身的鸡皮疙瘩。<br>其实,我的爱好是散文。散文的体裁优势强,天南地北,随心所俗,最能表情达意。曾几何时,新浪博客的创作环境非常宽松,博友之间交流十分活跃。在这种氛围下,我有时一天能发一文。<br>那时,新浪博客也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编辑和管理人员。他们公正无私,认文不认人,只要文章写得好,不管你是谁,就会义无反顾地推送到博客首页。那些年,我被推送的文章多达七八十篇之多。<br>然而,近两年,新浪变了。首先,变得势利了。有人在网上公开叫卖,文章若想上首页,只要交八百到一千二百元不等的RMB就行。<br>其次,变得异常敏感了。动不动涉及了敏感话题,被加密或删除,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章却不能发表;因此兴趣大减,懒得写文章,只偶尔发一点所谓诗歌来充数而已。<br> </h3> <h3>2<br>鼠年春节最闹心。不就过个节吗?居然把人过成了老鼠!<br>先是抢米,接着抢盐,再后来连孩子的尿不湿也抢。然后是不让出门,只准在家宅着。新冠肺炎疫情一天比一天糟糕,呆坐家中,如坐针毡、诚惶诚恐。出门买个菜,搞得跟地下党接头似的,口罩掩面,贼头鼠脑。<br>原以为,每天能睡到自然醒,该多好啊;长假歇到够,该有多好啊!事实并非如此。<br>先是跟往年一样,放了六天假。六天过后,接着延长六天,心里还美滋滋的,倒也蛮爽。每天早上睡到日上三竿,所有顾虑抛到九霄云外。正所谓养精蓄锐,跃跃欲试,心底隐约升起一股,该上班干一点什么的欲望了!<br>然而,第二个六天过后,盼来的消息依然是:再休息六天!<br>第三个六天,心理在莫名其妙地发生着变化。已经无法感受到假期的快乐了。这种只允许呆在家里的假期,充其量也只能所是软禁啊!即便允许出门一次,也得捂得严严实实。进出小区要求量体温。街上连个人毛都没有。偶尔碰到一两个人,像见了瘟神一样,避之不及,敬而远之。各种商店卖铺,早已关门闭户。昔日的热闹繁华,已无处寻觅。<br>不仅如此,每天还有坏消息不断地传来。疫情不断地加剧,专家们预计的拐点似乎遥遥无期。心底不禁在问,第三个六天完了,上班还有希望吗?此刻,才蓦然惊醒,人真他妈的贱,休息多了,比上班还难受!<br>睡多了,难受!头昏目眩。坐多了,也难受!腰酸股疼。吃饭睡觉,睡觉吃饭,无聊得直想撞墙。于是追剧,于是狂歌,于是臆想。于是感觉人浑身不适。想睡,睡不着;想吃,不饿;想出门,不敢……</h3> <h3><br> 3<br>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道尽了世事变化之无常。<br>从我奶奶到我父亲,然后从我父亲到我,再从我到我孩子,这其间的变法,真可谓沧海桑田。<br>从王锦咀庙埂上,到发香涧的舍屋;从发香涧的舍屋,再到月三湾埂上;最后从月三湾埂上到汕头。<br>从时间跨度来看,一百几十年,历经四代,每一次的变化时差,也就三十多年的样子。在空间位置的转换上,也远远超出了河东与河西的距离。已足以验证古语的正确性!<br>试想一下,再过三十年,六十年,九十年,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真的是无法想像啊!<br>在历史的长河里,人渺小得就像一粒沙子,谁都无法逃脱滚滚洪流的冲刷、淘汰!一切都将是过眼云烟。如此想来,人这一生还有什么值得斤斤计较啊!<br>也许,我们都执着于所谓的传宗接代。但细细思量一下,我们传的什么宗,接的什么代?<br>仔细考究一下,我们的上两代、三代,或者五代、六代、十代,我们的祖宗是谁,我们的血统是什么?一旦考究清楚了,估计连我们自己都会大惊失色!<br>其实,不足为奇。在古代姓氏这东西看得并非十分重要。姓氏这东西也并非与生俱来,它是后天历史的产物。有以地名为姓的,有以官名为姓的,有以职业为姓的,有依附望族为姓的,有皇帝赐姓的。例如,三国时期有名的曹操并不姓曹,而是姓夏侯。<br>各种姓氏,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很难说有一个姓氏能保证其千秋万代地传承;也很难保证其单一的纯正性。试想,我们自己所拥有的血统,若干年后,又能否一如继往的传承下去呐?即便血统能传承,但姓氏却不一定能!<br>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秦始皇不能幸免,唐太宗也不能幸免;国家是如此,家族自然也不例外!这就是事实,这就是唯物辩证法,不服都不行。<br>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身边的人和事,你就会一目了然了。有些人,一生一世,忙忙碌碌,占田霸地,营房造舍,从来都没有满足过。等到眼睛一闭,什么东西都荒芜了。看到他们留下的家业,再想想他们生前的所作所为,真的是觉得不值啊!<br>人生在世,要明白这一点,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又是万万不能的。因此,只要够吃够用够花就行,做人不可太过分,差不多就行了。</h3> <h3>4<br>近年来,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微信的广泛使用,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神奇的自媒体时代。身边发生的事情,通过微信,立刻可以让千万里之外的人知道。只要不触犯法律,人们可以在微信上充分展示自己才华和个性。<br>在微信这神奇的世界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精彩的剧目。喜剧、悲剧、闹剧,每个人在剧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些人因此而红得发紫,赚得盆满钵满,有些人因此而身败名裂,跌得鼻青脸肿。但绝大多数都是默默无闻的围观者。<br>微信的世界,其实就是现实世界的投影。玩微信,就是做人。现实生活中,你是怎样的人,你在微信中就会有怎样的表现。<br>有些人比较张扬高调,心里有事憋不住,放个屁都会在微信里面炫耀一下。以至于经常发生因炫富而惹祸的故事,坑爹、坑妈、坑夫、坑干爹、坑情人之类的囧事屡见不鲜,层出不穷。<br>有些人则十分低调。虽然他们之中,有的家财万贯,有的学富五车,却很少在朋友圈发什么消息。仿佛静水深流,高深莫测!<br>有些人喜欢八卦,经常发一些乱七八糟的奇闻;有些人喜欢发一些心灵鸡汤;有些人喜欢共享一些歌曲;有些喜欢发一些诗词歌赋……<br>总之,五花八门,不一而足!<br>有些人势利浅薄,只为他认定的所谓成功人士点赞,死心塌地,不求回报。有些人则顾全大局,只要是微信好友,就会统统点赞。有些人讲究礼尚往来,有来赞就会有回赞。<br>有些人则自娱自乐,从来不会给别人点赞,你给他点赞也是白搭!为什么?是没有点赞的习惯?还是别人真的不屑于被赞?<br>虽然,点赞只是一种个人的生活态度,无需刻意追求什么,自己开心就行;但是,关于点赞,我还是想发表一点微辞。<br>窃以为,点赞是一种沟通和联络的方式,它与被赞信息内容的好坏无关。通过点赞可以向被赞者传递这样一个信号:我在关注并牵挂着你,知道你很好,我很开心!<br>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又是一种美德!它能消融和弥合彼此之间,因时空关系带来的隔阂;它能激发被赞者的正能量;更能带给点赞与被赞者积极的心情体验,如沐春风。人要做到不求回报、心无杂念地点赞,难!要达到如仁厚长者,广布德泽一样地点赞,难上加难!<br> <br>5<br>庚子年,六十年一轮回。每一次轮回,总是带给人们刻骨铭心的记忆。<br>该来的总会来,该去的终将去。历经风雨,必见彩虹。<br>愿:我的国,风调雨顺;我的民,民主富强;我的家,幸福美满;我的未来,得如所愿!</h3> <h3>结束语<br>非常谨慎写下了这些文字,原本以为可以在新浪发表,居然还是显示有敏感话题,真的是无话可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