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长城介绍

天下旅行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i>中国野长城</i></b></div><b><i><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i>这里有最美的长城</i></b></div></i></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i>有最险的长城</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i>有最高的长城</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i>有最老的长城</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i>有最残旧的长城</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i>还有深入水底的长城……</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i>无论春夏秋冬,</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i>无论何种角度,</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i>长城都是那副最雄伟的画面,</i></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i>在眼帘中挥之不去!</i></b></div></b></h1><h3><br></h3><h3> 简介:怀柔九渡河镇,慕田峪长城以西的长城,最早被驴友们称为“野长城”的地方,这里保留了明长城的最原始形态,具有保护和开发的历史价值。由于时代发展,“驴友”增多,众多的人们喜欢自己开发旅行路线,于是一种新名词野长城就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指没有被修葺过或者人为开发的长城,目前来讲,由于资金、保护力度、保护人员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长城被风雨腐蚀和人为破坏。<br></h3> <h3>分布</h3><h3>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到清朝止,上下两千年,数不清将帅吏卒,</h3><h3>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巍峨丰碑,长城 跨峻岭、穿荒原、横翰海、经绝壁,纵横十万里。望不断长龙烽垛、雄关隘口,犹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起伏奔腾、飞舞盘旋,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h3> <h3>就质量而言</h3><h3>以大同到山海关的明长城质量最高,保存最好,大同以西的长城以夯土为主,可以遇到汉明长城平行的景观,十分壮观。</h3> <h3>就数量而言</h3><h3>位于冀辽交界地带的九门口长城、河北张家口境内大部分属于野长城、晋蒙边界右玉、偏关一带的山西长城;陕西横山、靖边一带的长城;位于宁夏盐池一带的长城和位于河西走廊一直延续进新疆的长城、烽燧,其中大部分都未得到保护和修葺,面临着自然的水蚀、风化和人为破坏的双重压力。</h3> <h3>箭扣长城—野长城的代表</h3><h3>中国最有名的野长城是箭扣长城,非常的险峻,北京境内的长城有629公里,其中600公里属自然状态中的“野长城”,那残破、古旧、朴拙的砖石绵延于崇山峻岭之中,荒凉不事雕琢的自然美更能令人感受长城金戈铁马的千年不屈风骨。</h3> <h3>西北长城</h3><h3>西北长城具有的特点,那就是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不同时期的长城并行延伸,长城本身就已经非常壮观了,当遇见长城并行而走时,与风沙漫天的背景相映衬,成为西北野长城独有的特色。</h3> <h3>中国二十个最美野长城你去过几段?</h3> <h3>锥子山长城</h3><h3>锥子山是辽宁西部绥中县的著名山峰,因山高陡峭,远看似锥子直插云天而得名。锥子山长城在万里长城中有着显赫的名字,因三股长城齐集一山,被称为“三龙聚首”。又因这里的长城形式多样,独具特色,被专家誉为“长城博物馆”。</h3><h3>锥子山长城全长22455米,始建于明洪武14年(1381年),历经多年风雨侵蚀、多次战争洗礼,但仍较为完好地保存下来,它蜿蜒于燕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之上,威武雄壮,敌台林立,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6月10日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锥子山长城山势险峻,峰峦叠嶂,雄壮威武,蜿蜒曲折。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体系——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长城建筑的突出典范,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一个璀璨的明珠,对于研究明代长城的功能和建筑思想,研究古代军事防御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与著名旅游景区九门口、山海关毗邻,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h3> <h3>旺泉峪长城</h3><h3>如果说箭扣长城带给人的印象是大气磅礴,那旺泉峪长城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清灵俊秀,一个豪迈,一个婉约,形成鲜明的对比。</h3><h3>旺泉峪长城并不算太长,共分布着8座敌楼,以谷底的旺泉峪关为界,西面山峰上有2座敌楼,东面山峰上有6座敌楼。虽然总体长度只有2公里的距离,但海拔落差却达到了390米,大于北京结到擦石口长城330米的海拔落差高度,因此走起来会让人感觉很累。</h3><h3>旺泉峪长城的精华,就集中在三岔边——旺泉峪关之间的线路上,这里有“御史楼”、“宾馆楼”等造型精美的敌楼建筑;有“双龟锁关”、“蝴蝶结”等堪称一绝的奇特景观</h3> <h3>箭扣长城</h3><h3>箭扣长城位于京郊怀柔县西北八道河乡境内,距怀柔县城约30公里,山势非常富于变化,险峰断崖之上的长城也显得更加雄奇险要。箭扣长城因整段长城蜿蜒呈W状,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h3><h3>但,关于箭扣的来历有两个传说,</h3><h3>传说一:</h3><h3>开始修箭扣长城时,箭扣长城本无名。有一次,当地一位地方官前来考察长城,发现箭扣长城十分雄伟,而且在群山之间像一个涧口,就命名为涧口长城。可是当他回到朝廷时,觉得名字不妥,就想了想一句古话”一箭扣双雕“,随即拍案,叫这段长城为箭扣长城。</h3><h3>传说二:</h3><h3>箭扣附近有段长城,在通过一极险之处时,由于下方是数十丈深的悬崖,长城没有立脚点,古人便在此架设了两根粗铁梁,使长城在铁梁上凌空昂然而过。但是至今也不知到底在哪里。</h3><h3>登上镇北楼四周环望,郁郁葱葱,夏日夕阳下的箭扣长城像一条苍翠的巨龙在茫茫山麓中更显威风。</h3> <h3>擦石口长城</h3><h3>擦石口长城,自明代万历年间建成以来,就是著名的险关要塞,历史文献和碑文中屡有记载。</h3><h3>在这段并不算长的3公里线路中,共点缀着8座敌楼,从北京结一路向西延伸,直到与旺泉峪、耷拉边交汇的“三岔边”,又称“小北京结”。</h3><h3>此处地势两边高、中间低,呈“U”形,因为与高矗云天的北京结毗连,海拔直线落差高达330米。</h3> <h3>九眼楼长城</h3><h3>如果有人问,北京都有哪些著名的长城?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脱口而出:八达岭、司马台、居庸关、慕田峪、箭扣……</h3><h3>而如果有人问,这些长城中最高的一座敌楼是哪座?恐怕就没有多少人能给出答案了。图片上的这座敌楼的名字叫“九眼楼”,是北京所有长城敌楼的第一高,海拔1141米,位于怀柔雁栖镇与延庆四海镇交界的火焰山上。</h3> <h3>大臻峪—西大楼长城</h3><h3>大榛峪长城有一座海拔915米的高大敌楼,为本段长城最具规模、最具气势的敌楼。因地处大榛峪长城最西段,又是最高峰,故当地人称这座敌楼为:西大楼。西大楼北路与北京结东路,在造型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城墙皆依山势曲折迂回而下,远远望去,有如迎风飘扬的丝带。</h3><h3>西大楼所处山峰地势凶险,高耸入云。其东路始于谷底的大榛峪关,又称贾家口关,长城扶摇直上,海拔落差达446米,其间两处各呈80度的城墙有如天梯,直冲云霄;其北路可望山下的三岔村,长城掉头向北折西再向南,形成“几”字大回环,其间山险墙、隔路峰形如绝壁,断不可攀。</h3> <h3>司马台长城</h3><h3>我国唯一的一处保留明朝风貌的长城。司马台长城山势陡峭、地势险峻,被称为长城之最。</h3><h3>整个长城以惊、险、奇著称,工程浩繁,绵延19公里,敌楼多达135座,现保存完整的有20座,尤其是第十六敌楼,建筑于海拔千米的陡峭山顶,可遥望到北京城,故又称望京楼,被联合国文教组织确定为原始长城,是世界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来到这样的长城脚下怎能不爬上去?</h3> <h3>金山岭长城</h3><h3>金山岭西连古北口,东接司马台,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金山岭长城视野开阔、敌楼密集,由于保存完好,成为明代长城中最气势恢弘、最具冲击力、最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长城全景画。素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美誉。</h3> <h3>古北口长城</h3><h3>古北口长城分为二个部分:东为盘桓起伏的蟠龙山长城段,西为巍峨矗立的卧虎山长城段。</h3><h3>可谓蟠龙卧虎,隔河相望。在这片自古就是边关军事和商贸的重镇,素有“京都锁钥、燕京门户”之称。</h3> <h3>大榛峪长城</h3><h3>大榛峪长城起伏多变,风景如画,可谓移步换景,处处风光。最佳拍摄角度分别为海拔711米的牛犄边,与海拔915米的西大楼。</h3><h3>站在牛犄边之巅,东眺箭扣、擦石口、耷拉边、旺泉峪、磨石口等长城段驰骋盘桓,尽收眼底,西望西大楼山峰形如屏障,高矗云天。</h3><h3>立于西大楼之上,可谓“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放眼长城四下再无高点,可尽情饱览群峰叠翠,巨龙蜿蜒。</h3> <h3>慕田峪长城</h3><h3>慕田峪长城的构筑有独特的风格,这里敌楼密集,关隘险要,城两侧均有垛口,景区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在中外享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h3><h3>1987年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1992年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2011年被评为5A及旅游景区。</h3><h3>慕田峪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慕田峪关自古以来就是拱卫北京的军事要冲,被称为危岭雄关,此段长城西接昌平的居庸关,东连密云的古北口,为明代所修,是明长城遗址中保存最好的地段之一。</h3> <h3>响水湖长城</h3><h3>响水湖长城位于怀柔慕田峪长城西,距县城28公里,是集长城、古洞、山川、泉潭、飞瀑于一体的天然锦绣谷。</h3><h3>夏季,昼夜温差在 12 度以上,薄雾迷离的清晨,虫鸣鸟叫,一派生机,林荫欲滴,满目清翠,到了金秋,硕果累累,红叶满山,冬季的响水湖长城银装素裹,冰川万丈。</h3> <h3>十八蹬长城</h3><h3>明长城在这里设有一关口,叫"小长峪口",口内建有小小的关城,负责此地的关防。现在,小长峪口城门洞还在,城楼已经毁于战火,这就是十八蹬长城。</h3><h3>所谓的“十八蹬”,是一处随峰而筑的长城,两边垛口墙修筑为18个锯齿形,每层高约2米,当地人称此处为十八蹬,最险处几乎呈85度角的大陡坡。</h3> <h3>黄花城水长城</h3><h3>黄花城水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境内,以奇而著称,既有水库,又有长城,融山川、碧水、古长城为一体,是北京界内少有山水相连的长城。</h3> <h3>居庸关长城</h3><h3>居庸关长城,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北京旅游局评定的国家AAAA级景区。长城建在一条长达15公里的山谷间,两旁山峦重叠,树木葱郁,山花烂漫,景色瑰丽,远在800年前的金代,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称为“居庸叠翠”。</h3> <h3>黄台子残长城</h3><h3>黄台子残长城是北京最高的长城,不出几身汗是爬不上去的。</h3><h3>行走黄台子长城是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是想到那里曾经是抗战时期著名的“南口战役”一部分。</h3><h3>最高点“高楼”上面布满弹孔,这是当年日军进攻此地射击时留下的弹孔。看到它,任何一个中国人不会无动于衷的。</h3> <h3>黄楼院残长城</h3><h3>京城西北三关:白羊城,长峪城,镇边城。</h3><h3>白羊城往北既是黄楼院残长城,而其上的黄楼洼烽火楼是京城所有长城的最高峰,海拔1439米。</h3> <h3>踞虎关长城</h3><h3>踞虎关长城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瑞云观乡的坊口村以北二里的明长城处,是居庸关往西的一道关口,敌楼为上砖下石结构,门洞宽2米多,高3米,关已经被毁。</h3><h3>踞虎关这段长城建于明代,古称“火石岭口”,隶属横岭路管辖。明初未建长城之时,北京城以北较为险要的山口均已设置隘口,修筑墩台,由官军守护,以便限隔内外。踞虎关长城是我见过最破最残的长城,放眼望去,看不见一块往常所见的青砖和箭楼,传说先前的城砖全被山下贫瘠的村民拆回家盖了房,况且踞虎关一带的山峦处于风口地带,站在长城之上,可以远眺官厅水库南面的平川。</h3><h3>据说,这里距离天漠仅仅20余公里,强劲的北风不时掠过头顶,从建关的明朝至今已经大约500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仍然裸露在荒山秃岭之巅,巨大的花岗岩组成的墙围闪耀着粉白色的光芒,苍凉,原始,一派沉寂。</h3> <h3>大营盘长城</h3><h3>大营盘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瑞云观乡。长城在大营盘附近转了一个超过90度的大弯,由东西偏北向转向南北偏东向。它东面是坊口村“踞虎关”段的长城,通往黄楼洼方向;南面是庙港村附近的“样边岭”长城。</h3><h3>沿长城步行,这一路上城墙断断续续,但是还有不少残存的长城墩台,大多数已只剩下台基,剩下的则塌成一座土堆。</h3><h3>这一段长城都在海拔1000米以上,长城内的南面是缓缓起伏的高地,北面则是陡峭的山崖,面向着怀来盆地,其选址非常好地体现了“外险内缓”的原则,易守难攻,极大地方便了防御作战,也便于内侧守军快速调动。</h3><h3>大营盘长城沧桑而又雄伟,居高临下风光无限。</h3> <h3>样边长城</h3><h3>样边长城(又叫庙港长城)位于河北怀来庙港村东、横岭城西,从北大营盘长城向南直到镇边城西北山后的唐庵沟总长约10km。</h3><h3>样边长城是怀来县境内保存最完整、建筑质量、规格最高的一段长城,位于庙港东、横岭西,总长约3000米,城墙都是用规则的大石条砌成,之所以叫样边长城。</h3><h3>样板长城质量的检验制度也很严格,据说修完后,验收员要用箭射城墙,如无松动和掉皮方可通过。这段长城保存得较中国其它地方的长城明显完整得多,这与它的工程质量不无关系。 怀来那一带的山上,漫山遍野种植着大片的海棠树,每年春天花海如云,点缀着偏僻的小山村,与古老的长城相应成趣,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h3> <h3>“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出自毛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让所有中国人把登长城当做一个成功的象征,甚至在国外说长城就是可以代表中国。</h3><h3>长城,在古代是一种强大的军事防御系统,他不仅仅包括城墙,还有其他的军事要塞。长城的修建,可以追溯到古代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修建长城进入高潮,直到秦朝灭六国后,修建连接各国长城,才有了现在的万里长城。明朝是最后一个修建长城的,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就是此时修建的。87年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h3><h3>据统计,中国长城资源最多的为陕西省,周边14个省市具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只是,很多长城保留了明长城最原始形态,但是由于很多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大部分长城都处于野长城的状态。其实,这些残破不堪、人迹罕至的“野长城”才是中国长城的精华所在,而我们长城的精髓已慢慢的消亡……</h3><h3>九门口长城、山西长城、陕西横山、靖边长城、宁夏盐池、河西走廊——新疆的长城均是属于野长城,在当地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刮风、下雨还有人为因素均对他们造成很严重的破坏,或许多年以后,这些所谓的野长城将不复存在。相比于这些,保存最好,质量最高的明长城是从山海关到山西大同,在这里均可以感受到明长城的威武雄壮。</h3><h3>在驴友圈里,最出名的野长城是北京“箭扣长城”,他坐落在怀柔崇山峻岭之中。从高空俯瞰这一段雄伟的长城,可以发现这里的城墙两边高耸,中间凹陷,神似一张巨大的弓箭拉弓待射的模样,因此得名“箭扣长城”。</h3><h3>“箭扣长城”修建中悬崖峭壁上,气势磅礴,三道不同方向厚重的城墙犹如丝带结成巨大的花结,被人们称为“北京结”。“北京结”是内、外长城的分界之处。“箭扣长城”是长城里最著名、最危险的地段之一,每年这里都会出现很多事故。现在,有关部门树立许许多多的“禁止攀爬”的牌子,已经被很多游客任意涂鸦、损毁。</h3><h3>不只是“箭扣长城”,只要风景如画的野长城,都吸引无数的人来游览和“探险”。那些没有经过人工雕琢的自然美,更加能让人体会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h3><h3>野长城浸染着岁月的沧桑,像一幅画,愿意让我欣赏,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见证,我们不仅仅需要用相机留下他的美好,更应该用行动去呵护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