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卓子

自主学习目的:<div>1、专注聆听《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能根据不同乐器的音色,分辨出常见乐器。<div>&nbsp;2、能熟悉感知音乐主题片段。</div><div>&nbsp;3、在欣赏过程中,随音乐哼唱旋律,能够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作品中去,感受和体验各种管弦乐器的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力。</div></div>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是由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于1946年为英国政府拍摄的教育影片《管弦乐队的乐器》而写的管弦乐曲。主要目的是通过这首作品帮助青少年更深入的了解西洋管弦乐。 首先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分组: 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图片更直观的认识他们。 本节课我们主要欣赏作品的第一和第二部分。<div>第一部分首先由乐队合奏——四个乐器组逐一登场——乐队合奏,注意听辨他们的出场顺序。</div> 欣赏第二部分 乐曲在珀塞尔主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十三次变奏,每一段变奏曲都重点介绍一种乐器或一组乐器,下面就让我们来逐一认识它们吧!<br> 变奏一:长笛、短笛,急板。两支长笛交相辉映就像是曙光初照的小鸟的鸣啭。之后短笛声又像是一只尖尖细细的小鸟鸣唱而来。<br> 变奏二:双簧管。甜美柔润的音色,优美的旋律,使变奏恬静、淡雅。 <br>变奏三:单簧管,舞曲,旋律轻盈明快。 <br>变奏四:大管。低沉的音色,带有诙谐的色彩。<br> 变奏五:小提琴,雍容华贵,波兰舞曲柔和明亮。 <br>变奏六:中提琴,柔和如歌,好似一位好听的女中音在吟唱动人的歌谣。 <br>变奏七:大提琴,圆舞曲节拍,运用了大量的切分节奏,亲切感人。 <br>变奏八:低音提琴。低沉厚重,高把位上的旋律悠扬动听。<br> 变奏九:竖琴,用琶音及滑奏等技巧奏出了各种华彩性的乐句。 <br>变奏十:圆号,绚丽的色彩。 <br>变奏十一:小号,快速的进行曲,联想到奔驰而过的轻骑兵,伴小军鼓另人兴奋。 <br>变奏十二:长号及低音号,号角性的旋律,庄重、坚定。 <br>变奏十三:打击乐器,热闹而有趣。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解了西洋管弦乐队中的不少乐器。每件乐器都可以发出独具特色的美妙声音,但最震撼、最迷人的还是合奏的声音。希望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充分挖掘自己的“特色”,以最佳的状态融入到我们班级的大乐队当中,奏出最美最辉煌的篇章!

变奏

乐器

管弦乐队

旋律

音色

青少年

合奏

音乐

指南

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