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高高飘扬 ——南泥湾镇盘龙村第一书记李刚疫情防控工作纪实</h3> <h3> 李刚,男,34岁,2010年参加工作;2016年担任盘龙村第一书记。他工作认真踏实,肯吃苦,同事们常用<font color="#ff8a00"><b>“老黄牛”</b></font>来称赞他。同时,因为盘龙村总是南泥湾镇各项迎检工作的第一站,同事们常笑称他为“<font color="#ed2308"><b>守门人</b></font>”。农历庚子鼠年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断蔓延,根据工作需要,镇党委按照区委区政府及南泥湾开发区党工委的要求联合镇域内交警队、派出所、卫生院等其他单位在盘龙村设了大点——‘南泥湾镇疫情防控检查站’,李刚积极响应动员,迅速加入。“守门卫士”这一称号再一次在李刚身上实现“<font color="#b04fbb"><b>御封</b></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ed2308">疫情就是命令,我是党员我先上</font></b></h1><h3> 大年初一,春节假期的第二天,大家都还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氛围中,作为曾经在部队亲身经历过几次疫情防控和排查的他,嗅到了网络上关于疫情消息的危险味道。</h3><h3> “雷越,你知道咱们什么时候具体安排这项工作?”和办公室主任私交较好的他,时不时发微信询问着。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量大,加上村里又有四家办喜事的,不知为啥,他心里已经开始默默地捏一把汗,直觉告诉他,形势真的不容乐观。</h3><h3> 正月初二上午,镇党委政府开会传达部署防疫工作,要求各村组立即进入战时状态,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刚结束,现在正是检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时候,面对疫情,如果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算什么共产党员,怎么对得起群众的信任。会议一结束,李刚就跑到镇长左长鹏的办公室,申请工作量的增加。他说“其他第一书记做本村的防控我没有意见,但是盘龙村在镇域内入口,我还想加入高速监测点的值守”。“村上的工作任务也很重,你两边跑,会特别辛苦”,镇长提醒道。“我是党员,再说我还是第一书记,关键时刻我一定要勇挑重担”李刚不由得激动起来,生怕被领导拒绝。在他的再三请求下,领导同意了他的想法。</h3><h3> 政府会议一结束,他即刻入村召开了“两委”会议,开始安排布置疫情防控工作,明确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具体措施。要求村干部立即从春节假期的氛围中抽出身来,迅速调整状态,全部上岗工作,同时还动员村里的党员也参与到本次的疫情防控的战斗中,村委工作布置完后,他便马不停蹄地去了高速值守点报道。</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防控就是责任,接地气的“逆行者”</font></b></h1><h3> “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我是党员,还是第一书记,我必须带好头!”这是李刚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常说的话,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h3><h3> “您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保障您和家人的生命安全,请您下车登记并做体温检查,如您有接触武汉回乡人员,或者您家有武汉回乡人员请务必告知我们!”逐个排查外来车辆、及时全面了解情况、上门挨家挨户排查……这是连日来李刚和他南泥湾同事的每日工作的主要内容。</h3><h3> “把人员排查清楚,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最后到我这汇总签字上报。”李刚明确“两委”干部网格责任,把人员责任进一步细化压实。盘龙村以镇党委的“五化”措施为载体,实行工作清单化管理,把全村划分为5个大网格,每个网格明确到人,由一名“两委”干部包抓;积极发挥党员和志愿者的作用,让他们进行宣传和动态上报……这一个个防控任务被分解后,就像一颗颗旗子落在小网格点上,时刻掌握着全村的动态信息。而心细的他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还不忘为村上的3户贫困户送去口罩。不经意看见这一幕的同事南越对他称赞道“<font color="#b04fbb"><b style="">扶贫干部真扶贫——时时不忘脱贫初心、刻刻牢记帮扶使命”</b>。</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不单我一个“守门人”,我们这还有一群</font></b></h1><h3> “李书记,我给你们拿了点炒菜馍馍,还有稀饭,你们几个赶紧趁热吃了。”村民朱如意一边放下饭菜一边地对李刚说道。</h3><h3> “老朱,最近情况特殊,我们几个自己能解决问题,你来回跑,太危险了!”李刚严肃道。“你们白天晚上地加班加点工作,我不做点啥,心里不踏实啊!”老朱坐下后一边打开保温盒一边低声说道。“我们是镇域村组的守护者,特殊时期,应该的!”李刚一边答,一边也坐了下来。“哈哈,那是那是,我们都叫你们‘守门人’呢”老朱自己把自己逗笑了。“是嘛!我们替村民群众把好这个门,把疫情关在门外。”朱如意和李刚的组对话,引得周围一圈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h3><h3> “<font color="#ed2308"><b>守门人</b></font>”——比喻固然形象,玩笑也很轻松,但李刚深知责任的沉重。防控开展的这么些日子来,他和站点上的工作人员日夜坚守在高速路口处,他不仅要做好正常的值守工作,第一书记的日常本职工作也不能拉下,当然目前最重要的还是看好自己的村民,让疫情不在这里传播。在持续的防控宣传之下,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不断增强,纷纷响应,很多人都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了。</h3><h3> 他们说,这群“<font color="#ed2308">守门人</font>”正在给我们在努力把好门,我们可不能主动给病毒<font color="#ff8a00">“偷开门”</font>,是啊!在南泥湾,正是有着这样一群“门神”,在“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始终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履责、守土尽责,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而持续努力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