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一、我们与自己的情绪感受</h3><h3> 在接近一月的时间,我们被情绪激活,这是生命生存的本能,如果没有情绪,危难之际,我们不会恐惧,于是也就不会无力战斗或无法逃离。</h3><h3> 我们要感恩拥有情绪。尤其是当生命共同面临着威胁,我们一起恐慌。我们为生在病痛中的人们担忧,为前线的医务人员而焦虑,也为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安危着急。</h3><h3> 自然界中生命进化的本能,是用恐慌激活的能量去打好一场战役,而不是被恐慌所控制了,如果被动只有坐以待毙。所以,我们还需要一份觉察,照见自己有没有陷入情绪的深渊无法自拔了?静下来思考一下,我们需要一份理智,此刻,做什么该做什么是最好的生活策略呢?最好的方式,大概是力所能及地做好自己能做的一切,不能只有无力感。把一切情绪能量转化为祈祷和祝福。祈祷万物各自归位,祈祷每一个生命远离苦海。暗夜会过去,希望的曙光在无数人的无私努力付出和奉献中升起。</h3><h3> 所有在苦难中的生命,都为我们托举着苦难。</h3><h3> 所有在奋战中的人们,都为我们守护着安康。</h3><h3>我们共住在同一个星球,也就成了命运共同体,经历爱与苦,绝望与希望,暗夜与光明。</h3><h3>我们是同源同途同归的兄弟姐妹,而终将彼此祝福,相互扶持,共渡难关。</h3><h3>二、我们与自己的身体病痛</h3><h3> 疫情到来,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与自己的身体病痛相遇。生命的进化就是在不断适应外在的复杂环境变化中再生,发展出有所应对的生理机能。</h3><h3> 我们会发烧,因为要激活与病菌的战斗系统,我们会咳嗽,因为要把异常排除体外。</h3><h3>我们的身体是多么奇妙地存在,让我们得以健康、有创意的走完可惊叹的人生之旅,堪称一场生命艺术。</h3><h3> 痛感是我们渡过这一生千山万水的一叶扁舟,是我们每个人观心见性的内修之托,是灵魂在梦幻娑婆中认出彼此的信物。</h3><h3> 这次的肺炎,也许正是我们藐视天道,带来的灾难。</h3><h3> 疫情,需要我们去思考:我们是否选择了身体真正之所需,而不是有灵的万物承受了我们的傲慢和贪婪,我们的虚荣和浮华!我们是否以天道之仁修养的身心,我们是否以对自然之敬畏善待进入我们身体的食物,我们是否同时对它们心怀感恩?</h3><h3>三、我们与自己的生命存在</h3><h3> 也许生而为人,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一个无奈,就是一切无常。细细想来,尘世间没有一件事是会永恒的,我们的生命亦如是。</h3><h3> 我们也许与自己的生命失去连接已久,我们在梦幻中漂泊无定在一场又一场的潮起潮落中,渐渐习惯了随波逐路,忘却了意义的追寻,说不定每一天都欢喜、或者都郑重而有危机感,除非一场危机生命安全的事件发生。不知道死亡和明天,哪一个会先到来的时候,我们大概可以借这样的机会静下来,好好对生命来一次亲密的问候。</h3><h3> 当有一天,离开的时候,会怎么宽慰自己:这一生,我因为……,而不留遗憾,不枉此行此生……</h3><h3>四、我们与自己的活着死去</h3><h3> “死亡”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一样,是我们在生命的深渊里去面临的巨大焦虑和悲伤。而疫情,让这份焦虑和悲伤,经历巨大的翻腾,浮出海面,制造着狂风暴雨。</h3><h3> 于是乎,我们又不得不去面对,生命随时到达尽头,生命的悄然消逝。</h3><h3>那么,这一身肉体不在之前时候,活着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未知是什么?我们要如何在这熟悉的环境不在,支持和爱我们的人不在的时候,孤独地面对未知的一切?</h3><h3>我们要如何为自己的生命结束,寻找一份安心?</h3><h3>有人选择宗教和信仰,皈依内心的神明;</h3><h3>有人选择内在的观照,超越生死的幻象;</h3><h3>而你,要选择什么呢?</h3><h3>五、我们与家人的情感连接</h3><h3> 疫情,带给我们的另一个机会,是我们终于,能够有时间静下来,与家人有更深的情感连接。工作忙碌,我们已经多久没有与父母、家人和孩子一起好好聊聊天了。放下手机,从虚拟的网络世界,回到身边的真切中,看看父母皱纹里的岁月沧桑,听他们讲讲人生的悲欢离合,曾经的感动,过往的美好,你会得到很多人生的智慧。</h3><h3> 最近,看各大教育部门,网校开始提供免费学习课程了。这个时候是假期,倒不如真的先把学校学习放一放,和孩子一起聊聊生命,聊聊我们的地球,聊聊疫情面前人性里的真美善、责任和担当,聊聊人与人相互帮助温暖走出困境的力量,聊聊家国天下,聊聊如何不枉此生~</h3><h3>六、我们与万物一体共存</h3><h3> 我们也要去思索“敬畏”。这次疫情的发生,更大的原因,是人们忘记了我们与自然界的万物是有机整体,或许已经丢弃“敬畏”很久。敬天地,敬万物,敬生命,谦卑与万物共生在这个美好的星球,已是万幸,可是,我们总是在生活中经意或者不经意间忘了敬畏。</h3><h3>七、我们与他人的善意温暖</h3><h3> 疫情面前,人性里总有美好的善意在温暖着我们。善意的爱,我们以为没有了,而逆行者的无私无畏给予我们生命深处的温暖,成为我们对抗疫情最柔韧的力量。在最危难的时刻,人们因无私的爱凝心聚力,不管是在前线最辛苦的最美逆行者们无私奉献大爱,还是在努力伸出援手,捐款赠物的一份份小爱,终将凝聚成人类最的大爱,成为人类在尘世最耀眼的光明。</h3><h3>八、我们与家国的责任担当</h3><h3> 这次疫情之重大,不仅仅关乎我们一个小小的生命个体,而是牵涉到我们整个国家的命脉。中华文化自古以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h3><h3> 如何平疫情之灾难?唯有国家每一个百姓,照顾好自己的小家,不给国家添乱,修养好自己的身心,不给家庭添乱。</h3><h3> 不出门、不聚会等,不仅仅是去遵守政府的一个倡议,而是我们与家、与国的一份责任和担当。说起这一份责任和担当,这场疫情中,有太多的人用自己的生命和努力,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被他们感动的同时,我们也可以静下来去思考,我们一个个小小的生命个体,如何为家国去承担一点责任、去履行一点义务。</h3><h3>九、我们予地球以感恩、祝福</h3><h3> 我们从家国,继续去扩展我们的生命格局和视野,要去感恩我们生活的地球。借着这场疫情,我们可以去思考,如果地球是一个有意识会生病的生命个体,人类在科技发展,文明进化的同时,人们给地球带来了多少的伤痛?也许我们无意中,成了地球最大的致病菌。而我们的地球母亲,是多么包容我们的无知和无明啊。</h3><h3> 病毒要生存下去,需要我们的身体。当它们的寄主死亡,它们也会消失,或者,寻找新的寄主。如果我们再不觉醒,有一天,地球死亡的时候,我们要去那里寻找新的寄主?</h3><h3>可我们不是病毒,我们是地球母亲共同的儿女,是时候去思考无限的贪欲索取造成的灾难,努力寻找和谐永续的生存之道。</h3><h3>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古人已经为我们指出明路,我们需要重拾敬畏。我们需要“身心合一”的真,“爱己及人”的善,“天人合一”的美。</h3><h3>十、我们与未来的希望信心</h3><h3> 最后人们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人类的进化,就是在血泪苦难中前行;而人类的辉煌是在一次次战胜苦难之后;人类的智慧,也是在一次次的胜利之后,对灾难的反思和内省。</h3><h3>我们要有勇气,为自己的无知无明感到羞耻和内疚。我们也要有力量,去思索、努力寻找明天的方向;在内疚中,找到与万物和谐共生之道。</h3><h3> 如果可以的话,请为犯错的人们,一次宽容,为受苦的人们,给一份祈祷,为奋战的人们,送一份敬意,为我们的未来,寄一份希望。</h3><h3> 疫情过去,身体会因为这一场苦难而更强壮,疫情过后,我们更应该对生命有一份更清晰的认知和敬意。</h3><h3> 愿疫情早日过去,愿每个人,“死过了”再重新“活”出新的认知和力量,活出更多的爱、善意、温暖和智慧,</h3><h3> 愿我们有幸赖以生存的地球,能够美好长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