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ff8a00"> 萤火之光虽然微末细弱,但是当它们汇聚在一起,却会变成一条巨大的无比璀璨夺目的星河,熠熠闪耀在广袤天穹 ――题记</font></b></h1> <h3> 这个正月,我们为湖北的武汉落泪了:从来没有一个正值春节的城市如此寂静,从来没有一个本该春暖花开的二月如此寒冷!二十几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从武汉蔓延到全国,每一个患者、每一个报道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在中央决策部署下,中国十几亿人迅速行动起来,自上而下有条不紊地开展抗疫、防疫工作,行动的执行力和迅速性让世界惊叹!我们这个小镇也一样,大街小巷几无行人,偶有行色匆匆的人,那一定是去各自岗位值守、监测的工作人员,有幸的是,我也是其中之一。随着邻近县市出现确诊和疑似病例,柳河镇内的防疫工作愈加严峻,我校包保了十个卡点,十六栋居民楼,六百多户居民。我们的志愿者老师分别在卡点24小时值班轮守,监督禁止外来人进入小区,我们轮班值守,守护居民,守护家园。报道中见过一句话,让我感动至深――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有的只是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普通人”,在我心里,这些普通人没有豪言壮语,甚至仍然沉默寡言,但是他们说的做的都是最真诚、发自内心的“壮举”。危难时刻显身手,灾祸面前见人性。人性本善,遇难更博!让我一个一个展现这些动人的画面――</h3> <h1><font color="#ff8a00"> 片段一:前进,向着党旗飘扬的方向――记老党员孔繁珍</font></h1><h3> </h3><h3> </h3><h3>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还有几个月退休,一天没退就还是在职教师,我要求上岗!”“我的身体能抗住,我要求参加志愿者。”“我不做候补,我可以值夜班,我可以值十二个小时。”“我家老头子可以开车,有什么事随时召唤,随时听命。”……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话,却满满都是急切,满满都是真诚,字字掷地有声,令人感动,字字透露着老党员的一片丹心。她不顾自己因风湿行动不便的腿,也不顾多病的身体,积极请战,反复请战,学校领导考虑到她年近六十,身体不好,腿脚不便,开始没有同意她的请求,她就一遍遍给校长、书记打电话,请求参加志愿队伍,保证自己身体能挺住。领导们被她感动,同意了她的请战,志愿书上签下了她的名字,她开心极了,说:“我不是医护人员,没有办法上救护前线,那就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是党员,我就应该冲在前头。”她老伴也全力支持她,把自家车开到值守卡点,陪她值班,随时帮值班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取物资、送材料等,一陪就是一整天。他们的孩子也在单位的抗击疫情一线,他们约好不告诉孩子,怕孩子担心,老两口的身影让我们都深受感动。</h3><h3> 孔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她就像是一面鲜艳的旗帜,带领其他教师、志愿者奉献在值守一线,守护着小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她引领着大家向着党旗飘扬的方向前进。</h3> <h1> <font color="#ff8a00">片段二:从不停下脚步的校长――记我们最爱的柳梅校长</font></h1><h3> </h3><h3><br></h3><h3> 柳梅校长五十四岁,瘦小却干练,她的肩上永远担着重重的责任。我们都说她是个停不下脚步的人,这段抗击疫情的日子,她愈加忙碌几乎不眠不休――忙着传达上级通知,忙着安排值班,忙着部署任务,忙着宣传发布,忙着发送物资,忙着协调人员,忙着巡视包保小区查看排查情况,忙着关心值守老师的衣食住行……她没有车,就靠两条腿每天十几个小时奔波在我校包保的十个卡点之间。</h3><h3> 2020年柳河的二月尤其冷,昨日,又一股寒流来袭,温度骤降到零下二十几度,24小时在各个小区门口登记、在寒风中值守老师们的御寒问题,又成了一直没能休息下来的柳校长心中牵系的头等大事。她在微信群里发征集通知,为卡点值守老师征用电热水壶、电暖气、折叠床和帐篷,一声令下,长青人积极响应,不到一个下午,老师和家属们顶着严寒迅速为值守卡点送去大批御寒物资,柳校长脚不沾地,挨个卡点跟着后勤王海生主任、校工张师傅去安装帐篷,购买电线和插排,连接电路、接通电暖气,购买了军大衣,又安了灯泡、感应门铃……终于赶在大雪前为几个室外卡点值守的老师建好了温暖明亮的空间。大家还没来得及对校长说一声谢谢,她一转身又匆匆忙忙走了……都是血肉之躯,都有七情五感,她不累么?她不倦么?!我们从心里心疼她、敬重她,有这样的战友,有这样的领头人,长青人参与的哪场战役会不胜利?!我们都骄傲,我们是长青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h3> <h1> <font color="#ff8a00"> 片段三:一个帐篷的故事――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font></h1><h3> </h3><h3><br></h3><h3><br></h3><h3> 2月14日,天阴冷得可怕,天气预报说夜间将有大雪,一股寒流来袭,即将大幅度降温,这对于24小时在包保小区门口值守的老师,无疑是一个坏消息。我们学校值守的十个卡点中有四个是在室外,柳校长心急如焚,迅速调动一切资源,打了十几通电话,从商务局调来三个帐篷,还差一个!校长在学校微信群里马上发布征集消息,很快,党员孙记艳联系了在罗通山镇政府工作的丈夫刘连宝书记,刘书记马上协调相关部门,派车经过重重关卡,不顾湿滑路面的危险,历经一个多小时把帐篷送到了卡点。校长刚松了一口气,又传来一个消息――原定要与其他学校合并的一个卡点不能合并了,那么,就还需要一顶帐篷,孙记艳马上又联系丈夫,他很快把另一个帐篷也准备好了,但是运输车辆却成了问题,从罗通山镇到县内所经关卡必须有通行证,而且同一辆车只能用一次,再开通行证只能找县领导,可是天马上就要黑了,时间不等人啊!柳校长当机立断,马上电话联系在罗通山的老同学――罗通山学校李斌校长,李校长听说了这种情况,二话不说急忙在村里四处奔走,找到了一辆小型货车,车主一听也没丝毫犹豫,开车装上帐篷急奔城里!当一顶温暖明亮的帐篷终于在天黑之前架好时,所有的人都眼含热泪……刘连宝书记、李斌校长、几个不肯留名的司机大哥和安装师傅,没有一个人去接柳校长递过去的运输费安装费,也没有一个人去接老师们送过去的感激的热水,他们说:“都是为了抗击疫情,做点事是应该的,你们才更辛苦!”</h3><h3> 一顶帐篷历经千辛万苦,一顶帐篷讲述感人故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是这种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才让我们见到了人性中的善在灾难面前变得无限广博,才让我们感受到了大爱无疆,才让我们能够无往不胜!</h3> <h1><font color="#ff8a00"> 片段四:飞火流萤――老师随笔 记我们最可爱的长青人</font></h1><h3></h3> <h5> (一)寒风凛冽,夜晚萧瑟的风像刀子一样直往人脖颈里钻,寒风呼啸将温度拉低到冰点,但是没有人退缩,依旧坚守在室外的岗位上为居民出入登记,为守护大家的健康而努力。这些老师里有自己还是个孩子稚气未脱的新上岗和实习老师,像初晨、肖天浩、朱峻梵、张翔飞、黄莹、梁雪……有孩子才三四岁甚至才几个月的妈妈爸爸,像刘洪宇、王艳玲、夏双、杨帆、马书艳……有身体不好大病初愈甚至还在病中的中老年教师,像丁书记、魏爱秋、刘晓霞、孙丽梅、杨丽娟、杨颖、王桂芳……有家中有病人或有孩子需要照顾却舍小家顾大家的,如吕淑英、张玉晶、李腊梅、杨晓蕾、马楠、潘国凤、马凤君、刘瑶、汪菲……有头发花白腿脚不便的临退休老师,像孔繁珍、刁丽萍、马丽姝……长青人每个人都在往前冲,几乎都在一线战斗,甚至家属们也跟爱人并肩战斗,加入到这个战斗群体,无法上一线的就让家属替自己上。林艳芬给大家送去蛋糕;冯靖茹为老师们送去烫好的热奶和暖贴;朱峻梵的妈妈亲手做了几百个热乎乎的包子挨个送到老师们手里;王萍在隔离期,就积极帮大家写报道;柏珩的丈夫给老师们送去电暖气;董湘涵、王贺告诉老师们,家属随叫随到;李文侠和邹晓华隔离期一结束马上请战;冯丽、唐花香、沈国华、冯春涛、刘婕全家总动员,一起值守卡点、给值守老师送床送电暖气送热水壶、帮助接送路远的值班老师……学校微信群里一声号召――需要帐篷、折叠床、电暖器,大家立即响应,马上送到卡点。无情的寒风冰冷了身体却冰冻不了老师们的心,因为大家的心里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那是爱,团结一心的爱,家国情怀的爱!心中有爱,温暖自来!长青小学教师一百多人,就像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们亲密无间,在这场“战疫”中手牵手、肩并肩,每个人都坚信:众志成城,无坚不摧! <font color="#b04fbb"> ――朱艳艳</font></h5><h3></h3> <h5> (二)因为病毒的来袭,全国人民都陷入了阴霾,然而有一个人却早早的就投入到了防控疫情的战斗当中,默默无闻,那就是可亲可敬的董纯子老师,她是长青小学战疫的先锋,从最开始学校收到疫情防控任务,她就一直都没有休息,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大家准备防控知识,让大家多了解,帮助大家消除了恐惧的心理,为防控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董老师有很严重的脑梗塞,住了很多次院,可是她依然不顾身体,很认真的做着她复杂的工作,每一个表格都填得很仔细,不厌其烦的询问老师和学生们的身体状况,保证大家的安全,这是一个可爱的人,一个可敬的人,一个拥有纯洁的灵魂的人,都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点在董老师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希望您好人一生平安! </h5><h3></h3><h5> <font color="#b04fbb">――王艳玲</font></h5><h3></h3> <h5> (三)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我们长青小学的所有老师都表现得非常积极,对抗病毒的信心也很坚定。每天学校微信群里的好人好事都在感动着我,让我最感动的是还有一年就退休的刁丽萍老师,她的身体情况不是很好,可是她仍然报名参加防控值守工作,面对病毒我们谁都恐惧,但是刁老师克服了这个心理,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依然参加战斗,早上起来天还没亮不到六点就去接班了,工作态度非常认真,还关心周围的同事,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她时常的还鼓励我这样的居家隔离人,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好心人,贴心温暖的好大姐。这两天下起了大雪,刁老师的身体越来越支撑不住,地上很滑,行动很困难,刁老师本来腿就怕冷,总带护膝,她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上岗。她还发动她的爱人来帮助大家,她的爱人年纪也很大了,却毫不畏惧的跟随大家一直坚持到现在。刁老师没有任何怨言,我曾经劝过她说休息两天,我很心疼,但是她说,还是不要了,不差这几天了,这么关键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住,我的眼圈湿润了,刁老师现在更年期很严重,一会冷一会热的,她能在危难时刻做到如此,让我受到了教育,她的精神感动着我,她并没有因为快退休了就对工作懈怠了,身为年轻教师我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向她学习,她可贵的精神将永远感动着我,影响着我的一生。 <font color="#b04fbb"> ――王萍</font></h5> <h5> (四)……2月10日开会得知要对包保小区进行封闭防控,在没有具体排表值班的情况下,张玉晶校长率先垂范,带着家属,晚上主动到裕丰卡点值班到深夜,冯丽校长也和爱人主动到卡点职守,丁莉书记也一直值班到夜里12点,之后的值守都坚持选择最冷最黑的时间段。总务处王海生主任这些天也跟一个不知道疲倦的陀螺一样,白天带着校工张师傅到各个卡点给大家发送物资,安装电器,检查线路……晚上还要值几个小时的夜班。于海和陈晓红校长也是除了值夜班,还要巡察卡点、填写上报全校师生监察的各种表格……每位领导都以身作则令卡点值班人员心生感动与温暖,也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值班过程中,大家总是提前到达卡点交接,谁都想让别人早一点休息,自己多承担一些……<font color="#b04fbb">――冯春涛 朱艳艳</font></h5> <h5> (五)……卫校家属楼值班组共有六人,其中我校教师四人。有老教师吕淑英,本人年纪大,家里又有病人需要照顾,但是依然能坚持上岗值班,拒绝组里的一切特殊照顾, 和其他同志一样按时轮流上岗值班。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有年轻小女孩儿初晨和中年教师闫春霞,还有两位外校男老师,每一位老师都能提前到岗,做好交接,认真值班。完全听从组长的统一安排。使每天的值班工作顺利完成……<font color="#b04fbb">――郭术梅</font></h5><h3></h3> <h5> (六)……唐老师和丈夫送来了折叠床,魏爱秋老师看到没有床垫,第二天一大早,冒着漫天的大雪将自家的床垫子送到了卡点,并细心地把它铺好……<font color="#b04fbb">――夏双</font></h5><h5><font color="#b04fbb"> </font><font color="#010101">还有瘦瘦小小、背影却仿佛能撑起一片天的朱老师……</font></h5><h5><font color="#010101"> 还有默默无言、脚步却异常坚定的衣凤云老师、刘月娟老师、宋运华老师、王爱国老师、姜丹老师、张丹老师、费红丽老师……</font></h5><h5><font color="#010101"> 还有那个不让拍照的校工张师傅……</font></h5><h5><font color="#010101"> 还有…… ……</font></h5><h5><font color="#010101"> 还有…… ……</font></h5><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font></h3><h3></h3> <h3> …… ……</h3><h3> 包保小区的居民、附近的商家、学生家长被大家感动,纷纷送来了热水、饮料、水果还有口罩、暖贴等,甚至炖好了一锅鸽子汤,一碗碗倒给老师……我无法看清这些可敬可爱的老师们的面孔,因为口罩遮住了她(他)们的倦容;我无法看清这些可敬可爱的同伴们的面孔,因为感动的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正是这些平凡普通的点点滴滴组成了我们长青人抗击疫情的七尺画卷,正是这些微末细弱的萤火之光汇聚成了一条璀璨绚丽的美丽星河!我相信,无数条这样的星河连在一起,会把疫病遮挡的黑夜照得通亮,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必将到来!!</h3><h1> <font color="#ed2308">众志成城!武汉加油!中华必胜!!!</font></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