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斓的芬兰文艺古城——波尔沃

Maria

<h3>离开俄罗斯前往芬兰,入住赫尔辛基城外古堡似的旅馆。一过俄芬边界,立刻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两国无论建筑风格还是生活品味都有很大的差别。</h3> <h3>芬兰是一个人口只有五百五十万左右的北欧小国,周边与瑞典、挪威和俄罗斯接壤,并被波罗的海,芬兰湾和波的尼亚湾环绕,有四分之一的国土处于北极圈内。</h3> <h3>桑拿文化在芬兰深入人心,是其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被称为“桑拿之国”,因为在漫长寒冷的冬季,人民需要用桑拿取暖健身 。</h3><h3>芬兰的桑拿房的数目估计在2-3百万之间。也就是说每2个芬兰人就拥有1个桑房。</h3><h3></h3><h3>芬兰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桑拿房,如我们的厨房卫生间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他们买房子一般不会考虑不带桑拿房的房产。</h3> <h3>桑拿房还不止只存在于公寓楼,夏季木屋,公共游泳池和酒店,船只和公共汽车上也可能有,就连办公场所都无一列外地配有桑拿房,具体到每个科室或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桑拿房。虽然是夏季,我们也入乡随俗,体验了一下旅馆桑拿。</h3> <h3>阳光房</h3> <h3>芬兰虽然也有春夏秋冬之分,但由于地处高纬度,冬季漫长,达6~7个月之久,而夏季却十分短暂。在黑暗的冬天,最北部地区有50天是见不到日出的极昼。夏天则截然相反,从5月中旬到7月底,大阳终日盘桓于天穹,被称为“不落的太阳” .七月份在这里几乎看不见多少黑夜,凌晨就已经天光大亮了。</h3> <h3>芬兰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5.3%,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h3> <h3>早在1886年,芬兰就颁布了世界第一部有关环保的法规——《森林法》,强调林木采伐后必须立即更新造林。</h3> <h3>从那时起至今已经130年,芬兰人遵守“每砍一棵树,栽活三棵苗”的传统,结果是树木越砍越多。</h3> <h3>芬兰的音乐都是很接近大自然的, 很多的灵感都来自于大自然 。</h3> <h3>芬兰人喜欢 森林 、大海、沙滩 。</h3> <h3>2013年,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将芬兰评为世界上最洁净的国家之一。</h3> <h3>郊外的这一片绿地真是让人心旷神怡。</h3> <h3>西式早餐</h3> <h3>早餐后前往古城<font color="#ed2308"><b>波尔沃</b></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b>波尔沃</b></font>是位于首都赫尔辛基以东50公里的一个古城,坐落在波尔沃河河口。始建于约680年前,是芬兰第二古老的城市。波尔沃交通便利,从赫尔辛基到波尔沃车程约50分钟,有巴士往返于期间。<br></h3> <h3>平静的波罗的海,波光粼粼。</h3> <h3>芬兰特色的遮阳棚</h3> <h3>芬兰的空气质量很好,有资料说,芬兰全年PM2.5(细颗粒物)的日均值都在20以下。其实,芬兰的空气并不是一直这么好。20年前,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芬兰也曾面临严重的水污染和雾霾等问题。也就是从那时起,芬兰的清洁能源技术开始发展。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长期共同努力下,到本世纪初,芬兰人成功地保护了大气、森林、湖泊等自然资源。</h3> <h3>芬兰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环保法的国家。2000年3月,芬兰开始实施新的《环境保护法》。要求工厂企业采取有效措施节约能源,使用最新技术减少排放物,并明确规定了公民在环保方面应承担的义务。</h3> <h3>芬兰公民有着很强的环境意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学校长期不懈的环保教育。在芬兰,环保教育已被列入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教学大纲。</h3> <h3>休息站的小吃部</h3> <h3>休息站附近的一大片野生鲁冰花,</h3> <h3>七月份正是鲁冰花开花的季节<br></h3> <h3>成片的浓浓的紫色格外的令人炫目。</h3> <h1><b> <font color="#ed2308">波尔沃</font></b></h1> <h3>波尔沃作为芬兰的“历史文化名城”而闻名,是六个芬兰中世纪城镇之一,也是芬兰公认的第一个称之为“城镇”的地方。占地645平方公里,约有居民4.5万人。最早定居者是往来于中欧和芬兰北部的皮草商人。早在1346年,这里就已经形成城市聚落,这座城市经历和见证了芬兰被瑞典和俄罗斯轮流占领和征服的历史。(此图来自网络)</h3> <h1> <b><font color="#ed2308">风光篇</font></b></h1> <h3>在瑞典统治时期被称为“Borg?”,名字来源于位于“林纳麦奇”小山上的要塞和在城下流淌的河流。在瑞典 语中“borg”是指要塞,河流就是“?”,问号代表河流。尽管要塞已不再存在,但作为一种对历史时代的纪念,这个名字也一直被延续使用着。</h3> <h3>早在中世纪,在瑞典统治时期,波尔沃 借助天然的地理条件——位于大海和内河交汇的地方,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在港口贸易的带动下,在18世纪中期成为当时芬兰第二大城市,居民1600余人。<br></h3> <h3>坐落在波尔沃河沿岸的一排排红仓房向人们展示了波尔沃的航运史。</h3> <h3>在几百年来的时间里,一直是来自欧洲大陆的水果、葡萄酒、香料、咖啡和烟草等货物的贮存仓房,然后通过波尔沃的内河,物品可以从水路到达芬兰 北部等内地。产自芬兰的皮毛、黄油、木材、鱼干和亚麻等商品,则从这里运往国外。仓房贸易带来繁荣,波尔沃 在16世纪已成为具有完全进出口权的重要港口。</h3> <h3>其实这些房子是在18世纪末为了迎接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从瑞典到来才被刷成红色的,目的是为了使沿途的房子看起来更美丽一些。这颜色也起到了保护原木不被风雨和阳光损坏的作用。</h3> <h3>此后的200多年,红仓房得以定期维修粉刷,从而完好地保留下来。如今,这些红仓房作为私人住宅或仓库还在使用,并成为古城的地标建筑之一。<br></h3> <h3>老城区是芬兰目前惟一保存下来的中世纪城区建筑,弯曲的街道,狭窄的小巷和低矮的木屋是中世纪城市生活的缩影,被人称为"木制建筑博物馆”。目前只有800多人生活和工作在这里,也就是说老城区是旅游休闲的场所,大部分房屋归个人所有,用来经营商店、酒店、咖啡店等等。</h3> <h3>依山而建的古城,错落有致,清秀可爱。入选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 <h3>河流穿过其中,让这份清秀增添了灵气。</h3> <h3>小桥连接新旧两城</h3> <h3>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古朴典雅、灵气十足。</h3> <h3>色彩斑斓的古屋悠然自得地散落在湖光山色之间</h3> <h3>湖光潋滟的水乡风光</h3> <h3>有山,有水,有层次</h3> <h3>桥另一侧河的上游还横跨着几座现代气息的桥,每座相隔不过几百米的距离,方便两岸的人们。河的上游沿岸,各式游艇密布,左手岸边是林立的餐馆,右手的岸边是小镇的新城 区。</h3> <h3>静静的清澈的河水,倒映着红色的木屋,加上蓝天白云,镜头里到处都是美丽的明信片。</h3> <h3>赭红色、淡黄色和浅灰色的木屋配以醒目的白色门窗,高高低低,错落有致。</h3> <h3>波尔沃与赫尔辛基之间有往来的古式观光船,在夏季,有汽船往返于期间,一路风光无限。</h3> <h3>傍晚垂钓</h3> <h3>古城坐落在波尔沃河畔的山坡上,石块路两边都是瑞典帝国时期修建的房屋,全部是木板结构,涂着漂亮颜色的木屋大部分建在坡路上。</h3> <h3>古镇入口处的一门大炮似乎在欢迎远方的客人,站在炮台边遥望波尔沃河对岸,既能看到岸边的红色木屋。</h3> <h3>跑步🏃锻炼的人随处可见。</h3> <h1> <b><font color="#ed2308">教堂篇</font></b></h1><h3></h3> <h3>波尔沃的大教堂,初建于1410年代,最初也是木结构。人们如今所见的石结构教堂是15世纪重建的。从16到18世纪的若干次战争中,多次遭丹麦或俄罗斯军队破坏。最近一次损失是2006年被一少年纵火。屋顶焚毁,于2008年7月修复。</h3> <h3>芬兰的历史也如同这间教堂几经转折。芬兰地理位置处在瑞典和俄国之间, 文化历史深受二国影响,。芬兰曾经是瑞典王国的一部分, 因瑞典战败于俄罗斯被割让给后者,又被俄国统制了几百年,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才获得独立。芬兰曾经是欧洲最穷的国家,自二战后才富裕起来。</h3> <h3>波尔沃大教堂因此被尊崇为芬兰独立精神的基石。教堂里有一尊铜像,纪念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教堂本身也历经坎坷,历史上有4次因战乱被火烧,二战期间也曾被炮弹击中。教堂的外貌很简朴,体现北欧的简约风格。</h3> <h3>教堂富有北欧建筑风格,顶部两侧的斜面陡立,正面三角形白色墙体上用红砖拼砌出图案,使人耳目一新。</h3> <h3>1809年, 俄罗斯从瑞典人手中夺取了芬兰 后,沙皇还以芬兰较高的自治权,芬兰 开始使用新的宪法,而过去,自1772年,芬兰一直遵从瑞典宪法。教堂是圣母堂,每星期天上午十点用芬兰语做弥撒,中午是瑞典语弥撒时间段。历史上,大教堂曾于1508年,1571年,1590年,1708年多次遭遇火灾。1941年8月10日被炮弹击中。</h3> <h3>朴素的教堂和周边的木房很协调,但是又有一些鹤立鸡群,它是波尔沃最高的建筑。</h3> <h3>走进教堂,里面可以容纳800人,可以预订进行受洗、婚礼或葬礼。</h3> <h3>教堂2楼的回廊都有金属装饰,墙上有很多族徽和国徽似的铜雕饰,很大的徽章。</h3> <h3>纪念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铜像</h3> <h3>北欧美女</h3> <h3>教堂的左边空地上,矗立着一座黑色的大理石纪念碑,碑中间四个阿拉伯数字是“1918”,它代表着芬兰摆脱瑞典和俄国的隶役后独立的时间。碑顶是3根火苗一样的黄色金属。</h3> <h3>议会广场上塑于1894年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铜像,以纪念他给予芬兰充分的自治。</h3> <h1> <b><font color="#ed2308">古屋篇</font></b></h1><h3></h3> <h3>整个城市仍保留着中世纪的面貌。</h3> <h3>波尔沃的历史与美景,几个世纪以来都是芬兰文人和艺术家的灵感来源。EdelfeltVallgren艺术博物馆建于1762年,展品有AlbertEdelfelt的绘画和Villlgren的雕塑,以及其他芬兰本土艺术家的绘画,雕塑,家具等艺术作品。</h3> <h3>波尔沃不仅以中世纪的建筑著称,同时被认为是重要的艺术和文化城市。在老城区有开办于1721年的波尔沃语言学校,以及同年从维普瑞(Viipuri)搬过来的教会学校。1728年,波尔沃开办了芬兰第一家公立图书馆。因此在18世纪,这里已是芬兰的第二大城市和芬兰的文化中心之一。</h3> <h3>老街区的两边都是瑞典帝国时期修建的房屋,全部问木板结构,涂着漂亮的颜色,如今这些房屋都归私人所有,不少都改成了店铺。但是,根据芬兰的法律规定,这些房屋虽然是私人所有,但是主人只能改变屋里的装潢和结构,外部的东西只能修复而不能改变。</h3> <h3>随处可见的商店,风雅精致,祥和安静,让人感到如同回到中世纪,内心涌起一种悠悠的怀古之情……</h3> <h3>旧城区里就是色彩的海洋。多彩的木屋鳞次栉比。</h3> <h3>颜色各异的木屋</h3> <h3>整洁宁静的小巷<br></h3> <h3>略显不平的道路</h3> <h3>古城的道路上下坡度大,都是鹅卵石铺砌。路上开的停的汽车多是BMW或奔驰之类,车速很慢。</h3> <h3>卵石路有数百年历史了,除了就地取材经久耐用外,还可以增加摩擦力,尤其在多雪的冬天,坡道上行走开车,必须有这样的沟沟坎坎。所以说卵石路既美观古朴,又科学实用。</h3> <h3>波尔沃坐拥交通便利带来了繁荣,也给它带来了战乱和灾难。16世纪初,丹麦人通过海路到达这里并破坏了这座城市;俄国人曾经将它烧毁了两次;1760年它又被一场大火破坏了大部分的建筑。现存的老城区依然保留着不少中世纪的小木屋和一些狭窄的街道,这是因为在灾后,城市重建时人们尽量按照中世纪的城镇风格修复这座城市。</h3> <h3>踩着大块卵石铺成的路,走在蜿蜒曲折的小巷里,随处都是如画般的美景。在暖暖的午后阳光下,倍感惬意。</h3> <h3>弯曲狭窄的街道</h3> <h3>小小花盆点亮古老庭院</h3> <h3>蜿蜒曲折</h3> <h3>曲径通幽</h3> <h3>几个世纪以来,波尔沃一直是许多芬兰艺术家的家园和灵感的来源地。<br></h3> <h3>波尔沃素以“诗人之城”著称,芬兰许多著名诗人和艺术家都曾在这座城市居住过,诗人的雕像和作品几乎随处可见。芬兰民族诗人鲁内贝格,诗人从1837年到1877年一直住在波尔沃古镇,1837年任波尔沃中学校长。早期所作大多是田园诗和讽刺诗。</h3> <h3>芬兰国歌《祖国》的歌词是诗人1846年所作,两年后由芬兰著名小提琴家及作曲家西贝柳斯作曲,第一次演唱于同年(1848年)5月13日的一次学生集会上最早演奏。 </h3><h3>歌词大意:</h3><h3>祖国,祖国,</h3><h3>父母之邦,</h3><h3>你名扬四方。</h3><h3>再没有别的钻天高峰,</h3><h3>再没有别的山谷海岸,</h3><h3>为我们所热爱,</h3><h3>像祖国一样。</h3> <h3>与世无争的朴实的当地人,依然保留着18世纪时期芬兰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如画美景和古朴情调正是艺术的温床,一直以来这里是芬兰艺术之城。</h3> <h1><font color="#ed2308" style=""><b> </b><b> 闲逛篇</b></font></h1> <h3>悠闲、安宁</h3> <h3>河畔有很多家庭小店</h3> <h3>欧洲的生活节凑缓慢,商店博物馆通常上午10点以后开门。</h3> <h3>没开门呢</h3> <h3>亮点</h3> <h3>韵味</h3> <h3>清新</h3> <h3>入画</h3> <h3>精巧</h3> <h3>温馨</h3> <h3>感觉像是到邻家串门</h3> <h3>进去看看</h3> <h3>角落</h3> <h3>情趣</h3> <h3>雅致</h3> <h3>舒适</h3> <h3>用装饰链吊起来的刀叉</h3> <h3>特色灯具</h3> <h3>绚烂</h3> <h3>配角</h3> <h3>暗香</h3> <h3>布置的像过家家</h3> <h3>传统的棉毛织品</h3> <h3>可以躺下来看看报纸</h3> <h3>这里不像卖场,像居家小清新。</h3> <h3>素雅</h3> <h3>干净</h3> <h3>文艺范儿</h3> <h3>就是喜欢这种调调</h3> <h3>芬兰积极倡导男女平等,在最近的政坛人事变动中再次得以体现。芬兰社会民主党刚刚提名现年34岁的桑娜·马林出任政府总理,与社民党联合执政的其余4个政党“一把手”均为女性,其中3人不满35岁,相当了得。</h3> <h3>高大的北欧女人👩</h3> <h3>着装以休闲舒适为主调</h3> <h1> <b><font color="#ed2308">带娃篇</font></b></h1> <h3>奶爸到处都是,不足为奇。</h3> <h3>小帅哥</h3> <h3>一个父亲三个娃</h3> <h3>靓妞</h3> <h3>芬兰人的生活方式<br></h3><h3>富有、快乐、节俭</h3> <h3>最是那回头一望</h3> <h3>抱娃的、推娃的都是壮汉</h3> <h3>小美女</h3> <h3>主打家庭团</h3> <h1> <b><font color="#ed2308">遛狗篇</font></b></h1> <h3>耍酷</h3> <h3>主角</h3> <h3>深情</h3> <h3>你瞅啥😊</h3> <h3>笑一个</h3> <h3>小心</h3> <h1> <font color="#ed2308"><b>自行车🚲篇</b></font></h1> <h3>交通标志牌</h3> <h3>从小骑起</h3> <h3>带着小娃</h3> <h3>山路也骑上去吗?</h3> <h3>小车骑着玩儿</h3> <h3>车子很酷</h3> <h3>少年的车子是中号的</h3> <h3>酷老头</h3> <h3>我也装装</h3> <h3>在河边咖啡店坐坐,喝喝咖啡☕聊聊天,放松放松,很是惬意。</h3> <h3>中国有很多上千年的古城。但是有时我们对历史遗址保护的不够好。伴随着历代战争的破坏及现在的旧城改造,很大程度上毁坏了我们文化的底蕴。很多古城早已面目全非,千城一面,那些可供后人了解我们历史和文化的老街、老巷已经越来越少了。</h3> <p>波尔沃古城保留着朴实和闲适,那种与世无争的慵懒的感觉,让人感到安静平和,有一种在此终其一生的冲动。</p> <h1> <b style=""><font color="#ed2308">穿越篇</font></b></h1> <p>走出古城走进新城,新城是波尔沃人主要的生活区,旧城是用来“穿越”的,它以世外桃源般的存在唤起人们对祖先历史的探求和尊重传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也是弘扬本民族文化和传统的一种体现并具有强大的商业价值,可以说是以旧带新的良性循环。</p> <h3>浓烈的中国范儿装饰的中餐厅</h3> <h3>熟悉的味道</h3> <h3>游走半日恍若隔世,</h3><h3>依依不舍地登上大巴,</h3><h3>波尔沃古城渐行渐远了。</h3> <h1> <b><font color="#ed2308">大巴上车拍</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一路风光</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一路憧憬</font></b></h3> <h3>玩儿滑板的年轻人</h3> <h3>跑步🏃的青年</h3> <h3>骑车的小伙儿</h3> <h3>现代的建筑</h3> <h3>大都市</h3> <p>夜生活(芬兰夏季的傍晚亮如白昼)</p> <h3>波尔沃古城像世外桃源般存在着,它的现有居民只有800多人,他们更多的是在保护着这个古城,使它承载历史弘扬古风。正因为几百年的容颜未改,它才成为世界各地游客流连忘返情有独钟的旅行目的地,让人们能在喧嚣的世界里寻得一份安宁。它在新城身边优雅地存在着,守着那份独具魅力的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