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难以割舍的情怀

北冰洋渔夫

<h3>  </h3><h3> 哈瓦那是古巴共和国的首都。哈瓦那地处热带,气候温和,四季宜人,有加勒比海的明珠之称。这里有古老教堂,城堡,广场,博物馆,纪念碑,公园,图书馆等。哈瓦那分为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是建筑艺术的宝库,拥有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至今留有许多西班牙式的古老建筑,有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新城是拉丁美洲著名的现代化城市之一,临加勒比海,街道宽阔整齐,高楼鳞次栉比,拥有豪华的宾馆、饭店、公寓、政府大厦等。</h3><h3><br></h3><h3> 对于我们这些五零后的人来说,古巴是个不解之迷。古巴人心中的民族英雄,已故领导人卡斯特罗、那首当年耳熟能详的《美丽哈瓦那》、古巴糖、雪茄烟以及古巴的医学成就,所有的一切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记忆。</h3><h3> </h3> <h3>  国会大厦建于1929年,整体采用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外形酷似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大厦,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是哈瓦那最高的建筑。围绕大厦四周是几个漂亮的法国式花园,花园内绿草如茵,鲜花盛开。</h3> <h3>  多年来,古巴受到美国的制裁,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国家整体上还十分贫穷落后。在古巴拥有私家车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买一辆中国产的吉利牌轿车需10万美金,二手车也要5万美金。在古巴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旧汽车,这些老爷车的主人将它们装饰得非常漂亮,行驶在大街上十分拉风,成为这座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h3> <h3>  在哈瓦那老城,至今,有500多座西班牙殖民时期的老建筑被保存下来,这些看似外表破旧,有的甚至肮脏,风格迥异的建筑物中,仍然有人居住。</h3> <h3>  古巴著名的大作家海明威(海明威出生于美国,在古巴生活了二十多年)曾经在这家酒店居住过,也许那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老人与海》,就是在这里完成的。这位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硬汉作家,却以一种常人难以想像的方式,结束了生命。他身后留下了许多旷世佳作。这家酒店也因此吸引了大量海粉,来此瞻仰和凭吊。</h3> <h3>  这是海明威生前经常光顾的一家酒吧,这里既是他借酒消愁,也是他与情人幽会的地方。如今,这家酒吧经常一座难求。</h3> <h3>  大榕树公园。里面有十几棵榕树,树龄在百年以上。</h3> <h3>  哈瓦那老城圣弗朗西斯科广场</h3> <h3>  哈瓦那老城大教堂广场</h3> <p>  古巴已故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以及继任者劳尔的海报。</p> <h3>  这是一家24小时营业的连锁商店</h3> <h3>  这家座落在哈瓦那老城郊区的菜市场,规模不大,经营品种少的可怜,货架上几乎空空如也。据导游介绍,当地居民需凭票购买食物,价格并不贵,但,由于物质匮乏,供不应求,时常出现断货。</h3> <h3>  在这种场合拍照,需要拿出点勇气。当时,我试着举起相机,今人不解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出来制止,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了,古巴人民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狭隘。</h3> <h3>  在古巴,任何生产和经营性质的实体,统统归国家所有,都属于国营的。不过,近年来古巴也在尝试搞改革,在商业领域,允许私人经营,相当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时的个体户也出现了。</h3> <h3>  搞不清楚这家店铺是经营什么的,但可以肯定是国营的。桌子上摆放的电视,还是那种电子管的。</h3> <h3>  古巴之行,可谓圆梦之旅,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在那里,我拍摄了大量照片,返回后,制作了三篇专辑,涉及古巴的方方面面,既有风光又有人文。许多美篇朋友观后反应热烈,大家被古巴的秀丽风景和风土人情深深吸引,赞美之声不绝于耳。有的朋友表示,将来要亲眼见识这个美丽而神秘的国家。认真阅读朋友们的热情留言,让我既欣慰,又压力倍增。</h3><h3><br></h3><h3> 朋友们的厚爱与期待,化作我创作的动力。在防范疫情,宅在家中期间,我整理制作出第四篇专辑,作为古巴之行的收官之作,请朋友们欣赏、拍砖。</h3><h3>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