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请孩子们点开老师发的视频,跟着视频预习古诗《寒食》。”我在微信群里发出了这样一条信息后,心里惴惴不安:孩子们能听出视频里我的声音吗?真希望他们听不出来,因为我的声音实在太沙哑了,一点也不好听。教了五六年的孩子,要是听不出我的声音,那我是有多失败啊!算了算了,别想了!</h3> <h3> “邓老师,视频是您自己录的吗?”“邓老师,我听出来了,是您的声音!“邓老师,您辛苦了!我们知道您的嗓子不好,却还坚持为我们录教学视频,谢谢您!”“邓老师,您录得太好啦!节奏,语气都掌握得很好。看了视频,听到您的声音,感觉我们又回到了教室呢!”……一条条语音,一句句话语,悄无声息地活跃在微信群,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停课不停学的前几日。</h3> <h3> 那天,手机微信工作群赫然出现了这样一段话:转发上级通知,学校开学时间不得早于2月17日。一场在家对抗病毒的战役已经打响。从2月10日起,我校将进行网上教学,请老师们提前思考,准备上课内容。</h3><h3> 停课不停学,我的孩子们该如何更好地进行自我充电呢?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如何更好地为孩子们的学习提前做好准备呢?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们六年级三个语文老师经过商议,决定进行古诗的预习教学。</h3> <h3> 于是,我开启了疯狂的网上搜索模式。网上教学的视频真多,轻而易举就找到了!“so easy!”直接把视频发给孩子们就好了!搞定!“哎,视频太长了,发不了微信群啊!”那容易,建个QQ群呗!于是我赶紧通知孩子们进入QQ群,可是,事与愿违,很多孩子没有申请QQ号,进不去。咋办?咋办?孩子爸爸在一旁提醒了我:“咱们把视频下载下来,然后重新录一遍,录的时候只要五分钟重点的内容,而且还是你的声音,你的学生们听了肯定会更喜欢的。他们会感觉在教室里,听着你给他们讲课文呢!你信不?”</h3><h3> “对呀!”我豁然开朗。于是,我和孩子爸爸开启了录制视频之旅。视频下载之后,先用手机内录一遍,OK!接着就是要关闭原音,用我自己的声音了。怎么录呢?这时,孩子爸爸给我推荐了一个软件——剪映,接着我把视频导入剪映,在他的指导下开始捣鼓。先听几遍原音吧,什么内容都要读熟啊,不然跟不上画面的节奏。接着,关闭原音,跟着画面美美地读一遍。读错了,再读一遍。又错了,再来一遍。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通过反复的朗读,剪辑,完成了!看着画面,听着自己沙哑的声音,感觉自己又回到了教室,站在讲台上,正眉飞色舞地讲着课呢!</h3><h3> 2020年2月12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与孩子们在手机微信群开始了新学期的语文学习。孩子们观看着我录制的视频,听着我沙哑的低沉的声音,欢呼雀跃地完成了第一次网上学习!</h3> <h3> 鲜花的每一次绽放,都是无数根须的有力生长;果树的每一场收获,都是无数叶子的拼命奉献。冬将尽,春已至!百经苦寒依旧傲然的梅花,定将带着胜利的消息和沁人的花香,一同袭来!</h3><h3> 这盛世,未来可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