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间一龙脊梯田

兰儿

<h3>摄于2019.10</h3> <h1>桂林山水甲天下,龙脊梯田看秋色,这是秋天最不能错过的美景<br>最能表现秋实美景的地方莫过于田间地头,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桂林龙脊梯田,这个季节正是一年里最忙碌的时候。层层叠叠的梯田里,金黄熟透的稻子沉甸甸的随风摇摆,等着人们收获。和很多平原地区不一样的是,这里是以阶梯式种植稻田,因为桂林山地多,为了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地,收获充足的粮食,这里的先人们发明了梯田这种农耕形势,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壮观景象。</h1>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从山上向下看,成片的梯田以曲线形势绵延开来,一层层,一阶阶,错落有致的排开,人们忙碌穿梭在浓密的金色稻海里,如果不是黑色的头发与黄色形成明显的色差,很难分辨出哪个是人。如果用铺天盖地来形容北大荒的秋天,那么桂林龙脊的秋天就有点以小博大的味道了。感觉整个秋收都在安静的进行中,既不破坏自然的和谐,又收获了一年的成果。因为梯田受到地形因素的限制,大型农耕用具很难进入到田间地头,更多的是靠勤劳的农民和小型的农机具,这是最考验人的,不光要有智慧,还有要力气,收割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儿,要经受住耐力体力双重考验。</h1><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 <h1>人们对桂林的了解更多的是他的山水甲天下,但是在看过了这里的梯田,你会对桂林有一个新的认识。每天清晨第一缕晨曦唤醒了村民,小村子就开始了忙碌的一天。从上至下被金黄色铺满,在金色的山坡上,因为已经收割完毕的田地,会出现深色的缺口,好像是老虎身上的斑纹,又好像是剃头时刻意剃成的花纹。随着秋收的进度斑纹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慢慢的金黄色就会被深黄色取代,也预示着火热的秋收即将结束。</h1> <h1><br>梯田周围树木还保留着淡绿色,成为整片山野里最明显的色差。山脚下的民居错落排开,忙碌一天的人们迎着余晖,走出这片金黄的土地,走进每家每户,回归到最温暖的家里,结束一天的劳作。就和我们在城市里工作一样,早出晚归,为生活奔波忙碌,只是这里的一切看着更自然,更温暖,这是大自然赋予他们最宝贵的财富。</h1> <h1>龙脊梯田是位于龙脊平安壮族的梯田,也是开发较早的梯田。梯田分布在海拔300米至1100米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前往梯田的路上多数是盘山公路,一直升到约海拔600米以上,乘坐缆车上去,到梯田时海拔达到880米</h1> <h1>桂林龙脊梯田,天上人间就在这里!<br>看着这层层的梯田,云雾渐渐散往山谷,清晰地露出了银白的梯田,雾从梯田的边缘升起,好像无数的留白画卷。</h1> <h1><br>龙脊梯田整齐有序,线条丰富多彩,线条形状以曲线为主,曲线赋予人们一种动态美,梯田的优美曲线一条条、一根根、或平行或交叉,蜿蜒如春螺、披岚似云塔。</h1> <h1>以数十代人毕生心力,垦殖了成千上万梯田,可见桂林人勤劳的一面,他们将沟水分渠引入田中灌溉,因山水四季长流,梯田中可长年饱水,保证了稻谷的发育生长和丰收。这也是此地物产丰富最大的原因!</h1> <h1>梯田是智慧的结晶,在乱石密布的山上,开采出一片的“天堂模样:实属不易,面对此情此景,不是旅行,不是观光,是人类文化遗存的品读,是与世隔绝的处境中人类生存艰辛的映像。</h1> <h1>一年四季,梯田都有它的特点:夏天,一片青葱秧苗;秋天,一片金黄稻浪。梯田最美的时候却是冬天,因为灌满水的梯田时时闪现出银白色的光芒,从而凸显出梯田的婀娜曲折的轮廓,在阳光和云雾的滋养下,银屏玉翠,云蒸霞蔚,如一幅浩瀚苍茫、气象万千的水墨画,让人在陶醉中生起一种身在仙境的幻觉</h1> <h1>梯田景区内居住着壮、瑶两种民族,以壮族为主,龙脊的壮族是北壮的代表,服饰独特,风情独具,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朴的壮族民间舞蹈和保护完美的壮族服饰,可听到优美的壮族山歌,享受原汁原味的壮族风情,传统习俗壮乡民居,香纯味美的龙脊铜鼓舞,师公舞,打扁担令人耳目一新,此外,还有古朴的壮乡民居,香纯味美的龙脊茶和龙脊辣椒,沁人心肺的“东方魔水”——龙脊水酒。</h1> <h1>上到山顶,极目脚下,大寨又是另一番风光。有些梯田里稻子已经收完并灌了水,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粼粼波光;没收割的稻子在阳光下越发闪着金黄的光芒。</h1> <h1>看过了龙脊梯田的秋天,有种想要归隐田园的冲动,经常说的岁月静好不就是这样的状态吗?</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