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庚子年春,荆楚大疫。举国上下,九州一心,万人不计生死,皆肯请愿披甲沙场,筑生命之墙保一方平安。</h3><h3> 教坛儿女,梅花铸魂,携笔从戎,愿报舍身取义之恩,架起万间空中课堂,为孩童传道授业。</h3><h3>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携手出征,卫我同胞。待到他日疫情褪去,着袨服华妆,闹六街灯火,续写荆楚华章。</h3><h3><br></h3><h3> ———郑玮于庚子年正月戊子日丑时书</h3> <h3> 今日是武汉封城的第二十三天。</h3><h3> 夜深人静之时,万家灯火亮起。那跳动的灯光背后是一份份守候和希望,宁静之中可以听到生命的力量。</h3><h3> 窗外,那一株梅花开得正旺,默默地凌寒而生,散发着缕缕清香。语文课本上那一段文字,写进了我的心里:“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h3><h3> 这梅花的秉性,这段时间都悄然地书写在很多中国人的身上,是每一位美丽勇敢的逆行者,是每一位温暖善良的建筑者,也是我们教坛上每一位兢兢业业的育人者。</h3><h3> 英雄城武汉尽管被按下了暂停键,可是英雄儿女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奋进的脚步。面对全市守在家中无法上学的青少年儿童,武汉市政府毅然率先提出了构架空中课堂的设想,并雷厉风行地实践起来。2月10日,全市百万中小学生开启了“停课不停学”空中课堂的学习之旅,这是教育者用平凡的工作奉献的一份爱心,是携笔从戎,与逆行者携手共进的诺言。</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筹谋</b></h1><h3> 1月30日,洪山区语文高段中心研讨组的老师们,在区教科研余宗富老师的组织下,早早地就开始了“空中课堂”的备课之旅。</h3><h3> 余宗富老师沙场点兵,统筹规划,很早就把此项工作安排的妥妥当当。 每天余老师都要在群里给大家传递最新的消息,给大家鼓劲加油。有的时候,他是耳提面命、教诲恳切的师父,提醒我们要注意各种细节;有的时候,他又是风趣幽默、才华横溢的朋友,常用新鲜的网络用语跟我们对话。“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你们这是神仙打架。”看到老师的直播课,余老师马上吟诗两句,给大家最大的鼓励和赞扬。</h3><h3>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在筹备的过程中,高段中心组的老师们在余宗富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努力、攻坚克难、互帮互助、勇担重任,体现出了洪山小教高段语文中心研讨组乐于奉献,不计得失的精神风貌。</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勇敢</b></h1><h3> 洪山外校的周洲老师和鲁巷一分校的付蒙老师是第一个接到任务的老师,他们在面对陌生的“空中课堂”时没有退缩,勇敢地成为了先行者和探路者。“一开始也会觉得很焦虑,在完全没有教材,也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去网上搜索寻找。每天从眼睛睁开的那一刻到晚上睡觉闭眼的那一刻,几乎全部是‘空中课堂’这件事,压力特别大。”付蒙老师如是说道。</h3><h3> 可是两位老师根本没有停下脚步来犹豫,而是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不断地思考如何才能用最有效的方法将知识点讲解清晰,如何才能用有趣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短短的一周多时间内,他们为全组的老师分别展示了一堂非常精彩的五年级和六年级的语文课。他们的智慧结晶安抚了全组老师的焦虑心情,鼓舞了大家的士气。付老师说,“两天的课上下来,心里更多的是感恩,感谢主动分享交流的老师,感恩尝试摸索努力的自己,感恩大家所有人心之所向的共同努力,所有的事情最终都能顺利呈现。”她还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了这个空中课堂的操作过程。</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担当</b></h1> 在这个过程中,周洲老师不仅承担了第一位上课的任务,还担任了本次高段语文中心研讨组“空中课堂”的小管家。从1月30日开始,她就承担起了分配任务的工作。一边备课,一边还要负责与区里进行资料对接,上传下达,及时推送信息通知。何曾想到,这样娇小美丽的一位老师,心思如此细腻,做事井井有条。每次她都会在研讨群里不厌其烦地提醒老师们直播时要注意的细节,按时按点地督促老师准备材料、收取材料。在周老师的悉心照顾下,全组老师的备课进行得有条不紊。
谦逊的周老师每一次都会笑着说,我乐于服务大家,为咱们团队做事是非常快乐的事情。我第一个打头阵,是为了抛砖引玉。 “老师可以针对重点段落有的放矢,突出重难点,强化教学指导,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统一。要大胆留白,相信学生,信任学生,留给学生朗读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自己忙完了课,周老师还不忘给大家传经送宝。<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敬业</b></h1><h3> 在这次高段语文“空中课堂”的架构中,洪山外校承担了半壁江山,这得益于区教研员余宗富老师的统筹规划和洪山外校耿华副校长的鼎力相助。在彭慧艳老师家里没有电脑的困境下,耿校长更是自己主动承担了一线教学的任务,还把本校的中坚力量全部组织起来,形成了强大的研讨团队,主动承担了该次线上课堂的九节课程,占整个高段课程的三分之一。在这个团队中,耿校长和曹彩霞、刘格格、张丹和周洲老师承担执教工作,教导主任彭慧艳和信息技术贺肇星老师则是技术指导。每天他们都利用微信视频进行教学研讨,共同打磨每一位老师的线上课程。</h3><h3> 不仅如此,耿校长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也令人感动。“耿校长做事特别认真,两次录课都录到凌晨四点。我们早上起来看到她给我们的留言竟然是四五点给我们发的信息,这工作态度太值得学习了。”周洲老师特别感慨。耿校长为我们年轻老师树立了一个敬业认真、勇于担当的榜样。2月12日耿校长完成了她的“主播”工作后,收获了无数老师的赞扬,这赞扬就是时代给予的最闪耀的勋功章。</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互助</b></h1><h3> 在这个团队中,能够做到身先士卒、勇于承担一线带头作用的还有一位老师,那就是鲁巷一分校的陈艳老师。陈艳老师是鲁巷一分校的工会主席,这次她带着她们学校优秀的年轻教师付蒙一起承担了高段“空中课堂”的四节课程。陈老师非常认真努力,有次晚上十点与她联系,她都还在电脑前备课。如此敬业的陈老师,心里却装着整个中心组的老师,每次她发现了非常好的备课资料,就第一时间分享到研讨群里。“我发现这份材料很不错,希望对大家有用。”“没事,都是一个团队的,应该的。”这些话是陈老师说得最多的字眼,平凡却令人崇敬。</h3><h3> 2月14日,陈老师精彩的课堂开播了。她曾经毕业的学生和学生家长听闻纷纷赶来成为了她的热情粉丝。“陈老师讲得太精彩了!”“我家老大说您把牧童横坐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讲得那么生龙活虎。”“我好想念陈老师。”一份份留言湿润了陈老师的眼光,孩子的喜爱是她收到的最好的礼物。</h3>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克难</b></h1> 这次疫情,武汉感染者数以万计。华师附小的廖蓉老师,从大年初二开始就一直处于担忧和焦虑之中,因为她最亲近的家人不幸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幸运的是确诊之后他就被送进医院进行治疗。廖蓉老师作为密切接触者,也一直自己主动居家隔离。在万家灯火、家人团聚共度新年的日子里,她承受了很多人都无法体会的忧心和压力。就在这种境遇里,廖老师接到了中心组安排的任务,即使面临着很多困难,廖老师也没有任何犹豫,义无反顾地承担了任务。
她说,现在最辛苦的还是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工作量特别大。有一次配餐不够,一个护士说让病人先吃,病人都很感动。我在家隔离期间接到了上课的任务,我觉得医生是前线的英雄,他们照顾病人,我们在后方,也确实应该为学生,为广大医护工作者的子女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所以尽管有担心,有焦虑,还是静下心来备课。
所幸的是,家人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下已经顺利出院了。“相比之下,我们是比较幸运的了,所以我们别无他求,只有感恩。现在,好好地把教学工作做好,就是我对医护人员的最大回报。”<br></h3>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智慧</b></h1> 理工大附小的刘俊杰老师这次承担了4节课,是一众上课教师中承担课程节数最多的老师。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开始积极着手准备。早早地,他就把他的四节课交给了周洲老师,让人惊叹不已。
刘老师说,离校不离教,自己能以空中课堂的方式带着孩子们停课不停学,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还是倍感欣慰和荣幸。考虑到学生长时间面对屏幕对视力的影响,一节课的时间规定为三十分钟。如何在三十分钟内以一种更加稳定、高效的方式呈现,我们中心备课组群策群力,做了充分讨论和准备。首先是备课,三十分钟的教学如何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又不忘初心素养的培养。我反复多次修改教案,在教研员和学校团队的数次指导下才最终定稿。其次,线上课堂辐射全区,面对的是全区的学生,经过多次直播尝试,肯定了录播的形式更加稳定。
录制的过程是复杂的,比如噪音的处理,视频的剪辑和编辑,录制中语言的一个错音,全部重来………这都比平时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会的处理技术,问同行,问百度,连续多天在零点后安静的深夜才开始录制。经过数天的努力,课程初见成果。
这背后,是刘老师的智慧,也是整个中心组的智慧。<br></h3> <h3> 高段中心组中还有很多默默无闻,努力奉献自己光和热的老师。有多才多艺的蔡佳老师、有兢兢业业的王亚老师、有博学多才的商德芬老师、有温和亲切的曹彩霞老师、有远见卓识的张丹老师、有勤勤恳恳的刘格格老师,还有精益求精的朱洁老师,他们都会给大家带来非常精彩的语文课堂。</h3><h3> “感动于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作为一名教师,我相信和所有学生、家长的合力,我们定将迎来美好的春天!”这是刘老师心声,也是整个中心组的心声。</h3> <h3> </h3> <h3> 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修改我的教案和课件了,也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因为想课的设计而难以入睡。手机里收到了远在武汉的家人给我发的消息:“我努力在前方把方舱医院搭建好,给病人一个休养生息的地方;你用心在后方把空中课堂架起来,给孩子们一个畅想未来的舞台。咱们的力量虽然微弱,咱们做的事情虽然平凡,但是都是好样的。”</h3><h3> 是啊,每每想到那些在春天里逆行的医护人员,每每想到身边这些不计得失不辞辛苦的教育同仁,似乎所有的辛苦都会化做一股力量。平凡但只要有价值,也是一种伟大。
</h3><h3><br></h3> <h1><b><i> 习总书记说,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同舟共济,这场战疫就一定能取得胜利。</i></b></h1><h3><b><i><br></i></b></h3><h3> 历史悠久的祖国母亲,曾经历多少沧桑,她坚韧、顽强,依然辉煌强大,稳健昌盛。她孕育的子女,未想过退缩,从不曾被打倒,迎难而上、凌寒而开的。咱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梅花的秉性,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h3><h3>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如期到来。荆楚儿女个个英雄豪杰,他们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众人齐力抗疫,共求国泰民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