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新春伊始,本该是一个热闹、祥和、团圆的节日气氛。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却肆意蔓延开来。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全国上下迅速进入一级响应“战备状态”,万众一心,共抗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面对疫情防疫防控的严峻形势,我院作为省级新型冠状肺炎收治定点医院,主要接诊危急重症患者,时间紧,任务重,危险高。而一群逆行的战士,放弃了休假,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遵照医院统一调度,守岗尽责,看似一个个柔弱的人儿,一旦穿上白大衣、隔离服就是一个个冲锋前线的巾帼!每个坚守的工作人员都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坚信一定打好打赢防控防疫救治的阻击战。 </h3><h3> 疫魔无情,人间有爱。离2月8日钟南山院士预测的疫情节点越来越近了,本来以为会出现新增病例的相对减少,可是,每日新增的病例却越来越多,疫情控制迫在眉睫。于是,院里2月5日下午在外科楼14楼,紧急调配组建应急二病区。护理部李秀川主任统筹调配,谢长好主任,王丽科护士长带队,由朱金海主任,杨康医生,张华伟、周慧赟、郭哑玲护士组成七人团队,紧急培训、物资准备、流程制度组建……</h3> <h3> 我是傍晚接到的通知,虽然是下夜班,但是由于时刻准备应战,爱人也在一线,我早已把孩子安排给了奶奶,简单的收拾后,就奔赴到了科室,直接做进驻前的准备。作为一名妇科的人员,加之时间的紧迫,对一些相关专业性知识以及这次疫情的护理缺乏实战经验,让我内心很忐忑。而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口罩、防护面罩、护目镜、手套、鞋套把人包的严严实实,让人行动起来极不方便,特别是护目镜,一会儿眼前就一片朦胧,能见度极低。幸好有李秀川主任前期调配的宋卫琴及乔艳护士长的专业性指导,让我们安心了许多。王丽老师的统筹安排及后勤保障,谢长好主任的统一指挥,团队兄弟姐妹的加油鼓劲,队友们的叮嘱和鼓励,让我镇定安心,给我满满的信心,换下工作一夜的郭哑玲,向病房进发:“加油!我们的团队一定会把病毒消灭的!”</h3> <h3> 时间就是生命!为了减轻病人的焦虑与痛苦,争取康复的时间,大家都在跟时间赛跑。由于前期大家默契的配合,进入病房我已了解患者情况,因此我们的沟通很顺畅,病人也很配合。当我们把早饭交给他们时,他们感激地左一个谢谢,右一个辛苦了,丝毫没有因为早饭送迟了而有所埋怨。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做消毒整理工作时,我跟一位女患者闲聊了几句得知: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儿女双全,丈夫担心她一个人害怕要来陪她,考虑到特殊情况,对我们的隔离措施表示理解。看着她脸上的开心与平静,我也欣慰了许多,大家的努力和辛苦是值得的。看到我这样忙碌着,她说:“你们真是太辛苦了,太伟大了,真心的感谢你们!”听着这样的话语,虽然身上满是汗水,也不觉得难受了。透过厚重的防护措施,真心希望她尽快康复,与家人团聚。</h3> <h3> 疫情仍在继续,战斗中丝毫不容大意。狡猾的病毒太会隐藏了,2月8日,确诊的病人数量剧增。沉着冷静的王丽老师统筹规划,谢长好主任果断布局安排,根据情况及进驻病房人员的反馈总结改进工作,不断叮嘱进驻病房的人员,一定要做好防护,为自己也是为患者!沉着有序做事!手机中第一时间沟通反馈,解决问题!再次换班进驻病房,为了抢时间,让伙伴们互相节省体力,交接时大家一个手势或点个头,相互都明了。看着病房里增加的病人,大家一点都不敢懈怠。谢长好主任逐个询问病人的情况,分析病情,制订治疗方案。杨康医生采集痰标本,观察患者情况逐个治疗……雾气凝结成水滴,沿着他们的防护面罩下滴。而同时进行的还有一系列的护理工作,患者的心理疏导,病房的消毒隔离,生活垃圾,病人排泄物的及时处理,饮食生活的协助……都要严格要求执行。特别是床铺的终末处理及备用床的准备,是极其耗费体能的工作,朱金海医生做完病人的治疗后,主动要求协助我一起把病房里所有的备用床铺好。做完这项工作,我俩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我举起手指给了朱金海医生一个大大的赞!由于病人数量的增加,各种工作量也增加了许多,加上病人的餐食及生活必需品需要外送过来,为了阻断病毒的传播,一般都是送到楼下指定的区域,再由周慧赟外派去拿,下一班接班带到病房再送给病人。常常是病房的一个回来,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的衣服就已湿透。为了节省防护物资,进一次病房大家都要待上六七个小时,甚至八九个小时,为了延长防护服使用时间,在进入病区前,大家都不喝水,虽然身体上极度的不舒服,可是大家不但没有表现出来,还相互加油鼓劲,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细心地照顾每一位病人,鼓励疏导他们,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虽然厚重的防护服暂时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但是,每一位医护人员内心却是火热的,处理病人污染物一丝不苟地打着鹅颈结;抽血即使戴着防护手套,为了减少病人的疼痛,即使汗水淌满脸颊,流入眼里,刺痛着眼球,大家仍然让针头一次扎入血管,绝不扎第二次……大家的用心医治,护理,换来了病人的理解与配合,减少了许多无效沟通,病人的感谢声不绝于耳。</h3> <h3> 疫情紧急刻不容缓,疫情的传播速度让人始料不及,医护人员人手极度不够,特别是急危重症、呼吸、传染科。医院各科医务人员随时待命,而我们这个七人小组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院领导全局把控紧急调配,抽调来自不同病区人员组成的。虽然大家平时都在自己的病区工作,缺少磨合,可是大家却很快调节自己原来工作的步伐,争取和大家同一节奏。因为大家都不是这次疫情的专科人员,对这样的病例缺少实战经验,但是,大家认为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实际工作中主动摸索,遇到难题,大家商议,电话沟通谢长好主任和王丽老师解决问题。正是有了主任和老师的坐镇把控,无微不至的关心,时时的叮嘱提醒,伙伴们很快适应了各自的工作节奏,相互帮助,融为了一体,使得工作有条不紊地进展着。病区一线的工作紧张进行着,院里的领导、院长、主任、工会主席,他们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是大家与病毒斗争的动力。各位领导们全局指挥,坐镇后方保障,并且时时打来电话慰问,高莉主席还进入我们的微信群,给我们加油鼓劲。</h3> <h3> 一年的春天已经悄然来到,万物已经吐出了嫩芽,蔚蓝的天空偶然略过一抹惊鸿,疫情没有阻止春天的脚步,同时它也不能阻止人们战疫胜利的脚步!相信要不多久,一定还是: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应急二病区 张华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