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在“谈疫色变”的特殊时期,网络上屡屡看到赞美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作品,我却透过这些时而华丽、时而质朴的文字看到了另一群依旧奋斗在一线却没有出现在镜头前的人们—摄影师。 </p> <p> 在我的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的摄影师,他是甘肃省礼县人,国家高级摄影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青少年摄影报社编辑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摄影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水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天水市麦积区摄影家协会主席—乔理。他在坚守岗位协助基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村上管控执勤的同时,利用工作之便,响应中宣部,中国摄影家协会和省市要求,利用手中的相机,记录抗击疫情一线人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彩瞬间,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p><p> 打开他的微博,我们看到的是那些贫困山区、贫困乡村最真实的一面。尤其是在“新冠状肺炎”最严重的时期,武汉封城的消息一出,大家纷纷躲在家中自我防范。整座城市街道空无一人。而乔理却不顾亲人朋友的阻拦,毅然的拿起相机加入志愿者,进入基层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他说:“医护人员能够挺身而出,保护群众;志愿者可以冲到一线为社会做贡献。这一切更需要有人见证和记录。而我,就要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他们最美的样子。”</p> <p> 这就是中国军人品质。著名电影《战狼》中有一句台词“一日是军人,终身为军人”,乔理便是这样的军人。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酒泉导弹卫星发射基地转业军官。历任政治机关宣传干事,酒泉导弹卫星发射基地“场区新闻”编辑、记者,基地东风电视台新闻组组长,基地司令部军务装备处参谋等职。多年来,先后在军内、国内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发表新闻、文学作品5000多篇(幅)有多幅摄影作品在国内摄影大赛中入选并获奖。</p> <p> 每一位成熟的摄影师都要有自己的风格!这些风格都来自于个人的文化底蕴、人生观、审美观、以及人品、心境等。乔理作为一名民俗摄影师,记录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最基层的事,最底层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打开他的博客,仅抗击“新冠状肺炎”时期的作品《逆行者》(1-5)、《最美逆行者》、《巾帼不让须眉》等多个作品都展示了来麦积区元龙镇的各个小村落的真实感人故事。</p><p><br></p> <p> 卡帕曾经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的不够近。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就像拥有信仰一样。乔理说:“摄影就是我的梦想、我的信仰,我愿意为它投入时间,精力,金钱,只为让更多的人看到最真实的一面。记录下了我的生存足迹。这些照片并不完美,但每次翻看我能想起当时一闪而过的心情、那张饱含情感的脸,就足够了,足够我回味一生。”因此他几乎每天都会作为志愿者来到元龙镇和医护人员一起为百姓特量体温,为村庄消毒,与公安干警一起站在路口为来往车辆和人员服务,同时,用手中的照相机记录下最真实的画面。</p> <p> 在这个的特殊时期,乔理身先士卒带领老百姓团结一心,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更让我们感受到天水老百姓不畏惧,不退缩。正确面对“疫情”的生活态度。</p> <p> 乔理在多年艰辛的艺术创作与实践中,运用纯熟的镜头语言,记录了身边无数的感动瞬间----灵秀的山水风光以及独特的人文风俗和生活场景都在他的作品中被定格。这些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摄影作品,在岁月的长河中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真善美的窗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