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知识分享——客户身份识别中的持续识别与重新识别

美友73444833

<p><b>&nbsp;&nbsp;&nbsp;&nbsp;&nbsp;</b></p><p>&nbsp;&nbsp;&nbsp;&nbsp;&nbsp;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的基本原则是“了解你的客户”,既了解客户的身份信息和资金交易性质、资金来源、资金目的等。</p><p>&nbsp;&nbsp;&nbsp;&nbsp;&nbsp;单依靠初次建立业务关系时获取的客户信息难以对客户身份及洗钱风险进行准确的判断,还要在后期的业务往来中进行持续客户身份识别,在特定条件下对原来掌握的客户信息进行重新识别和修改。</p><p>一、持续客户身份识别</p><p>在持续客户身份识别方面,法律规定不同的客户宜采取不同的措施。</p><p>1.对于普通客户,在与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关注客户及其日常经营活动、金融交易情况,及时提示客户更新资料信息。</p><p>2.对于高风险客户或者高风险账户持有人,金融机构应当在三个层面采取措施:</p><p>一是加强风险识别,了解其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或者经营状况等信息;二是加强对其金融交易活动的监测分析;三是加强风险管理措施。</p><p>3.客户先前提交的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已过有效期的,客户没有在合理期限内更新且没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机构应中止为客户办理业务。</p><p>4.客户为外国政要的,金融机构应采取合理措施了解其资金来源和用途。以下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客户为外国政要,不包括本国政要;二是可以先开立账户,再采取措施了解资金来源和用途;三是采取合理措施,即办理正常业务所能想到的措施</p><p>二、重新识别</p><p>1.重新识别情形</p><p>当金融机构了解留存的客户信息与最新信息有出入时,必然影响对客户洗钱风险状况的判断和可疑交易的监测,此时金融机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主要情形如下:</p><p>1)客户要求变更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种类、身份证件号码、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p><p>2)客户行为或者交易情况出现异常的。</p><p>3)客户姓名或者名称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和司法机关依法要求金融机构协查或者关注的犯罪嫌疑人、洗钱和恐怖融资分子的姓名或者名称相同的。</p><p>4)客户有洗钱、恐怖融资活动嫌疑的。</p><p>5)金融机构获得的客户信息与先前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存在不一致或者相互矛盾的。</p><p>6)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存在疑点的。</p><p>7)金融机构认为应重新识别客户身份的其他情形。</p><p>2、重新识别方法和措施</p><p>金融机构除核对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外,可以采取以下的一种或者几种措施,识别或者重新识别客户身份:</p><p>1. 要求客户补充其他身份资料或者身份证明文件。</p><p>2. 回访客户。</p><p>3. 实地查访。</p><p>4. 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核实。</p><p>其他可依法采取的措施。</p><p>说明:以上内容节选自《洗钱风险管理导论》一书,苗文龙等编著</p><p>&nbsp;164号文中指出:在与非自然人客户业务关系存续期间,义务机构采取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或者重新识别客户身份的,应当同时开展受益所有人身份识别工作,确保受益所有人信息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p><p>&nbsp;</p>

客户

识别

身份

或者

金融机构

措施

信息

洗钱

重新

身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