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洺关镇牛晴——抗“疫”战场上的一名信息兵

临洺关镇

<h3>&nbsp; &nbsp;“请问您是否去过或路过武汉?具体时间是哪一天?您当时是自驾还是乘坐火车,具体是哪个车次?......”,“接到上级通知,请各村街将信息及时上报”,“收到,各村街数据已汇总完毕。”这是牛晴每天说的最多的话,她经常一边打着电话,一边快速记录人员信息,最后还要将各村街的各项信息迅速汇总并上报。她说,时间紧,任务重,为了群众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我们要尽快把数据全面清晰地铺开,为打赢疫情阻击战狠加一把劲。</h3><div>&nbsp; &nbsp; &nbsp; 牛晴是临洺关镇的一名基层干部,也是一名90后党员。听到镇党委吹响战斗的冲锋号后,她放弃假期,大年初二就投入到战斗中来。她是镇防疫小组办公室的一员,她的战场就在电脑前、手机旁。她说:“其他同事都冲在防控一线,我做为战场后方的‘信息兵’,快速、高效、准确地汇总整理各类人员信息,将流动和常驻人员的信息库迅速建立起来,使所有人员的行动轨迹变得可以追溯,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是我们‘信息兵’最为重要的工作”。临洺关镇是全区的重要大镇,全镇11万群众,32个村街,50多个小区,各项数据量非常庞大。牛晴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工作繁琐、强度高,大量的数据需要核实汇总,乘车信息推送数据、手机号码推送数据排查核对,各小区排查信息汇总,以及共计三轮的全面排查信息汇总等等。在排查汇总过程中,有一些信息不够完善、比对不上,不仅要和包村干部及时对接数据,还要结合已有各类数据比对人员信息、完善信息,保证所有数据必须全面、准确,不能有丝毫差错,逻辑不能有丝毫错乱。她经常忙的连水都顾不上喝,晚饭也经常顾不上吃,总想着把数据汇总上报后才安心。手腕疼了就甩甩,脖子疼了就转转头,她总说,能多录一个信息,我们就离胜利更近一步。<br>&nbsp; &nbsp; &nbsp; &nbsp;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加上熬夜,她开始低烧,浑身酸痛。在家养病时仍然时刻关注工作群里的消息,身体稍有好转她就立刻向领导申请并继续回到了工作岗位开始战斗。她说:“在家里实在不踏实,现在正是需要用人的时候,我得赶紧回去。”<br>&nbsp; &nbsp; &nbsp; 现在她被抽调到区全面排查组,作为镇里和区里信息互通的桥梁,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更加严谨认真,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目前全省使用了科学的数据管理平台,此时的她正忙着将信息快速准确地录入平台并进行实时维护,为疫情防控争取时间并提供科学指引,为确保打赢防疫阻击战提供保障。她相信,有了准确的数据支撑,建立起各类人员动态信息和可溯的轨迹信息,疫情阴霾下的天空定能早日放晴!<br></div><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