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昕---哈军工及周边地理与老建筑史话

大江东启

介绍哈军工的资料不少,但大都介绍陈赓创建哈军工的办学历史及五个教学大楼。本篇试图从哈军工及周边地理与老建筑的变迁角度来回忆哈军工,释放哈军工情怀。<div>上图是哈军工大操场,正面是31号楼,右侧是41号楼。</div>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者、首任院长陈赓大将。 1952年5月初,后来担任哈军工教育长的徐立行率人到哈尔滨为军工选址。他们考察了市区沙漫屯、柞树林等七、八个点。最后徐立行等看中文庙街,因为文庙街是哈市制高点,周边有文庙、极乐寺等建筑,人文环境好;距离火车站、飞机场(老)、松花江边交通方便;向东向南有一片空旷、荒凉坟地,人烟稀少,大有建设、发展空间。<div>军工大院在大直街、一曼街及宣化街的交汇处,大体分为三大块,分于南通大街两侧,范围西至极乐寺、苏联红军烈士陵园(文化公园),东至文庙街东端、橡胶厂,北至太平桥,南边至马家沟河南大马路。主院区分列于文庙街南北两侧。此外在南岗、道里、道外等地还有20多处房产。</div> 除极乐寺、文庙以外,这里原来是一大片墓地。<div>清朝末年与民国初期,由于战乱和生活贫病,哈尔滨死亡人口日益增多,零散埋葬者越聚越多,距离居民地区也越来越近。<br>当时政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决定准许 4个人或团队建立墓地。自光绪二年(1876 年)到伪康德二年(1936 年)的流逝年间哈尔滨共建立私人、团体和公立大小墓地共计 30 处,占地面积二千七百五十七万五千四百八十平方米。</div> 由捷克、南斯拉夫、匈牙利、波兰等七国侨民联合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建立“七国”墓地(今南岗区南通街省冰上运动中心),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俄国驻哈的权威者又新选定了南岗东大直街(当时称“新市街”)东端(今文化公园)建立了“俄侨”新墓地(均称“毛子坟”后称“苏联”墓地)。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建立了“犹太”墓地(今南岗区省冰上运动中心)。民国六年(1917年是年),建立了“朝鲜”墓地(今南岗区文化公园北墙内)。<br> 民国十年(1921年),建立了三处墓地,由基督教会建立的“<br>基督教”墓地(今南岗区文庙街东端路南哈尔滨工程大学);<br>还有两湖墓地(系湖南和湖北两省籍);再有“京直墓地(系北京、河北省籍,后改称“直隶”墓地);民国十三年(1924 年)极乐寺主持在其东部隔道建立了“极乐寺”墓地(今南岗区东大直街东端普照寺西墙外)。到伪康德三年(1936 年)相继建立的墓地还有“俄侨贫民墓地(今南岗区文庙街西端路马家沟河以北一带);“贫民”墓地(原太平区西南角马家沟以北);“红十字会”墓地(今南岗区南通大街路东,原太平区延平路以南);“大有坊”墓地(原太平区先锋路中部路北)等等。在“七国”墓地隔道南通街道东(今哈尔滨工程大学)即为“天主教”“基督教”“俄侨贫民”“红十字会”墓地(俗称“新贫民”墓地)。<br> 在这片坟地上陆陆续续新建了一些著名建筑。<br>首先,圣母安息教堂建于1908年9月,又译为圣母升天教堂或乌斯平卡娅教堂,由中东铁路管理局出资和教徒捐款修建,坐落在东大直街东头尽端,在“俄侨”墓地的大门内六、七十米处,是为死者举行祭奠活动的宗教场所。当年“圣·尼古拉”大教堂(即喇嘛台)每天定时撞钟的响声动听悦耳,此时,“俄侨”墓地的“圣母安息”的教堂钟声也按时遥遥相对的响了起来,有许多中外居民每天习惯的按时出来聆听钟声。 <div>该教堂砖木结构。平面为正方形,正面向外凸出,两侧有柱墩支撑着人字型坡顶。坡顶立面是一副模糊的油画。礼拜堂里南北两面高开子母窗,小窗成连续拱形。屋顶为两层鼓座,其上面的洋葱头式穹顶及十字架被拆毁掉了。<br></div> 教堂西侧的钟楼建于1930年,乌克兰建筑风格。 入口处拱门之上有两层,第三层过去有洋葱头式穹顶,上面是东正教的十字架。目前是一个小五角星。钟楼上挂着“文化公园”字样。钟楼两侧是一层的辅助建筑,形成一个L形。建筑是砖木结构,对称布局。建筑是砖木结构,对称布局,造型自下而上逐渐缩小,有直上天堂的感觉。米黄色墙面、精致的装饰、比例适当,烘托出的神秘的气氛。 文化公园始建于1958年, 圣母安息教堂旧址成为文化公园的附属设施,钟楼已经成为文化公园的大门了。教堂附近曾经是俄侨墓地,称为“新墓地”,是当时哈尔滨及中东铁路附属地区内最大的东正教墓地,早已陆续迁走。 哈军工紧邻文化公园,节假日带着亲友来参观游览,带孩子们来游乐,早晨,老同志来走步、练拳、聊天,带给大家许多难忘的记忆和欢乐。1993年7月,该园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游乐项目,园名也更名为“哈尔滨游乐园”,2013年11月再改回哈尔滨文化公园。不过,近几年文化公园商业味儿变浓了,文化味儿变淡了。 极乐寺正门。<div>哈尔滨极乐寺位于今南岗区东大直街9号,1921年6月17日动工建设,1924年9月28日建成,是东北三省的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寺庙的建设,由滨江慈善会出面,邀请北方名僧天台正宗第四十四代弟子倓虚法师创办;笃信佛教的居士、中东铁路稽查局局长陈飞青首倡;中东铁路护路总司令兼东省特别区长官朱庆澜出面发起筹建;北洋军阀执政段祺瑞的秘书马冀平请求铁路局拨款资助修庙;因讲的第一坛经是“阿弥陀经”,故取名“极乐寺”。<br></div> 上图为极乐寺正门背面。<div>应朱庆澜与倓虚法师共同邀请,门上“极乐寺”匾额由清光绪朝状元、清末立宪派代表人物、工业资本家南通人张謇题写,匾额左下角有南通张謇字样落款。极乐寺面向南通大街,我曾经查阅过不少资料,看看南通大街名字的由来是否与张謇有关,但始终没有找到明确答案。</div> 说到哈军工初创时期的房产,必须要提到哈尔滨医科大学。1952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完成移交哈军工校舍共4.7万平方米,使新来乍到的哈军工有了初始立足之地。哈医大领导顾全大局,不到两个月就提前搬迁完毕。为使哈医大附属医院不中断门诊,陈赓院长主动把已归哈军工使用的鲁迅艺术学院及摩托学校的房子交给哈医大门诊部使用。哈医大后来在沙曼屯新建校舍,其主要建筑也采用了大屋顶民族风格,不知是否受了哈军工建筑风格的影响。<br>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致知楼分前楼和后楼(上图中第一、二张图片是前楼,第三张为后楼),是在哈医大首任校长、我国着名检验、防疫事业先驱伍连德博士的主持下,于1925年建成。1938年哈医大在致知楼成立全国首个生物免疫研究室,对生物免疫展开初步研究。<div>从第二张图可以看到,在致知楼前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平房建筑,军工时期,左边的是收发室,右边的是书店。这二个房子现在还存在。<br><div>1948年,随着东三省的解放,中央对东北解放区的各项事业投入建设。由于生活、饮食、战乱等因素,肝病在东北大地快速弥漫,为了控制疾病发展,致知楼为广大的东北百姓提供医疗支持,中央军委特令第四野战军成立专门性肝病医院,定名为黑龙江省军工医院。<br>  如今,致知前楼是黑龙江省军区医院门诊部,致知后楼西部是医院肝病治疗中心。</div></div> 哈医大学校也经历了多次曲折的变迁。 哈医大首任校长伍连德决定以东三省防疫处所属滨江医院的医务人员和技术设备为基础,于1926年9月创办了滨江医学专门学校(哈医大前身,旧址位于今哈尔滨市道外区保障街140号,现建有伍连德纪念馆。)。1928年,东省特别区教育厅接管滨江医专,改称“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校址也从道外迁至南岗车站街华俄道胜银行(现红军街省政府参事室址)。1929年春,学校又迁至道里地段街北头的特区市立医院(现市儿童医院院内斯大林社区卫生中心)。1936年8月学校迁至南岗区东大直街精神病院(现哈医大门诊部大楼址)。1938年1月1日,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升格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开始招收日本学生,并将原俄侨办的第一、第二齿科学校合并成立齿科医学院归入哈医大。 1946年4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哈尔滨,并派员接管哈医大。<div>1948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一分校和二分校一起与民国、日伪满时期延续下来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文庙成为其校舍。</div> 1949年4月16日,新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在文庙大成殿举行开学典礼。<div>哈医大与哈军工非常有缘分,都有军队血缘,都在文庙办学,都把大成殿作为自己的图书馆,还把自己的校舍让给哈军工。哈军工建成后,不少年轻男教师与哈医大的女大夫谈恋爱,结成伉俪,传为佳话。</div> 1951年春哈医大二期学员同班同学在致知楼前合影。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1951年哈医大在军调生和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了400名新生并入伍参军,为军队各医院和医学研究所代培医生和科研人员。 他们1956年毕业。这是部分女学员合影。看她们自豪自信,飒爽戎装,好像随时准备出发,奔赴前线。与哈军工的女学员有得一比。 哈医大移交给军工的校舍除文庙外还有致知前楼(哈军工编号2号楼)、致知后楼(3号楼)、工字楼(4号楼,军人服务社)、王字楼(5号楼)、马蹄楼(6号楼),还有一个传染病医院和一个麻风病医院。。还可能包括军工院长办公楼(9号楼)、印刷厂(10号楼)以及二排小平房。 哈尔滨文庙始建于1926年,落成于1929年,是张学良出面在中外商贾和政府中募捐银币73万余元而建,院落面积23000平方米(居全国孔庙的第三位),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是整个东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 这是 文庙大成殿。<div>1949年春,中国医大一分校和二分校合并组建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文庙成为其校舍。1952年文庙又移交给哈军工使用。这里曾被作为苏联专家组的教学研究和住地,1960年后又成为哈军工的图书馆和阅览室,一直到1970年哈军工被拆分南迁。1985年1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于文庙创办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1988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div> 1966年哈军工研究生班全体学员与教务部科研处领导于大成殿合影留念。个个朝气蓬勃,意气风发。 50年后我们又来到这里,已经是老头老太太了,不过精神还不减当年。 1952年3月26日,毛主席批准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7月11日,中央任命陈赓为军事工程学院院长。<div>1952年12月18日哈军工营房建筑委员会成立。</div><div>1953年4月25日建设破土动工,举行工程开工典礼,陈赓院长铲了第一锹土。首先建的是八一楼。<br>1953年9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1958年3月26日,学院举行第一期学员毕业典礼。<br></div> 大和旅馆是哈军工历史的重要见证者,现在改名为龙门大厦贵宾楼。最初是中东铁路宾馆,于1901年6月27日开工,1903年2月建成。使用面积3700多平方米,设有客房53间。1936年6月对该楼进行了历史上第二次大修改建,1937年2月1日完工,改名“哈尔滨大和旅馆”。1946年7月,东北铁路总局成立并在此办公,1950年5月1日,中苏合办的中国长春铁路管理局在哈尔滨开始工作。中长铁路理事会、监事会的苏方主要管理专家都住在这幢楼内。 1952年9月15日中长铁路移交中方管理。经周总理批示,该建筑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1953年,哈军工苏联专家顾问团的第一批成员入住该楼。1957年首席顾问奥列霍夫中将因工作劳累过度在此不幸去世。1960年苏联专家撤离哈军工,这里成为哈军工招待所。1966年哈军工退出军队序列,1968年哈尔滨铁路局将此楼收回。大和旅馆见证了哈军工从创建到解体的全过程,伴随着哈军工风风雨雨十七年,给哈军工人带来欢乐和永恒的记忆! 除了大和旅馆,主院区以外还有许多建筑为哈军工所用。例如红军街33号,建筑年代及特点不详,据说也是中东铁路高级员工住宅,现为哈尔滨市少年宫使用。哈军工为苏联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准备的住宅,奥列霍夫推辞,没有要。当时应该也算 哈军工房产。军工筹建初期,许多老教授住在道里斜纹二道街(今经纬二道街)。唐铎住在和平邨,吉林街182号也为陈赓准备了住宅,刘居英住在北京街等等。 <div>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哈军工成立了院建筑委员会,由李懋之副教育长任主任,营房处长张复明兼办公室主任,高步昆教授和殷之书任技术室正、副主任。学院的房屋设计任务由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后改为设计公司)承担,总工程师李光耀负责设计工作。<br></div> 殷之书起草画出了一张《军事工程学院建筑总平面图》,经过研究,陈院长指示:“这四十五万平方米要争取早日完成。为保证教学,可分三期施工。第一期明年开工,建十万平方米,五个系的教学大楼和学员宿舍、食堂;学员宿舍和食堂必须在明年八月前完工,保证九月初开学,第二期后年开始,除继续建教学大楼外,争取再建十五万平方米,包括实习工厂、教师和干部宿舍、苏联顾问宿舍和物质保障部大楼等。第三期大后年起,建设院办公楼、院领导宿舍和一些辅助建筑物等。各期任务可以重叠交叉,也可略加调整,原则是急需的先建。”<br> 军事工程学院营房坐落布置图 哈军工五个教学大楼大屋顶的设计,有人传为是梁思成设计的,实际上是由陈赓院长、奥列霍夫总顾问及李懋之副院长,提出了民族风格等原则要求,由院建筑委员会技术室高步昆、殷之书设计详细要求,由哈尔滨建筑设计院李光耀等具体设计。特别是殷之书手下的一个技术员陈星浩提出建议,把五个教学大楼四个垂脊上的蹲兽,改成各系的装备:空军系改成一列飞机,炮兵系改成一列大炮,海军系改兵舰,装甲兵系用坦克,工兵系也考虑一种装备。他又提出大楼正脊上的龙头换成虎身,虎首回眸仰视,虎尾弯弯上翘,即啸天虎,他画出了草图,大家都很满意,接受了他的建议。 其实是设计人员学习借鉴了古建筑的风格以及梁思成的学术实践成果,结合自己的灵感,形成了哈军工建筑的特色风格。上面是文庙屋顶上的脊兽和龙头,是不是觉得有几分相似? 哈军工正门,即军工一道门。是军工主区的入口,也是单位的标志,多少人向往进去的地方。现在门上 八一和红星已被摘下,主体还在。 九十年代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校牌也挂在大门口。 为与外单位联系方便,在一道门外西侧院(即灰楼区)的大门里,安排了一幢六千六百平方米的物质保障部大楼,后称为八一楼,是军工大院新建的第一个楼。这里曾经是学院机关办公的地方,也作过校医院门诊大楼。现在归中国电子科技研究院49所所用。 <div>军工一道门往里看,左边是87号楼,右边可见老红楼、55号楼,远处还可以望得见11号楼和21号楼,以及左边远处的水塔和41号楼。文庙街由西向东经一道门穿过院区,由与文庙街交叉点向左延伸的是南通大街。<br></div><div>如果仔细看,可以发现当年一道门顶上安放的不是八一军徽,而好像是毛主席像。<br></div> 87号楼除用作家属宿舍外,军工的邮局、银行等也在这里。还作过招待所,1964年8月,我到军工报到的头二天就住在这个招待所。楼后边上有一个小房子,70年代初前后是换煤气罐的地方,大家在这里排长队等待换罐,当时负责换罐的工作人员小姚,是个年轻的女同志,有人背后称她为煤气王后。 1957年87号楼刚刚建成,从图上看,那时一道门正门还没有建好,大门口转盘道未见公交车辆和普通行人,有一些工程施工车辆,还是一个大工地,对外称为103工程,哈尔滨人常常用103代号来称呼哈军工。<br> 这是一O三工程开工奠基大会现场。 当年陈赓大将 带领官兵建设哈军工时候修校舍挖地基老照片 军工大院大体上划分为三个区,即主区、灰楼区和黄楼区。灰和黄是以楼体外墙颜色区分。灰楼区由81号楼领衔,编号81--86号楼,与87号楼斜对面相望,黄楼区在87号楼隔南通大街马路对面,编号88--98号楼。黄楼区只是一种习惯叫法,其实92、93号楼等外墙体也有是灰颜色的。二个楼区都是普通教师和干部的宿舍。我家从1970年起在97号楼住了十年。黄楼区现在已经重建为学校新型高层住宅区--文化家园。<div>从上图可以看到,文化家园与极乐寺、塔院、普照寺相邻。与主院区一路之隔。</div> 这是黄楼区布局,左侧是88号楼,右上角是98号楼。 黄楼区拆建后盖建了文化家园住宅区。 1953年9月1日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 有人传说哈军工开学典礼是在体育馆前面大操场举行的,其实这是一个误传。实际举行的地点是在87号楼以东至二道门的一片空地上,原来可能是个煤堆场,当年也用作操场,我在基础课部出早操时就在这里集合、操练。大家习惯称这里为煤场。<div>煤场的东北角是军人服务社,一楼是副食百货,还有理发店、粮油店和修理铺等,二楼是澡堂和办公室。</div> 70年代末,哈船院在这里盖起了四栋家属宿舍楼,即新1、2、3、4栋。我家在新3栋住了7年。 <div>老红楼区。</div>一进一道门,右边就是老红楼区,在87号楼对面,文庙街南侧,1956年建成。六栋红砖三层楼的楼房围城成一圈,分别是61-66号楼,中间有花池花园及运动场地。苏联专家曾经住过这里,他们撤走后,校内许多著名教授住在这里。 这是老红楼区。1、63号楼。2、楼院中间的花池。3、老红楼正在拆除。4、老红楼区门岗。照片中站岗的是学院政治部主任沙克,在节假日代替警卫战士站岗。5、苏联专家在老红楼。 在老红楼区的南面后来又盖了一片楼群,也都是红砖楼房,故被称为新红楼区。现在新老红楼都被拆除了,原地建起了一片高层住宅小区--盟科观邸。 老红楼的东边,是55号楼,四层楼建筑,外墙黄色,呈L形,供单身教职工住,基础课部的单身教师就住在这里,一楼是食堂,我们研究生班学员就在此就餐。60年代末、文革后期刘居英院长一家曾经在55号楼住过一段时间。<div>在55号楼和老红楼之间有一条马路通往育红小学和124中,小学生、中学生都要经过这条马路上学。<br><div>现在55号楼已被拆掉另建成商品房了。上图是55号楼原址上的新商品楼房。</div></div> 55号楼与王字楼由二道门隔开。据说王字楼原是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所在地,后为哈医大校舍,移交给军工后,作为军工教务部机关办公地,也包括机械、金工金相、数学外语等基础课教研室。马蹄楼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楼,呈马蹄形,中间围住一个沙果园。马蹄楼紧靠哈军工二道门,东接王字楼,二楼有一过桥与王字楼相联,北面、西面靠近 55 号楼(55 号楼为 L 形),楼内走廊很宽,只有一面有房间,房间都比较大。<div>1964 年 9 月,军工成立研究生班,集中管理全校研究生,我们一共 12 人便住进了马蹄楼一楼南侧。当时楼内还住有数理班(本科)的学生,教务部的教材科等部分科室也在此办公。物理和化学教研室在致知楼。军工搬迁后,王字楼和致知楼都移交给黑龙江省军区,致知楼用作黑龙江省军区医院。</div> 王字楼 工字楼 <div>上图研究生班同学摄于1965年冬,地点:王字楼和马蹄楼之间的篮球场。右上角即是马蹄楼,还可以看得出连到二道门的木板障。</div>1970 年6月一场意外大火,将马蹄楼烧毁,只剩残垣断壁。当时,我正好在军工院里,站在 55 号楼前,望着凶猛大火,回想在马蹄楼生活的点点滴滴,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br>黑龙江省军区接管军工大院房产后,把王字楼、马蹄楼及 55 号楼等全部拆掉,盖起新楼。原来的那些建筑都已经全无踪影了。好在,在哈军工纪念馆里有一个哈军工校区沙盘,那里还能看到马蹄楼及其周边建筑的模型,可聊解念想。 <br>2011 年初,我曾经在一条微博里写道:今天路过王字楼、马蹄楼,传来阵阵队列歌声,顿时想起以前自己和同学一起在这里学习、唱歌行进,光膀子打篮球的情景。40 多年过去了,马蹄楼被大火烧了,王字楼被拆了,物非人老。<br>80年代拆除了呼吸楼和工字楼,2006年又拆除了王字楼及55号楼,现在只剩下致知楼了。致知楼可能是军工大院里最老的建筑了,他比文庙还要年长四岁,建成于1925年。 军工小北门其实作用不小,进出的人也不少,住黄楼区的人上下班必须要经过这里。现在更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主要出入口通道。 进小北门,右侧便是小平房(前后二排)及哈军工水塔。<br>哈医大留给军工的两排小平房,每排六户,每户有3间小屋,在军工大院里算是很不起眼的小建筑,但在哈军工的历史上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1952年,在哈军工筹建初期,陈赓院长、徐立行、李懋之和张衍等学院领导都住在这里,规划讨论、运筹部署学校的建设。他们搬走后几个老教授和领导干部搬住在这里。<br><div>陈赓院长曾经亲自爬上50多米高的水塔察看军工的地形。</div> <br>小平房靠近小北门,经过这里可到军人服务社,或去王字楼上班。 后来,黑龙江省军区为了兴建港城饭店,就把小平房给拆了。  哈军工体育馆始建于1954年11月,956年11月24日落成,总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包括练习馆、竞赛馆、游泳馆等。在当时全校师生8000余人,它完全满足学校的体育教学、军事训练、师生的体育业余活动,其规模和设施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div>哈军工体育馆承载着哈军工、哈船院、哈工程几代人的辉煌。几百位将军、几万名共和国科技精英在这里锻炼本领,强健体魄,留下了欢乐的汗水和青春美好的回忆。<br></div> 由于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哈尔滨工程大学于2016年6月初开始拆除哈军工老体育馆,并于2019年新体育馆建成。<div>新体育馆修建于原址,总建筑面积约32000平方米。其设计风格采用“修旧如旧”的原则,新体育馆保留老体育馆外形特征,外立面设计与我校哈军工时期建筑风格保持一致。新体育馆落成后,与31号楼遥相呼应,与41号楼、31号楼、51号楼形成一个以军工操场为中心辐射出去外围区域。<br></div> <div>哈军工一号楼,是学校机关办公楼,领导权的象征。大楼面向文庙街,背后连着军工俱乐部,与面向大操场的体育馆构成一个有机建筑群体。文革中造反派夺权就是争夺一号楼的占领权。现为黑龙江省军区办公大楼。</div> <p>左起51、31、41号楼合围军工大操场。五个教学大楼中,空军工程系的11号楼最大,炮兵工程系的21号楼最高,海军工程系的31号楼最长。当时有一个说法:11号楼大、21号楼高、31号楼长、41、51号楼对面笑(小)。教学楼大小的设计是按照各系计划招生的学员数来确定的。我猜想,各系招生人数的确定,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受朝鲜战场作战情况的影响。当时战场上空军与炮兵威力大作用大,受到各方更多的重视,所以哈军工空军、炮兵的招生数量要多,而当时海军还没有受到像现在这样重视。</p> 哈军工的五座教学大楼不单是军工大院的标志性建筑,还是大院的镇院之宝,更是军工大院的灵魂。可以说,只要有这五个大楼在,就有军工大院就还在;没有了这五座大楼,军工大院也就不复存在了。 相对于老红楼,院内还有三排二层红砖小楼,被称为小红楼,住的是哈军工校级领导,故也称为将军楼。一排两家,各带有独立小院,可种花草、蔬菜果树。 现在小红楼还在,不过住家换了很多,有的人去楼空,门空关着,不如过去辉煌,呈现衰败景象。 哈军工子弟校是哈军工的一部分,与哈军工有着同样光荣而曲折的历史。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子弟校育才小学从河南巩县搬到重庆歌乐山下,2月,二野在原先南线妇女总校的基础上创办了女子大学。女大下属一、三、四、五4个分校(二野机关及直属单位和3、4、5兵团各组成一个分校),每个分校附设一所子弟学校,都称育才小学。军工子弟小学的前身就是二野女大一分校育才小学。<br>以后西南军大改名为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小学也由当时干部部副部长杨川提议改名为建军小学。 1952年为筹建哈军工,二高步校移师千里搬迁哈尔滨,其子弟校也随之长途跋涉迁到哈尔滨,成为哈军工子弟校,仍名为建军小学,1961——1964年更名为文庙小学,1965年归属地方教育局,改名为育红小学至今。哈尔滨船舶学院的人多称之我育红小学,而老军工的很多人习惯称之为建军小学。<br>刚搬到到哈尔滨后,学生先在道里兆麟小学借读,老师每天陪学生上学,放学后管理学生生活。直到1953年春天,学校搬到了中山路工人文化宫对门和平邨(俗称107),学生仍是全部住校,生活上实行供给制。当时学校老师大部分是军人。 <div>1954年,在军工院内盖起了建军小学一栋新校舍,当时编号为80号楼。后来,随学校发展,在此楼的旁边又盖了一栋楼,不过“文革”中将这幢楼从育红小学分出,办起了哈尔滨市124中学,从此,一所小学的校舍变成了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的校舍。<br></div>上图摄于1958年。建军小学已经建成(图中间),右边是75号楼,左边是军工技术部仓库。 现在的育红小学。 哈军工和哈船院的子弟很多是幼儿园、建军小学-育红小学至124中都是同学,在一起学习,朝夕相处、相亲相爱,他们的父辈是同事,在一起工作,所以彼此结成了深厚纯真的友谊。毕业40年、50年后再相聚,那是什么样的心情和感受啊! 哈军工校园内外还有很多建筑与房产,例如马家沟南岸职工村一带,三棵树四海厂家属宿舍区,中山路的校医院住院部,五系导弹库,一系飞机库等等,由于资料缺乏和篇幅有限不能在本篇中一一描述。<div><br></div><div>谢谢欣赏。本篇所用的资料大部分来自网上,特此向原作者表示衷心感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