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浪漫之旅(十三)圣索菲亚大教堂,地下水宫。

悠闲者

<h3>  2020年1月16日。 来到伊斯坦布尔,一定要去圣索菲亚大教堂⛪️ 看看, 因为这座教堂承载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说它是这座城市的历史也不夸张,皇帝加冕仪式、权臣王位的争夺、宗教的洗礼仪式、胜利者对珍宝无情的掠夺、毁灭圣像的演说、天主东正真正的决裂等等,圣索菲亚见证了帝国荣耀与衰败经历的每一件大事。<br></h3> <h3>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修建,并把它作为重建罗马帝国辉煌的一个部分。直到征服者穆罕默德占领这里,被改建成一座有四座宣礼塔的清真寺。 它是东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整个土耳其的发展史。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由教堂改为清真寺的建筑。<br></h3> <h3>  在土耳其这样的伊斯兰教国家中,有这样一座宏伟壮观、融合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特征的大教堂⛪️ ,实在是一个特别的存在。<br></h3> <h3>  位于教堂入口处皇帝门上方有一幅精美的马赛克镶嵌画,耶稣端坐在中央宝座之上,左手拿福音书,书中用希腊文写道:“赐予你和平,我是世界之光。”在耶稣的两侧,分别是天使和圣母的画像,匍匐在耶稣脚下的正是拜占庭帝国皇帝利奥六世。<br></h3> <h3>  有着近一千五百年历史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从原先的教堂改建为清真寺,再变成如今基督徒和穆罕默德信徒共有的一个宗教博物馆,堪称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建筑传奇。<br></h3> <h3> 圣索非亚大教堂的特别之处在于平面采用了希腊式十字架的造型,在空间上,则创造了巨型的圆顶,而且在室内中间没有用到柱子来支撑,君士坦丁大帝请来的数学工程师们发明出以拱门、扶壁、小圆顶等设计来支撑和分担穹隆重量的建筑方式,以便在窗间壁上安置又高又圆的圆顶,让人仰望天界的美好与神圣。<br></h3> <h3>  1935年,第一任土耳其总统及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将圣索菲亚大教堂变为博物馆。地毯被移走,覆盖在镶嵌画上的石膏由专家煞费苦心地擦去,地面饰品得以展示。成为博物馆之后的圣索菲亚教堂被改名为阿亚索菲拉博物馆,实际上该博物馆的展品主要就是建筑物自身以及其中的镶嵌画艺术品。</h3> <h3>  走进教堂,带给你视觉冲击和内心震撼:顶穹上方的圣母圣子像,正以和煦的眼光俯视着芸芸众生,教堂的顶部排列一圈拱顶窗户,透进来的自然光线给幽暗的教堂形成了玄幻的宗教气场,恰到好处地镌刻的《古兰经》名句:“安拉是天地之光”。古老壁画上模糊的圣像以及伊斯兰风情石柱上精美的雕刻无时无刻都在无声地倾诉着这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硝烟。而今,两者奇妙般地浑然一体,昭示后世这一宗教圣地历经地震、更迭、易主、饱经沧桑的历史。 <br></h3> <h3> 据说这些巨大的圆盘上分别刻着伊斯兰教的神明阿拉、先知穆罕默德、四大教首(阿布、欧麦尔、奥斯曼、阿里)及穆罕默德两位孙儿(哈桑、侯赛因)的名字。</h3><h3> 他们均出自伊斯兰书法大家之手,代表着阿拉伯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br></h3> <h3> </h3><h3><br></h3> <h3>  尽管大厅四周有许多带彩色玻璃的拱型窗户,但由于大厅极其宏伟,自然采光的亮度与大厅面积不成比例,因此显得大厅阴暗,加之上千年浓郁的宗教氛围,让人有种莫明的压抑和神秘感。<br></h3> <h3>  《与圣母在一起的查士丁尼和君士坦丁》——创作于10世纪,画面中君士坦丁(右)正在向手托幼年耶稣的圣母&nbsp;玛利亚&nbsp;奉上&nbsp;伊斯坦布尔&nbsp;,而查士丁尼一世(左)则献上圣&nbsp;索非亚&nbsp;大教堂。现代马赛克壁画的流行便源于圣索菲亚大教堂。<br></h3> <h3>  由整块古希腊时期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净洁瓮<br></h3> <h3>讲经台前方有一块以彩色大理石装饰的地面,被称为世界的肚脐,也就是世界中心的意思,据说历任苏丹就是在这个地方被加冕的。<br></h3> <h3>  圣索菲亚大教堂改建为清真寺,一是增加了米哈拉布(凹壁),两根巨大的蜡烛放在米哈拉布的两侧,朝向麦加克尔白方向。<br></h3> <h3>二是修建了敏拜尔(讲坛),专供神职人员讲经使用。</h3> <h3>三是修建了为宣礼员使用的凉廊。</h3> <h3> 索菲亚大教堂在一楼的侧廊和二楼的回廊中一共使用了107根石柱,这些石柱的柱头大多采用了精美的科林斯式<br></h3> <h3>  在教堂内一侧,有一条狭窄、蜿蜒的斜坡通道&nbsp;。我们沿着这条用碎石铺就通道而上,来到了教堂的两楼,长廊环绕教堂的三面。 在二楼长廊,看到了整个教堂的全貌。拜占庭时期的建筑几乎没有浮雕的装饰,大多采用马赛克拼贴来,讲述圣经故事和纪念伟大的宗教人物。1500年的风雨与传承,1500年的破坏和重建,在这座宗教建筑上留下了太多的故事及痕迹!<br></h3> <h3>  从圣索菲亚教堂里面的窗户里,刚好可以看到遥相呼应的蓝色清真寺<br></h3> <h3> 《祈祷图》是东正教圣像画代表作之一,这是一幅残缺的镶嵌画,耶稣在中间,两旁是圣母玛利亚和施洗者约翰。这幅画下半部分损坏严重,施洗者约翰只有半个身子,圣母玛利亚只有头部。因人物面目柔和、神情和善及其格调而被广认为圣索菲亚大教堂最精良的马赛克镶嵌画。画上的圣母玛利亚及圣约翰祈求基督能在最后的审判怜悯人类。大概是因为马赛克邻近窗户,受到雨水冲刷,马赛克下半部已严重败坏。这幅画被视为拜占庭图画艺术复兴的起始。</h3> <h3>  教堂二楼有大量拜占庭时期遗留下来的精美绝伦的马赛克镶嵌画,这幅《基督与佐薇女皇夫妇》,右边带皇冠的就是女皇,她一生结过三次婚,据说这幅&nbsp;马赛&nbsp;克镶嵌画中的丈夫头像也换过三次。 </h3><h3><br></h3> <h3>  《约翰二世.科穆宁夫妇与圣母子》画中的圣母被认为是最好的圣母神像。皇帝夫妇缀满宝石的衣服清晰可见,精美异常。</h3><h3> 这幅画为圣母玛利亚抱着年幼的耶稣位于正中,左边是皇帝“善良的约翰”,右边是皇后艾丽妮。马赛克上的圣母玛利亚如同其他拜占庭艺一样身穿深蓝色长袍,她把儿时的耶稣抱在膝上,耶稣以右手祝颂的同时左手执卷轴。约翰二世站在圣母右侧,身穿镶有贵石的服装,他呈上钱包,表示皇室对教堂的奉献。皇后艾丽妮站在圣母左侧,她身穿礼服呈上卷宗。邻近的一条壁柱描绘着他们的长子亚历克修斯科穆宁,他忧伤的脸容反映他在1122年死于结核。科穆宁马赛克上的人物面容更为逼真,不再使用理想化表述。马赛克上的艾丽妮皇后有着一头编成辫子的金发,显示她的匈牙利血统,而约翰二世面目威严。 </h3><h3><br></h3> <h3>  在圣索菲亚教堂里面设计了一个哭泣柱,传说只要人们把自己的大拇指伸进这个哭泣柱的洞里面。其余的手指转一圈,便能得到耶稣的祝福,得到平安健康。我们也来转一转,祈求平安健康。<br></h3> <h3>  如果,建筑物会说话,那么最会讲故事的建筑就是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h3> <h3>教堂⛪️外面摆放的石雕、石柱等文物</h3> <h3>圣索菲亚教堂外面执勤警车</h3> <h3>参观完圣索菲亚教堂 ,我们来到地下水宫。它位于圣索菲亚大教堂旁,曾是拜占庭时期到奥斯曼帝国时期皇宫的地下蓄水池。如今,这里堪称伊斯坦布尔最浪漫、最神秘的景点之一。地下水宫的储水量达10万吨之巨,直到现在还在被伊斯坦布尔人使用,据说如果水宫全部蓄满水,可供当时全城人喝上一个月。因为其独特的神秘气息,好莱坞电影《007大破天幕危机》和成龙的《特务迷城》都曾在这里取景。<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