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石门女干部巾帼不让须眉

永明

<h3>连日以来,随着全县上下疫情防控狙击战的全面打响,石门镇女干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br></h3> <h3>"蛋蛋娃,妈妈下村子不回来了,你自己在家要听话”. “掌柜的,村上安排值班,我走呀,你把家里照看好”.“爸,我给你把饭做好了,你起来自己热着吃,我去户上给那些打工回来的人测体温”..........这些是石门镇基层女干部们2020年春节期间说的最多的话,话语间有多少愧疚与不舍,脚步就有多么坚定与铿锵有力。她们也是孩子的母亲,丈夫的妻子,年迈双亲的女儿,在疫情防控这道命令面前,她们义无反顾的承担起责任,没有性别差异,没有特殊待遇,只有坚定的步伐和无私的奉献。</h3> <h3>镇党委书记何云兰,作为党委班子的“大当家”,她遇事沉着冷静,反应迅速;精密部署,多方协调,在危难时刻充分展示了党委政府的主心骨力量,关键时刻把牢了方向盘,立起了风向标,除夕万家团圆之时,她没有和家人团聚,坚守工作岗位,多日的劳累她声音嘶哑,眼睛布满了红血丝,但是仍然和同志们防守在一线,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br></h3> <h3>副镇长吴琼,年轻有为,敢于担当,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用她的辛苦指数来换取群众的健康指数,连日来坚持自己下一线,工作创一流~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带头作用。</h3> <h3>镇卫生院长李小凤,泼辣能干,敬业爱岗,业务精良,接到上级部门安排之后,她带镇村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在第一线,无畏恶劣的天气,深入村组检测体温,设卡宣传卫生常识,把群众的健康当做头等大事,她们的白大褂是这个春天最美的色彩。<br></h3> <h3>杨河村村长雷玲,热情大方,农村工作有经验,坚守岗位,靠前指挥。这个春节她几乎没好好在家呆一天,和其他同志一样,手机二十四小时待命,年前排查,年后寒风中坚持在检查点上值守,犹如一朵红梅,傲然绽放于冬日乡村的原野。</h3> <h3>村医孙成娥,是太白岔村的妇联主任,从除夕到正月初二,寒风刺骨,她和男同志一道走村入户排查,给返乡人员测体温,发放宣传品,西北风吹得她的眼睛干涩,额头发麻,这个春节,没有顾得上给家里的丈夫和儿女做一顿饭,有时候得到的还是群众不理解和责怪,她只是微微一笑,因为这些都没有对党忠诚,对人民群众健康负责重要。<br></h3> <h3>桥河村女支书黄爱云,履职尽责,身先士卒,带领村委会一班人马从年前开始坚守工作岗位,入户排查,动员返乡农民工自觉隔离,屋舍、道路消毒,设卡防控,她的每一项工作都能让党委政府放心,让群众暖心,紧要关头,家里的事情都撂到一边,在一线构筑防火墙,树立风向标。<br></h3> <h3>人大代表,苗霞,下埔村的村医,连日来,顶风雪,冒严寒,入户监测,设卡定点盘查过往车辆行人,为下铺,石门,两个村捐献现金2000元以及新鲜鸡蛋,她的微笑,像冬日暖阳,温暖了村民们心窝;她的大爱无私,像春天的微风,驱走了病毒带来的阴霾。<br></h3> <h3>  县政协委员冯兰芳,石门事业单位的退休女职工,虽然退居二线,但是仍然默默关注石门的发展,她个人创办家庭农场,吸纳贫困户,带动贫困妇女就业,在这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她心系石门群众,慷慨解囊,为石门镇捐款现金2000元,在这个责任与关爱稀缺的时代,发扬了女企业家无私的奉献精神。</h3> <h3>陈涧村文书李雪峰,克服家庭困难,积极在一线尽职尽责,知重负重,她秀气面孔下是一副坚韧刚毅的性格,而这一切都源自一副勇于担初心和守使命责任意识,以及让胸前的党徽在为民服务奉献中绽放光华的家国情怀。<br></h3> <h3>。 </h3> <h3>石门街村村医马伟霞夫妇,夫妻双双投身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中,排查测体温,上门送中药,督促隔离群众定时测量体温,默默坚守。他们的举动,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在疫情面前坚守初心,在防控工作中担使命, 他们夫妻是最美“逆行者”。</h3> <h3>这样的典型还有许多,村医金爱,苏小慧,村文书赵娟,雪萍,王佩,人大代表杨雪丽等,她门在这次的疫情防控狙击战中和所有的男同志一道并肩作战,不甘落后。她们外柔内刚,头脑清醒,态度鲜明,意志坚定,铁心向党,用责任和担当书写着石门巾帼的故事。<br></h3> <h3>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戍边关,今有石门女子疫情防控撑起半边天,秦岭的风涤荡着她们的秀发,石门河的水滋养着她们柔美的身姿,山坳里的日出日落见证了她们奉献的脚步,没有不停的雨,没有不过去的黑夜!崎岖路,长情在,她们和全国千千万女同胞一同为疫情除去,人民安康,山和无恙的美好春天努力奋战!她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