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游离毒

&nbsp;执教:东湖教研中心 袁莉华&nbsp; &nbsp; &nbsp;<div>&nbsp;整理记录:钟芳</div> <h1><p></p><p><b>&nbsp; &nbsp; &nbsp; 一、复习导入</b></p><p></p></h1><h3>&nbsp; &nbsp; &nbsp;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还记得上节课给大家留的课后作业吗?请同学们读熟这三首古诗,一起跟着老师大声地读一读吧。<br>&nbsp; &nbsp; &nbsp;同学们,你是不是跟着我大声的读了呢?</h3><b>&nbsp; &nbsp; &nbsp; 二、借助插图读懂诗句</b><br><h3>&nbsp; &nbsp; &nbsp; 1.今天这节课,咱们接着学这三首诗,学习古诗,除了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font color="#ed2308"><b>学会看插图,也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好方法。</b></font>看看咱们的课文纸,图上描绘的是哪首诗的内容呢?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课文中的插图,找一找,图上描绘的是哪几首诗的内容?你能找到有关的诗句吗?老师给大家一点时间,仔细观察,开始吧。</h3> &nbsp; &nbsp; &nbsp; 怎么样?图上描绘的是哪首诗的内容?你找到了诗句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在我们课本的第2页中间的这个插图,描绘着人们在田间劳作,两个孩子在靠近树阴处学种瓜,大家已经知道了,这幅图描绘的是《四时田园杂兴》的内容,找到了相关诗句吗?<br>&nbsp; &nbsp; &nbsp; 人们在田间劳作,其实说的就是昼出耘田,两个孩子在靠近树阴处学种瓜,诗句就是,对的,也傍桑阴学种瓜。<br>&nbsp; &nbsp; &nbsp; 还记得上节课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个问题,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的是什么季节呢?瞧,我们在学生字的时候说过农耕的规律,春耕、夏耘,可见耘田是在夏季,这首诗描绘的是夏季时节村庄的景象。 &nbsp; &nbsp; &nbsp; &nbsp;那你又从诗句当中的哪些词语,感受到乡村的繁忙了,仔细看看。有收获吗?在诗句的第1句当中,就有一对反义词告诉了我们,你找到了吗?昼和夜,人们清晨就出门,到田间除草,晚上还要在家里把麻搓成线,从早到晚的忙碌着。<br>&nbsp; &nbsp; &nbsp; &nbsp;还有哪个词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夏季村庄的繁忙,你找到了吗?在诗中的第2句这个词,儿女,可不是指我们现在说的儿子和女儿,而是指成年男子和女子,瞧,在夏季的乡村,不分日夜,不分男女,村庄上下一片繁忙,带上这种感受,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吧。 &nbsp; &nbsp; &nbsp; &nbsp;2.我们刚才通过第2页中间的插图,找到了第1首诗的内容,我们接着来看,还有这些插图描绘的又是哪首诗的内容呢?同学们看,其实是连在一起的,牧童坐在牛背上吹着笛子,旁边是一个池塘,塘中鸭子在戏水,看起来很满,就快要满到岸上来了,远处还有青山,发现了吗?这些图上描绘的内容都出自哪首诗?是的,《村晚》。远处青山衔着落日,说的就是山衔落日浸寒漪,近处池塘水满,岸边青草满地,说的就是草满池塘水满陂,牧童悠闲的坐在牛背上吹着竹笛,就是诗中的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同学们你找到了吗? <h1><b>&nbsp; &nbsp; &nbsp; 三、对比阅读</b><br></h1><h3>&nbsp; &nbsp; &nbsp;1.(1)同学们,刚才借助插图,我们学习了《四时田园杂兴》和《村晚》这两首诗,咱们把两首诗放在一起,做个比较,看看这两首诗的背景又有什么不同呢?四时田园杂兴,刚才咱们读了诗知道了,描绘的是夏季农村繁忙的景象,每个人都忙碌着,连小孩子都学着大人在劳作呢,所以袁老师给这首诗,给这幅美丽的画面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农家劳作图。<br>&nbsp; &nbsp; &nbsp;(2)那么《村晚》呢,它所描绘的画面,如果让你取一个名字,你会取什么呢?看青草碧水,远处的青山夕阳,还有耳畔传来那不成调的笛声,多美呀,你想的是不是和我一样呢?牧童骑牛图,如果咱们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两首诗给人的感觉,我想,第1首诗我们应该用繁忙,第2首诗呢?你会用个什么词?袁老师想到的是悠闲,你和我想的是不是一样呢?</h3> &nbsp; &nbsp; &nbsp; &nbsp;2.下面,带上我们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我们联系这两个不同的背景,来读读这些诗句。<br>&nbsp; &nbsp; &nbsp;(1)先看这两句,刚才袁老师也提到了,在学习古诗的时候,我们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请你想象一下,“未解”是什么样子?试着做做学种瓜的动作吧。<br>&nbsp; &nbsp; &nbsp; &nbsp;同学们,你们做了动作吗?袁老师仿佛看见很多个小孩子在学着种瓜呢,有的开泥土,有的浇上水,同学们,小孩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着大人劳作的样子,可能他们是笨手笨脚的操持着农具,种瓜点豆,有可能泥土都沾染了他们的衣襟,甚至小脸上也糊上了泥巴,来带上我们的想象,一起读读这句诗吧,自己再读一遍。 &nbsp; &nbsp; &nbsp; (2)接着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诗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电视机前的小牧童,现在呀,赶快找一把椅子,那就是你的牛背,请你想象一下,牧童横坐牛背是什么样子的?他信口吹笛又是怎么样的呢?试试看。<br>&nbsp; &nbsp; &nbsp; 老师仿佛看见小牧童横坐在牛背上,他随着牛儿前进的节奏摇晃着身子,摇头晃脑的吹着笛子,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同学们,你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吗?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诗。自己再读读吧。 <h1><p></p></h1><h3>&nbsp; &nbsp; &nbsp; 3.读好了诗句,咱们再来完整的读读诗,还记得刚才我们提到的两首诗的背景吗?一首繁忙,一首悠闲,这会儿你读的时候,把两首诗读出各自的这种感觉来哟,试试看吧。<br>&nbsp; &nbsp; &nbsp;练读好了吗?我们一起来试试。<br>&nbsp; &nbsp; &nbsp;4.同学们,带上了我们的理解,读熟了两首诗,你能试着背背看吗?袁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在家里练练看吧。<br>&nbsp; &nbsp; &nbsp; 怎么样?同学们,都背好了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h3><h3>&nbsp; &nbsp; &nbsp; 5.诗背出来了吧,你能再试试看一下,把《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吗?现在请你拿出纸和笔。默写的时候,咱们也要按照古诗的格式写规范,另外,昨天我们在课堂上曾经抄写过一遍这首诗,假如当时出现了一些小错误,那现在可要注意,不要再犯了哟,开始吧。<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同学们,都默完了吗?咱们一起来,对照着古诗,自己拿出一支红笔来批改,我们先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看有没有少字,每一句后面的标点,看看是否打上了。另外,同学们,这个“傍”字上一次提醒过大家,千万不要写错,下面是一个方。此外,村庄儿女各当家的“各”,是各自的“各”,留一点时间给同学们,仔细对照批改,如果有写错的字,在旁边把写错的字写两个,如果整首诗你都默得正确无误,一颗心,此外书写规范美观,再打上一颗星,开始吧。<br>&nbsp; &nbsp; &nbsp; &nbsp;同学们,怎么样?是不是取得了令你满意的评价了呢?</h3>&nbsp; &nbsp; &nbsp; &nbsp;<b>四、布置作业</b><br><h3>&nbsp; &nbsp; &nbsp; 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这两首诗,请同学们把它们背熟,并且要能够正确的默写《四时田园杂兴》,我们下节课再见。</h3>

同学

诗句

我们

描绘

种瓜

杂兴

读读

牧童

插图

这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