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语文第2课《腊八粥》预习

薄凉

<h3>《腊八粥》这篇课文是有“乡土文学之父”之称的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早年写的一篇小说,在新版教材中编入了六年级下册,归入“民风民俗”这一单元主题之下,非常合适</h3><h3> 文章写的是生活中平平常常的小事,没有太多情节,所以作者把笔力用在了活动的描写上,笔调细腻,语言平易浅白,简练流畅,人物对话很有个性,极具生活气息。</h3><h3>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h3> <h3>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沈从文创作丰富,作品结集约有80多部,其作品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体现了乡村人物特有的风韵与神采。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h3> <h3>我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首先要扫除阅读障碍,把课文读通读顺。</h3><h3> 这些生字的音、形、义都要过关。请同学们大声拼读生字,然后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h3><h3> 大部分生字我们都可以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式记忆字形。书写的时候要特别留意这两个字:</h3><h3>腻:斜钩上面没有撇。</h3><h3>灌:草字头写小一点,放在右半部分。</h3> <h3>解决了字词障碍之后,同学们就要把课文多读几遍,要求吐字清晰,不添字漏字,语调和停顿恰当,朗读过程流利。</h3><h3> 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围绕着“腊八粥”写了哪几件事?</h3><h3> 相信大家很容易就可以找出来,课文主要写了腊八这一天八儿“等粥”和“喝粥”两件事。其中“等粥”写得很详细,“喝粥”写得较简略。</h3><h3> 详写的部分自然是文章的重点部分。那我们就来细细品读2-19自然段,看看文段写了关于“等粥”的哪几件事。</h3><h3> 这就要考验同学们的信息提取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了。大家可以先从文段中找出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加以整合,再用小标题的方式归纳。</h3><h3> 在课文2-8自然段中,有许多描写八儿盼粥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同学们可以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几遍,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进行如此细腻的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h3><h3> 同学们可以把自己想法、感悟写在本子上,将来上课的时候看看自己的理解和老师的讲解有什么不同;想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心中有什么疑问也要记下来,以后上课的时候提出来和同学讨论,或者认真听老师讲解。</h3> <h3>最后,我们来看看通过预习,同学们能不能独立完成课后的几道习题。</h3><h3> 一、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h3><h3> 二、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h3><h3> 三、“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像这样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些,找出来读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h3>

课文

同学

腊八粥

沈从文

生字

八儿

预习

喝粥

描写

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