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琼山文庄第一小学“停课不停学”德育教育暨抗击疫情心理防护相关学习资料(四)

文庄一小

<h3></h3><h3>  今年的春节,没有了以往的喜庆气氛,蔓延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动态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大家的心。对于孩子来说,原来快乐的节日只能困于家中,少了外出活动,少了小伙伴的陪伴,电子产品的使用也受到限制,好像只能无聊地对着作业本度过每一天。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可能会处于一定的心理应激状态中,所以,我们在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 为此,为广大家长和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些 <b>疫情期间自我心理防护的指引</b>,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做好心理自助防护工作,只有身心都健康、都安全,才能共同夺取防疫战的胜利!<br></h3><h3></h3> <h1><b><font color="#39b54a">第一模块: &nbsp;</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 视频讲堂</font></b></h1><h3><h1><b>点击“网页链接”即可观看——</b><a href="https://v.qq.com/x/page/a3061j7yay3.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网页链接</a></h1></h3><h3></h3><h1></h1>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1><b><font color="#39b54a">第二模块:心理防护知识</font></b></h1><h1><b>一、面对疫情,家长和孩子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b></h1><b>【01焦虑、紧张】</b><h3> 在疫情之下,家长和孩子都难免会变得焦虑、恐慌。这种不安的心情既来源于对当下生活状态的不适应,假期安排未能按照计划进行,也来自于对疫情发展的未知感,害怕自己会被传染等等。 <b>【02空洞、无意义感】</b> 生活不像以往那样充实,每天起床之后不知道要干什么。又或者对于生活没有具体的计划,只能长期从事单一的活动,感到生活空洞、无聊。被困在弹丸之地,每天的活动范围十分狭小,也不能够进行户外活动伸展身体。 <b>【03愤怒、烦躁】</b></h3><h3> 了解疫情动态时,可能会产生愤怒情绪,将矛头指向可能的责任人或者有关部门,但是又没有舒解的方式。这种焦躁的情绪也会让我们变得脾气暴躁,更容易向身边的人发脾气。<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1><b>二、面对疫情,家长和孩子可以这样做</b></h1><h3></h3><h1> <font color="#ed2308"><b>(家长篇)</b></font></h1><b>1. 健康科普,与孩子一起学习防疫知识。</b> 相信科学和医院权威的信息与知识,不信谣、不传谣。理性接纳事实,既不盲目自信,也不焦虑恐慌。疫情期间,也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健康知识、养成卫生习惯的好机会。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的,勤洗手、多消毒、戴口罩,预防病毒传染。同时,配合学校防疫工作的进行,按时申报健康情况。 <b>2. 以身作则,做好自我管理。</b><h3>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每时每刻都在模仿家长的行为。在行为习惯和情绪调适上,家长都需要做好榜样,保持理性,积极应对,规律生活,给孩子传递战胜疫情的信心。 在行为习惯上,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不做“手机的奴隶”。均衡饮食,给自己和孩子提供丰富的营养餐食,彻底煮熟所有食物。 在情绪调适上,需要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且尝试用正向的思维去思考,让生活充满正能量,也给孩子带来温暖与信心。 <b>3. 关心孩子,陪伴孩子成长。</b> 在这段时间里,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长,不仅需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也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可以每天晚上抽出时间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这段时间的感受和困惑,给予孩子需要的帮助。 在空闲时间,可以陪孩子进行一些亲子活动,给孩子多一些“高质量的陪伴”,例如一起阅读、下棋、观看优秀影视作品等。需要注意的是,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长,难免会产生更多摩擦,要对孩子进行合理引导、耐心教育。 </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1><font color="#ed2308"><b> (学生篇)</b></font></h1><b>1. 劳逸结合,做好假期计划。</b> 延长的假期给了我们更多自我支配的时间,还有不少的同学趁着这段时间“弯道超车”。所以,在假期要做好详细规划,划分学习时间、休息时间、娱乐时间,屏蔽电子产品的干扰,按照日程表安排每日的生活学习,给自己更多的生活掌控感,让自己在假期中有所成长。同时,在家里也可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例如跳绳、仰卧起坐、健身操等,增强免疫力。 <b>2. 调适心情,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b><h3>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难免会产生负面的情绪,可能会焦虑紧张或者觉得空洞无聊,及时觉察自己的心情,通过写日记、与他人倾诉等方式抒发,或者通过听音乐、做运动等方式缓解。</h3><h3> 允许自己存在负面的情绪,不需要一味排斥它或者进行自我贬低。我们的计划可能被打乱,生活方式也让我们感到不适应,像以前一样保持平稳的情绪状态是很难的,但如果我们排斥自己的“焦虑”,会让自己更加焦虑,进入死循环。</h3><h3> 同时,尝试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虽然没有办法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但是我可以重新制定计划”,“虽然疫情让人恐慌,但我相信我可以照顾好自己”。我们可以肯定自己度过这段日子时付出的努力,肯定自己面对负面情绪的勇气,肯定自己积极正向的思维,看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h3> <b>3. 保持联络,与家人朋友倾诉自己心情。</b> 虽然不可以走访亲友,也不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游玩,但是我们还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和他们保持联系。和家人、朋友通过视频的方式拜年,聊聊大家的近况和最近的心情,互相给予支持和鼓励,一起度过这段日子。现在短暂的分别是为了以后更好的重逢,等到疫情过后,我们再一起相聚! 在家里,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变多,可以多和父母聊聊天,了解一下他们以往的趣事,倾诉一下自己的烦恼,走进彼此的内心。也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者一起包包饺子,享受其乐融融的生活。 <b>4. 及时求助,疫情期间也要“心晴”。</b> 如果发现自己的不良情绪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睡眠,无法用自己内在的力量来自我调节了,可以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让专业的咨询师陪你走过这一段路。<br><h3></h3><h3></h3> <h3></h3><h3></h3><h3></h3><h3>  最后希望大家在疫情面前,不卑不亢,临危不惧,心存阳光,勇毅笃定,我们必将走出阴霾,重获希望! 最后我们共同祈祷,愿疫情早日结束! &nbsp;🙏🙏🙏 祝福武汉!祝福中国<br></h3><h3></h3><h3></h3><h3></h3> <h3>图:来源网络</h3><h3>文:王小惠</h3><h3>审核:王玉萍</h3>

孩子

疫情

家长

自己

情绪

生活

心理

焦虑

可以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