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老山军魂的美篇。我当兵的父辈。

忆往昔—老山军魂

<p>创作:忆往昔—老山军魂。</p><p>文字:忆往昔—老山军魂。</p><p>照片:忆往昔—老山军魂。</p><p>音乐:明月千里寄相思。</p> <p class="ql-block">  深切怀念我的老父亲,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老兵。父亲离开我们以经29年了,当我看到他老人家的照片时就象他还在我们中间一样並未远去。我的父亲是1946.1月参加东北野战军(四野)的,1947.6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获得部队的军功章、奖章、纪念章。当时的部队番号是第四野战军第七纵队十九师五十五团,即后来的44军19师55团,是当时东北野战军主力师之一。参加过辽沈、(4战四平、东北秋季、冬季攻势)平津、渡江、湘赣、广州、解放广东、解放海南岛等战役。1952年入朝参战前44军与45军合并,44军军部撤销改编为海军。130师改编成54军130师,1969年12月又改编为54军160师。即现在的中部战区83集团军。1952年130师随54军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历任战士、班长、作战参谋等职。54军160师是我军唯一一只参加过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部队。1958年回国后,入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內蒙古军区步兵学校工作,任步兵学校训练部战术教员室主任。</p> <p>  父亲一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是我们的楷模。</p> <p>老父亲保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帽徽。</p> <p>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七纵队十九师五十五团。后排右边是我的父亲。</p> <p> 东北野战军(四野)七纵十九师五十五团司令部战友。后排左第二人是我的父亲。</p> <p>父亲获得的军功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纪念章。</p> <p>父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p> <p>抗美援朝。</p> <p>在朝鲜三八线附近。</p> <p>缴获得美国像机。</p> <p>抗美援朝。</p> <p>抗美援朝。</p> <p>在三八线上。</p> <p>板门店签字后。</p> <p>身穿志愿军军服。我的父母亲,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国后的照片。</p> <h3>父亲年轻时的照片。</h3> <p>55年受衔。</p> <p>父亲的解放奖章。后边有编号。</p> <p>父亲的军官证。</p> <p>军官证內页。</p> <h3>这是我们全家照。</h3> <h3>我的父母。</h3> <h3>我父母及我的妹妹。</h3> <h3>部队的大院和我们的童年。</h3> <h3>儿时的我们。</h3> <h3>我们小哥仨。</h3> <h3>全家人欢送我参军。</h3> <h3>我们家的军二代。我的弟弟。</h3> <p>军二代的我。继承父亲的事业,参军入伍,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p> <p>我的老父亲离休后。多么朴素的一名革命老兵。</p> <p>父亲的离休干部荣誉证</p> <p>战友。</p> <p>战友。</p> <p>训练部战友留影。</p> <p>战友。前排右三是我的父亲。</p> <h3>父亲参加內蒙古军区步兵学校党代会的合影。父亲的一生虽没有什么伟大创举,但很光荣。因为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过。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战斗过。作为儿女的我们向我的父亲、共和国老兵——致敬。我们永远怀念你,我的老父亲。</h3> <p>永远怀念我的老父亲。</p> <p>欢迎步校子弟进入內蒙古军区步兵学校大院子女群。我们在这里等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