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土耳其(一)

Jane

<h3>几次想把这趟旅行完整地记录下来,每次提笔写到一半却又无法写出当时最真实的感受。可能是因为耽搁的时间太长,淡泊的心已难以记录当时的激情与所感所悟。</h3><h3>前几天整理相册时,一段音乐🎶视频把我又拉回到了几个月前。</h3> <h3>(这是帅气的导游EKBER为解大家旅途的枯燥唱的一首好听的土耳其民歌。)</h3> <h3>土耳其,这个陌生遥远而又有几分神秘的国家,在蓝色的黑海、地中海、爱琴海拥抱的怀中格外地娴静美丽。<br></h3><h3>朋友与我商量并计划了很久,终于在2019年8月选择了它。</h3> <h3>2019年9月28日~29日</h3><h3>广州→(飞)伊士坦布尔(约12小时)(23:00~05:15,时差6h)→(内陆飞)伊兹密尔(1.5小时)→(大巴)阿拉恰特→切什梅→以弗所→库萨达斯</h3> <h3>伊仕坦布尔的凌晨</h3> <h3>刚落地伊士坦布尔,马上转机伊兹密尔</h3> <h3>伊兹密尔</h3> <h3>从伊兹密尔驱车70多公里来到了阿拉恰特。</h3><h3>阿拉恰特是土耳其西海岸独特的已有150多年历史的小镇,因石头房子的建筑、葡萄园和风车而闻名,也因其风帆冲浪和冲浪风筝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及冲浪爱好者。<br></h3><h3>这个爱琴海边美丽的小镇,是个很梦幻,充满了小文艺小清新的地方。</h3> <h3>来到小镇就像进入一个清新的童话世界。造型古老奇特的风车,是小镇的一道风景线,也是阿拉恰特的标志性建筑,风车的位置就是小镇的中心城区。据说,很久以前这里是个磨面坊。<br></h3> <h3>站在风车的位置俯瞰阿拉恰特小镇</h3> <h3>猜猜哪个是我?我在哪儿?</h3><h3>论和一个不会拍片的朋友一起旅行的重要性:她随手为你拍的一张照片就能让你开心一整天。</h3> <h3>看到风车旁做雕塑的艺人么?</h3> <h3>一个十几岁的芭蕾女孩,优雅地行走在街头</h3> <h3>阿拉恰特的小手工</h3> <h3>人,电动车在拥挤狭长的小街上来来往往,一条自由的大狗任性地穿梭其中,没有嘈杂喧闹,仿佛一幅安静流淌的油画。路边的小摊贩默默地本分地守着自己小摊,只有当游客问询他们时,才会作出回答。</h3> <h3>狭窄街道两边石头房子上随便拉几根绳子,便成就了五角星形如华盖的牵牛花。</h3> <h3>当地人喜欢用藤蔓植物去装饰自己的石头房子</h3> <h3>尤其是三角梅最得当地人的喜爱,房前屋后阳台屋顶随处都可以见到。有的三角梅同一株上会有三种左右的颜色,我也是在这里第一次见到。</h3> <h3>悠闲慢品生活的当地人</h3> <h3>在櫈子底下探头探脑的咪咪,想问客从何处来?</h3> <h3>你敢偷拍我?心虚地瞪你到害怕😀</h3> <h3>真难得,此处偶遇老乡,门前为她抓拍了一张</h3> <h3>小街安静的一隅</h3> <h3>石头房前留个影</h3><h3>我曾来过</h3> <h3>从阿拉恰特行驶8公里,土耳其的海第一次在切什梅毫无遮拦地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h3><h3>由于商业贸易往来频繁,曾经切什梅港口经常被海盗袭击,在苏丹巴耶塞特二世时期,由当时的艾登省省长米尔·海达尔下令建造切什梅城堡以防卫港口安全。城堡曾在1770年奥斯曼帝国和俄国之间的著名海战——切什梅海战中被毁坏,从而也成为这场著名战役的见证。</h3> <h3>去餐厅的路的边上栽着几棵不知名的树,上面开着一簇簇紫色的小花,结着与当天的太阳一样热烈的黄橙橙的温润如玉的小果实。</h3> <h3>切什梅海港码头著名的连锁餐厅RAMIZ</h3> <h3>餐厅在三角梅的簇拥下临海而建</h3> <h3>到土耳其后的第一餐,虽然不习惯,但比我想像中要好。后面行程中除了自助餐,基本上都是烤肉+面包+汁浓的汤这样的标配,有时会配个沙拉,蔬菜成了整个行程中的我的每一天的渴望。</h3> <h3>桌底下等待着与我们一起分享午餐的咪咪</h3> <h3>享用午餐之后,感受爱琴海海景</h3> <h3>切什梅临海的层叠的房屋及清真寺</h3> <h3>这棵大大的树上,密密麻麻地结满了绿色的比鹌鹑蛋略小的椭圆形的果实。没错,这是一棵橄榄树。</h3><h3>土耳其拥有的橄榄树名列世界第一,在后面的行程的道路两旁随处可见,一日三餐的桌上见到它也就不足为奇了。土耳其人非常喜欢吃橄榄,并把它们腌制成各种口味,我试着尝试过绿色和黑色的各一个,口味太重,极咸且涩,之后就再也没有碰过它。但朋友对黑色那种去了核中间夹了一个红色小米椒的橄榄情有独钟。<br></h3><h3>导游说,橄榄在土耳其是健康的象征,是他们的生命,土耳其人的日常生活完全离不开橄榄。这点我相信。<br></h3> <h3>下午,我们来到了以弗所。这里是土耳其整个行程中最让人震撼的地方。可惜时间有些短,匆匆忙忙只能停留两小时。</h3><h3>以弗所,是土耳其境内至今保存完好和拥有很高历史价值的一座古城,它的城市建设可追溯到三千年前,起初由雅典殖民者建立,后被奥斯曼帝国摧毁,圣母玛利亚终老其身于此。在罗马人的统治下,以弗所成为小亚细亚的首府。<br></h3><h3>城内图书馆、大剧场、议事厅、市集、寺庙、钱庄、医院、运动场、澡堂、卫生间、妓院一应俱全,可见当时的城市规划颇具规模。</h3> <h3>以弗所古城外的石榴摊上的石榴大又红</h3> <h3>走近遗址,任导游怎么引导,谁也没有猜出这个地方是曾经的澡堂</h3> <h3>澡堂左边映入眼帘的是国王的议事厅</h3> <h3>这些散乱地堆积着大理石的地方,曾经是议员们的座席</h3> <h3>下午的以弗所的紫外线特别强,没有什么地方可以遮挡</h3> <h3>地震毁坏了以弗所的建筑</h3> <h3>但以弗所磅礴的气势依然可见</h3> <h3>这个大理石地面上圆孔的位置曾经是有立柱的,因为地震的原因,柱子已经不见,留下的就只有这个圆孔了。</h3> <h3>很多这样可爱的小神兽,面对来来往往的游客毫无惧色,气定神闲地守护着气势磅礴的以弗所古城</h3> <h3>知道大理石石面上这些小坑有什么作用么?</h3><h3>一、防滑。古城从议事厅朝大剧院方向的走势由高向低呈30度~50度左右的斜坡状,行走在上面,这些小坑可以增加摩擦力。</h3><h3>二、减小水流的速度,防止洪水泛滥。</h3><h3>虽然大部分大理石地面因年深月久被磨得看不到小坑,但为数不多的带坑的大理石地面仍然可以看到当初设计者的用心及工匠们顶着烈日的艰辛。</h3> <h3>走累了的人们可知道,她们PG下面坐的可是千年的历史</h3> <h3>法律铭文</h3> <h3>这座建筑是奉命为国王图拉努斯建造的,这个国王最大的爱好就是战争。当时建筑正面有蓄水池,清泉从国王雕像旁缓缓流入池中。两三千年前没人知道地球是圆的时候,他却想像并相信地球是圆的,并把自己的雕像塑造成把地球踩在脚下的形象,以证明他至高无上的权力。</h3> <h3>虽然不知道这是不是世界上最早的坐式马桶,但它的排污及排水系统的设计是比较科学的。在马桶前面有一排凹槽,曾有清水潺潺流过,它的作用与现代的智能马桶有着异曲同工之效。被马桶U形环绕的中间场地有一个大大的水池,有类似喷泉的装置,使水池中的清水细密地冲向高空,以此达到净化这个空间空气的目的。从马桶的距离可以判断,当时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友好的。</h3> <h3>这个石碑上刻有一把剑与一条蛇,代表医疗,表示这里曾经有座医院。</h3> <h3>横穿马路,在代表医院石碑的对面也有一块立着的石碑,这块石碑上的图纹讲叙的是捣药时用到的臼与杵,用以说明这个位置曾经是药店。</h3> <h3>集市旁边的一块石头上有两个相通的洞,它们曾经是用来铐住从市场上抓来有偷窃行为的人的</h3> <h3>可爱的小朋友主动友情出演😂</h3> <h3>哈德良神庙,它是Curetes街上保存最完好的建筑之一, 它建于公元138年之前。圣殿的外立面有四个科林斯柱,支撑着一个弧形拱门。侧栏为正方形。寺庙前面的四个基座上有铭文,是公元293-305年,戴克里先,马克西米安,君士坦丁一世和加勒里乌斯之间皇帝雕像的基础。四位皇帝的雕像已不知去向。在哈德良神庙内,有一个美杜莎像,传说,有人用不好的眼神去看美杜莎时,就会被她石化。美杜莎像两边有描绘以弗所故事的饰带:有安德罗克洛斯(Androklos)射击野猪,有仪式游行中的狄俄尼索斯(Dionysus)和亚马逊河(Amazons)。还有太阳神阿波罗;月亮女神雅典娜。今天看到的饰带是复制品,而原件在以弗所博物馆中。</h3> <h3>安德罗克洛斯(Androklos)射击野猪</h3> <h3>爱玛仕竟源于此😁</h3> <h3>据说NIKE的灵感就是来自于胜利女神</h3> <h3>胜利女神前与Ruth留个影</h3> <h3>The marble street大理石街,是从大剧院通往塞尔苏斯图书馆的道路,大理石路的建设可追溯至公元1世纪,并于5世纪进行了重建。这条大理石路是普通民众走的路。<br></h3> <h3>古罗马贵族及有钱人走的马赛克路,与旁边的大理石路平行。</h3> <h3>细看之下,马赛克路上的拼图图案精美色彩丰富,可见当时的古罗马人对艺术具有较高的审美观。</h3> <h3>前排象窑洞的房间是当时这条大街上的商铺,商铺建立在马赛克路的左边,而大理石路则在马赛克路的右边。可以想像,这些商铺全部都是为贵族或有钱人服务的。在商铺后面紧邻的建筑物是当时贵族或有钱人的豪宅。<br></h3> <h3>接近傍晚的太阳依然热烈</h3> <h3>这是著名的曼米尔斯纪念碑。曼米尔斯是以弗所的著名建筑师,也是罗马皇帝苏拉的孙子。他建立此碑是纪念在一场战争中被屠杀的8万罗马人和最终取胜的祖父苏拉。多米提安神殿是第一座在世皇帝为自己建造的神殿,位于多米提安广场旁。神殿一面有8根柱,另一面13根,祭坛前还有4根,是城内最大的神殿<br></h3> <h3>塞尔苏斯图书馆,是以弗所的地标建筑。 不可思议的是图书馆有条地下通道可以直达马路对面的妓院。<br></h3> <h3>在大理石铺就的路面上,有一块石刻被认为是妓院的广告。</h3><h3>导游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妓院的广告。妓院的进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图书馆的地下通道偷偷进入;一种是进入的人的脚印必须大于这个脚印,只要通过了这个代表成年脚印的测试的人,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进入了。</h3><h3>广告的脚印指示了方向,脚印的左上方有一颗心,心的左上方有一条代表路的曲线通向许多代表房子的点。这个意思就是,让你心跳的地方就在左前方。<br></h3> <h3>可容纳二万五千人的露天剧场。这个数字达到了当时该城市盛期人口的十分之一,开演时是真正的万人空巷。导游说,每年的3月份土耳其国家的音乐节都会在此举行。<br></h3><h3>剧场虽然大,回音效果却是很好的。如果一个人站在剧场的下面,一个人站在剧场的最上面,下面的人用最普通的声音去说话,上面的人是可以听得清楚的。由于时间关系,我和朋友没有去验证它。</h3><h3><br></h3> <h3>顺着歌剧院往海滨大道的路两旁种满了参天的松树,虽然不能出去无法体验到港口贸易的繁荣景象,但捡拾了几枚漂亮的藏着儿时记忆的松球,让我很满足。</h3> <h3>以弗所→库萨达斯</h3> <h3>路边随处可见的依山而建的房子,炊烟正从屋顶袅袅升起</h3> <h3>库萨达斯爱琴海海边五星级酒店<br></h3><h3>站在阳台可以看到露天的泳池空无一人,大家真的都累了</h3> <h3>这世间万事万物,谁也不能躲过生命的终结。以弗所这样恢宏的建筑,也未能经受住一场自然灾害对它的严重摧毁。生命值得尊重,生活需要热情。</h3> <h3>48小时后,终于可以躺在床上说声晚安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