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让我们记住这些看不清的脸

一粒微尘

<h3> 这个新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肆无忌惮的横扫我大中华。 变得不一样,这是一段每个人都刻骨铭心的日子,疫情突袭,熟悉的生活,仿佛被按下“暂停健”,但于生命有关的一切,全力加速,作为宁夏医疗界的老大哥,宁医大总院感染疾病科毫无疑问须冲锋在前。原本50多人的队伍,由于病毒的肆虐许多可爱的勇士加入到我们团队现有124名可爱的天使。有我目光所及,更多的是目光所不及, 但依旧能感受得到的,而我亲眼所见亲眼所闻的一切,一切都感动着我。</h3> <h3> 抗击疫情20多天。每天会有一位戴着燕尾帽两道杠,戴一层单薄的口罩的白衣天使天天穿梭于感染科病房与我们的隔离生活小楼,她就是我们的区护士长白桂莲,“好着没,保护好自己,还需要什么吗?”温柔而甜美的声音时不时传入耳旁,简单但温暖有力。</h3> <h3> 我们的科护士长关玉华,从腊月二十五到正月十八二十多天连轴 转的高强度工作状态,从50多人的团队到124人的团队。亲自传帮带教。反复叮嘱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从防护物品的调给与分配,从发热门诊病人的接诊与检查到病房病人的收治与护理,护理人员的弹性排班到124名队友的生活问题,从工会,总务处,护理部,保健科,到医务处,检验科各个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微信群里“我一直都在,有事找我”不管凌晨5点,还是晚上12点都有来自她的信息。</h3> <h3> 兄弟科室耳鼻喉科的陈丽莎护士,应护理部的召唤义无反顾的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印象最深的是2月9日那天晚上,她负责内勤,我负责外围,十一位病人输注液体,测量生命体征采集咽拭子,协助翻身,一刻都没停的忙碌,早已汗流浃背。时钟敲至23点,电话响起,急速而坚定的声音“准备一下,灵武转来一位重症患者,血阳饱和度80%。”收到指令,转身进入病房准备物品(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床单位,)不到十分钟,病人已到接诊区, 65岁的老爷爷胸闷气短,陈丽莎护士用轮椅推入病房,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吸氧……一切一切都是那么有序,原本零点下班,一直忙碌到一点多才从污染区出来,看到满脸汗水嘴唇干裂的她,给她递上一瓶水让她解解渴,毕竟她已经7个小时没进水了,可她来了一句“雪莲快帮我开门,让我先去趟卫生间。”……</h3> <h3>  我的老师,50岁的周慧霞护士,进入接班,生物钟完全打乱,高强度的工作已失眠多天,为了有精力投入工作,需要艾司唑仑帮她助睡。</h3> <h3>  多少个可爱的天使,与时间赛跑,与病毒作战,持续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人心齐,泰山移,为了打赢这场疫情狙击战,让我们记住这些看不清楚得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