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冠”病毒感染肺炎,你需要知道这几件事

醉美六院麻醉科 付孟良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新型冠状病毒</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这个抢占“春节”风头,在各种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强势“霸屏”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起来了解吧——</span><br></h3><h3>Part1. 什么是冠状病毒 </h3><h3></h3> <h3>新型冠状病毒的样子</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h3> <h3>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h3> <h3>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strong>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strong>)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h3> <h3>但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很大不同。和人一样,不同病毒之间虽然是近亲,但性情、态度、处事都有很大不同,<strong>新型冠状病毒虽然是SARS近亲,但还未表现出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因此,不必为此感到恐慌。</strong></h3> <h3>Part2. 本次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 </h3><h3></h3>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 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h3><strong>多数患者为中轻症,经治疗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strong></h3><h3>Part3. 出现哪些表现意味被感染 </h3> <h3>如果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 </h3><h3><strong>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strong></h3><h3>就医时, <strong>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strong>,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h3><h3>特别应注意的是, <strong>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strong>,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h3><h3>Part4. 哪些人属于密切接触者 </h3><h3>与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为密切接触者:</h3><h3></h3> <h3>Part5. 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14天 </h3><h3>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strong>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strong>。 </h3><h3></h3> <h3>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h3><h3>Part6. 密切接触者应该这样做 </h3><h3>按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不用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h3><h3></h3> <h3><strong>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strong></h3><h3>Part7.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h3><h3></h3> 保持手卫生。 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尽量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曲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 佩戴好合适的口罩 ; 养成良好安全的饮食习惯。 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 野生动物或禽畜 。 <h3><strong>简单粗暴的方法</strong></h3><h3><strong>请记住九个字</strong></h3><h3><strong>少出门,</strong><strong>戴口罩,</strong><strong>勤洗手!</strong></h3> <h3>围绕戴口罩、勤洗手这些,</h3><h3>我们再多说几句</h3><h3><strong>正确戴口罩 </strong></h3><h3><strong>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strong></h3><h3>其中<strong>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70%的细菌</strong>,<strong>N95口罩可以阻挡95%的细菌</strong>,而棉纱口罩只能阻挡36%的细菌,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前两种口罩。</h3><h3><strong>去一般公众场所不必戴N95口罩 </strong></h3><h3>如果是去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足以,不必过度防护,但如果会接触病人,则要佩戴防生物的N95口罩。</h3><h3><strong>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strong></h3><h3></h3> <h3>1. 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橡皮筋系在双耳后(深色朝外,有金属条的一边朝上);</h3><h3>2. 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h3><h3>3. 调整系带的松紧度。</h3><h3><strong>医用防护口罩(N95)佩戴方法</strong></h3><h3></h3> <h3>1. 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 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h3><h3>2. 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h3><h3></h3> <h3>3. 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h3><h3>4. 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h3> <h3><strong>注意</strong>:戴口罩前应洗手,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口罩湿了要及时更换,不可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h3><h3><strong>正确洗手 </strong></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洗手时,要注意用流动的水和使用肥皂(洗手液)洗手,</span><strong style="line-height: 1.8;">揉搓的时间不少于15秒</strong><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h3><h3></h3> <h3><strong>首先是不随地吐痰!</strong></h3><h3>其次,咳嗽、打喷嚏时,人们都会下意识<strong>用手直接遮掩口鼻,其实这样是错误的</strong>。 正确的方法如下:</h3> 用纸巾遮掩口鼻。 如果没有纸巾,可以用手肘或上衣袖遮掩口; 用过的纸巾及时丢入垃圾桶; 如果用手捂过口鼻一定要及时洗手。 <h3>来源:健康中国、浙江在线、浙江健康教育</h3><br> <h3><font color="#010101"><a href="http://m.sohu.com/a/368315851_509980?strategyid=00014"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m.sohu.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