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范谈(四十二)如何让你的作品更具创意?

John Fan 范朝亮

<h3>要问一个披挂整齐的摄影师出门去干什么?每个人的答案也许稍有不同,但是他心里的意愿可能都是一致的:去创作。创作成了摄影师天天挂在嘴边的时尚,然而我们有没有仔细思考一下创作对一个摄影师意味着什么?创意这东西既无色无型,又无明码标价,恰恰它又是摄影成就的一个最重要的尺度。没有创意便似复印机里印出的图片,算不上作品。既然创意如此重要,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它:</h3><h3><br>什么是摄影创作?说白了无非是把一个新的想法变成一张与众不同的作品。当我来到冰岛著名的钻石沙滩,看见冰川的融冰散落在黑色的沙滩之上,美不胜收。于是决定清晨日出之时来到这里,拍下玲珑剔透的冰块。尽管世界上没有另一张片子的所有细节都和它一模一样,但这样的拍摄没有什么创意可言。在互联网上搜一搜,已经是不计其数了,我拍的只不过又是一张钻石沙滩上的冰块而已。<br></h3> <h3>次年我又来到这里,决计不再浪费时间去做重复劳动。于是在同一地点放起无人机,寻找独特的视角,终于发现在浪打在一块冰上之时形成一个心状的图案,于是等待到下一次机会拍下了这一张作品。这就是创意,通过我个人的观察与思考,给一个司空见惯的场景赋予了人性化的新意。是不是美丽绝伦与创意不一定有关系。<br></h3> <h3>创意就是这样:它表达作者对世界的诠释,反映作者的意愿,而不是故意复制别人或自己已完成的作品,把显而易见的景观拿来再炒一次。<br><br>那么如何让自己的作品更具创意? 常常有人在一个景点对我说:我想看看你如何创作。然而创意是无形之物,既没有公式,又无法召之即来。当我们苦苦追求的时候它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可以做的是给创意创造一点有利的氛围,让它自动来找你:<br><br><b>1. 创意首先取决于作者的眼光。</b><br><br>摄影师一个常见病是对自己的大片爱不释手,浑然不知同样的作品在网上已经是比比皆是。这其中虽有敝帚自珍的原因,但是摄影知识的贫乏也是不可否认的因素之一。连世界上的作品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如何知道怎样算是与众不同?于是随便按一张便成了独一无二:自己的独一无二。<br><br>如何训练眼光?布列松说过:“你的前一万张照片是你最差的照片。” 其实摄影的训练不仅仅在于拍摄。我们仔细研究过一万张作品吗?更不用说读万卷书了。偶尔会有摄影朋友问我一个摄影问题,我很惊讶地回答:“我某一篇《摄影范谈》里就写的这个内容呀”。“哦,收藏了,还没有读”。网络时代助长了我们的惰性,随便在手机上打进一个问题,答案便会送到我们面前。知识来得如此容易,让我们很少主动地系统地寻求知识。以至于我们的知识看似丰富,实则贫乏和片面,直到微信群里充斥着牛气。你不信去数数这一场新冠病毒造就了多少医学专家?医学院关门算了。<br><br>要什么样的眼光?网路时代的图片可以瞬息间传遍全球,这就迫使我们摄影师需要有全球性的眼光,这样的眼光在小团体中是找不到的。我常常告诫摄影初学者要少泡微信群,多花时间去研究世界一流的作品。如果整天在普通作品中泡着,什么时候才能泡出出类拔萃的眼光呢?<br><br><b>2. 创意来自作者自身的修养。</b><br><br>创意是直觉,本能,知识和经验的结合。美国十九世纪的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在你后方和你前方的东西都比你内在的东西逊色得多。” 我们为什么要舍弃自己最值得珍贵的内涵去追求属于别人的外部世界呢?外界的美艳不能弥补内在的贫乏。亚当斯有句名言:“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这就是摄影的秘诀,别人效仿不了。当我们有一天对摄影痴迷到不再去读书,不再去听音乐,不再去艺术馆,不再去爱身边的生灵和一草一木,我们的创意也就自然而然地枯竭了。<br><br>还是多想想我们喜欢什么,喜欢做什么事情,而不是如何去出大片。好的风光作品一定出自热爱自然的摄影师之手,好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也一定热爱生命(我是指除了自己以外的生命)。当我们为摄影而残害生灵,为获取决定性瞬间而折磨动物,得到的“大片”会赢得短暂的掌声,但在摄影史上留不下任何痕迹,读者很快就会忘却。我们正在为不尊重野生动物而承受着生死存亡的考验,难道只有吃货才需要反省?野生动物摄影师就不该反思吗?问一问我们的美片是否来源于对其他生物的摧残,而不是展现共享自然的和谐。下一次分享自己的作品,或者为别人的作品竖起大拇指的时候,问一问自己是不是也在扩散病毒。</h3> <h3><b>3. 创意与孤独同行。</b></h3><h3><br></h3><h3>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曾说:“要成为一名摄影师,你必须对世界有话要说。”创意是按照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来表达自己对场景的看法,使观赏者感受到某种感觉。摄影师只有在独自拍摄时才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全神贯注,与自然交往,创作出对作者来说原始的作品。如果一味在网红景点群殴,多一分喧闹便少一分灵感。</h3><h3><br>美学上令人愉悦的经典场景无疑是亮丽的,但它们确实是我们内在创意的表达吗?往往我们一旦离开网红景点便无从下手。经典与重复从摄影创作的角度来看能是同义词。其实我们都知道,没有实现创造力的拍摄是浪费时间,但是我们无法摆脱网红景点的诱惑。</h3><h3><br>多年来我尽量坚持独自拍摄,除了某些野生动物摄影之外,最只多与一两位好友一起外拍。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使我尽可能地感受到天地的存在。正如我在《摄影范谈 - 摄影是孤独的艺术》中所说:“唯有孤独,方能感受”。<br></h3> <div><div><b>4. 创意伴随着心跳。</b></div><div><br></div><div>没有情感就没有创造力。如果你眼前的世界不能以某种方式在情感上使你感动,那么你将无法将这种情感转化为作品,再去感动它的观赏者。什么时候你觉得心跳加速,要抓住它,接受它,这很可能是你创意的火花。</div><div><br>在你心跳的时候想对世界说些什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富有创意的,有意义的摄影应该表现出你独特情感,而不是简单复制视觉上完美的场景。<br></div></div> <div><b>5. 创意不满于现状。</b></div><div><br></div><div>所有人都做的事情你恰恰不该去做,没有哪个场景是“应该”如何去拍的:在所有人都说中长焦拍摄的风光才更艺术的时候,你有没有拿起超广角的勇气?当所有人都拿着超广角来到景点练俯卧撑的同时,你有没有用长焦去拍摄拍摄细节的眼光?我们往往多求同而少求异,但是艺术创作对我们的要求恰恰相反,要反其道而行之:去了解别人的拍摄方法,只为了去避免,而不是去模仿。</div><div><br>器材也是一样,往往遇见摄影牛人一撇嘴:这样的相机不能拍风光,某某镜头才能打鸟。对不起,这是创意枯竭,沦为器材的玩家了。我们的相机永远越造越好,我们的镜头永远越来越锐,但这只是科技的进步,并不是摄影创作的进步。摄影艺术的历史远比我们今天所用的任何器材要来得悠远。就好像一个画家,如果整天炫耀他的画笔必定不是好画家,你知道伦勃朗用的是何画笔?</div><div><br>不满现状的另一个方面是不满于自己的作品。如果是一个有创意的摄影师,他的创作风格永远会在改变,而不是几十年如一日。不断重复类似的作品,尽管会有一些技术上的进步,并不是创造力的体现。<br></div> <div><div><b>6. 创意远离功利。</b></div><div><br></div><div>急功近利是当今摄影界的冠状病毒,侵蚀着我们的创造力,而且愈演愈烈。我们不断地追求用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出最多的大片,取得最多的荣誉:别人把时间,地点,参数,器材都给我搞定,我来按快门就行;最好是拍摄完毕就把卡拿去,帮我选片,后期,打印,参赛;满世界去追野生动物多麻烦?用绳子拴着,用胶沾着,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人文摄影多艰苦?花钱把人给找来,既省力又快捷。</div><div><br>急功近利的弊端是重复性极高。复印机的大片产出效率最高,但那不叫创作。创造力需要信念,远见和对艰苦条件的某种承受。走自己的路,即使在最初这路途上荆棘丛丛。就像鲁迅有句名言:“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但是等别人开好了路,蜂拥而至的人群里也就没有了先驱。<br></div></div> <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完</div><br>《摄影范谈》目录:<br><a href="https://www.meipian.cn/dacxj7d"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摄影范谈》专栏目录</a><br> <h3>范朝亮,英文名John Fan,旅美自然风光摄影师。作品在国际摄影界屡获殊荣, 频繁发表在国内外出版物,在多个国际展览中展出,并被多家图片社收藏。他同时又是国际顶级在线摄影艺术画廊1x.com的策展人,美国摄影学会(PSA) PID 副主席,以及世界顶尖摄影创作团队 - 四光圈创始人之一。他的全部摄影作品收集在其个人网站:<br><a href="https://johnfanphotography.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John Fan Photography</a></h3> <p>范朝亮著作:</p><p>《摄影范谈集 - 三周改变你的摄影观》于2019年出版。</p><p>《理性的灵动 - 大自然的摄影语言》于2017年元旦出版,入选2017年1月百道好书榜。第二版于2019年出版。<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