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隐语

笃定前行

<h3> 菊花隐语</h3><h3> 文/劲草</h3><h3> “季秋之月,菊有黄花”。每当露重霜浓时节,唯独菊顶风傲霜,在时光中雕刻自己,黄眼睛、黄嘴巴、黄头发,一身金黄。她们花摇叶颤,吐艳播芳,履行一份来自天外的约定。</h3><h3> 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见过最壮观的菊,在射阳的洋马。洋马没有篱笆,也没有南山,却有着“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十里花黄的绚烂景象。</h3><h3> 身临其境,才知道这里的菊有多壮观。正如不到新疆,就不知道天山雪莲有多么晶莹剔透一般。太阳给大地洒下一片宗教式光斑,鸟儿们像长舌的妇人,叽叽喳喳,叨念的是一部光阴的圣经。时光慢了下来,日子也有了一抹亮色。漫天的菊,无限漫延,将纵横阡陌,垄垄田畦,涂抹成七彩色,甚至连天空也染得斑斓。</h3><h3> 仿佛受到某种神性的启发,一些美好被拾起,一些记忆被连缀。“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的诗句,吟诵了菊的素洁雅致、品性高古。“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李清照的《醉花阴》,道尽了菊的孤标立傲,隐逸情怀。</h3><h3> 菊花,幽独孤高,淡雅傲世,向来被喻为幽人雅士之花。她们一朵朵、一撮撮、一片片……不急不躁,向上生长,每一朵都绽放成太阳的形态。浅粉、淡绿、洁白、鹅黄、粉紫……千军万马,清香四溢,奉献给人们最原始的淡雅底色,最高贵的精神品质。</h3><h3>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花”是菊花的代名词。这让我想起,曾是中国最有影响力之一的前媒体人崔永元老师,在天命之年,毅然告别央视,飘然而隐,回归母校,成立了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全身心投入到口述一段历史的伟大事业中去。</h3><h3> 在布满荆棘的路上,他四处奔走,凭一己之力,筹措资金,十年投入两个亿,收集整理战争、电影、外交等多个门类的口述历史,影像记录,震撼发声,将个人事业推到学术高峰,在国际上产生深远的影响。</h3><h3> 争妍斗艳只管盛开,不管别人的眼光如何看,是菊的品性。正值事业高峰期的崔永远老师悄然隐去,不为名利,只为民族大义,祖国尊严,虽然他的主持生涯已成昨日黄花,但他的风骨日益坚强。</h3><h3> “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没有钢筋混凝土的生冷,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树木森森,没有辉煌的灯火。于万紫千红中,静听花开,倾听自己,拈花一笑,便有了一丝禅意。</h3><h3>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所谓“心同止水,人淡如菊”的本意,源于事物的本性,一切都与我们内心保持“静”和“净”有关。只有静下心来,去做一份有意义的事,传递正能量,我们才能每日“三省吾身”,洞彻万物;只有保持一颗清净心,我们才可以去浊扬清,发出正义之声。</h3><h3> 所有的绽放,都是为了下一季被唤醒。活在俗世,要想独善其身,菊的智慧,给我们以启发,即使清冷却不苟且,包括渐渐枯萎,都有一份矜持,一些远意,一丝归隐之心。从喧嚣红尘悄悄走来,染上一身的清香。我们彼此凝视,倾身细嗅,生怕轻易惊动,跌回红尘中去,辜负了一场相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