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39b54a"> 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每册音乐课本目录的前面都有一首歌曲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称《义勇军进行曲》),国歌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很好的教材,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它作为音乐课的开学第一课。国家制订了专门的国歌法,对国歌的奏唱场合、形式都有规范性要求,这首歌同学们早已会唱,今天我们也不再演唱,让</font><font color="#39b54a">我们伴着熟悉的旋律,一起了解那些和国歌有关的故事……走进音乐家聂耳,看看这首歌曲是在什么情景下创作而成!</font></h3> <h3> 1935年春天,上海淮海中路1258号3楼的小房间里,一位年轻的作曲家正在忘我地投入创作。他时而在钢琴上弹奏,时而用手在桌子上打拍子,时而在地板上走来走去。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曲谱初稿。后来他又在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一首表现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豪迈气概的革命战歌就这样诞生了。他就是被誉为“国歌之父”的人民音乐家——聂耳,而这首不朽之作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br></h3> <h3>音乐学霸“耳朵先生”🎶</h3> <h3><br></h3><h3> 聂耳并非其本名,他原名聂守信,1912年2月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受母亲影响,聂守信从小就对音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高小期间,掌握了竹笛、二胡、三弦、月琴等民族乐器的吹奏;初中期间,掌握了钢琴的弹奏;在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期间,他不仅掌握了小提琴的演奏,还与好友一同创办了九九音乐社。<br></h3><h3><br></h3><h3> 年轻时期的聂守信显露了极高的音乐天赋。大家都说,只要能从耳朵进去的,都能从他嘴里唱出来。久而久之,大家都叫他“耳朵先生”。</h3><h3><br></h3><h3> </h3> <h3>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义勇军进行曲》以铿锵有力的词句伴着雄壮激昂的旋律,唱出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强烈心声,激励着中华儿女挺起脊梁、众志成城,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钢铁长城。歌曲一经问世,就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广为传唱,并在世界很多国家传播。1935年7月17日,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藤泽市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义勇军进行曲》也成为了他短暂一生中的最后一个作品。<br></h3> <h3><font color="#167efb"> 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儿歌《卖报歌》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也是聂耳先生创作的,请同学们自己从网络搜索其他歌曲进行听赏,并把音乐知识记录在音乐知识本上哦~~</font></h3> <h3>这两个音乐知识点一定要认识并记住哟~~</h3> <h3><font color="#b04fbb"> 亲爱的同学们,在这首作品里需要同学们掌握的有以下几点:</font></h3><h3><font color="#b04fbb">1、音乐家聂耳的简介</font></h3><h3><font color="#b04fbb">2、从乐谱中找出“三连音”,记住这个节奏的感觉是紧迫的、急促的</font></h3><h3><font color="#b04fbb">3、歌曲中出现了三个“起来”而且是渐强的,情绪上应该是更加有力量的</font></h3><h3><font color="#b04fbb">4、请同学们搜集更多的进行曲类别的歌曲或乐曲记录在音乐知识本上,在音乐课上我们一起分享交流。</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