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校园

在路上

<h3>  我们的校园名字叫洛阳理工学院,分为王城(东区)、开元(西区)和九都(北区)三个教学区,面积也不算大,约2035亩(不含九都路、唐宫路和谷水三地公共设施)。追溯到三门峡水利电力学校,建校不过64年,比起百年老校差之甚远。名气不大,是一所仅有13年本科史的二本院校,但确累计培养出了约18万个高级专门人才。</h3><h3> 2020年的春节因为一场空前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而变得十分特殊而艰难……</h3><h3> 昨天夜里突然下了一场雪,哇!这可是今年能够留存在下来唯一依稀可见的一场雪啊!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经过锲而不舍、层层批准我终于获许进入三个校区进行短暂拍摄。整理照片时,一张张熟悉的场景不禁历历在目,随着时间的流淌进入了时光隧道……</h3> <h3>  王城校区图书馆是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的主馆,是图书馆的文献采编中心、数据库建设中心、行政管理中心。</h3><h3> 雪天里的形象更显庄重,高端大气上档次。这样干净的画面也比较少见。此片是2019.2拍摄的,本次拍摄片子因没有什么积雪而废。</h3><h3> </h3> <h3>  雪天里从这个视角看图书馆似乎更有点艺术范儿。</h3> <h3>  王城校区教学楼坐东朝西,东西长,南北短。内设80—240人教室100余个。由于朝向、视角和人车流等原因想拍摄一个非常干净的画面十分困难,此刻拍摄北侧仍然有车辆停留,无奈只能敬而远之,片子不理想,但是敬爱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九个金色大字赫然眼帘,使我更加坚定了把教学楼作为封面的信心。</h3> <h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前涵盖了无机非、金材、高分子、材成和材料物理多个专业。一直是洛阳理工学院的龙头,号称中国建材企业的黄埔军校。据说60%以上的水泥企业班子里面的成员都来之于此。</h3><h3> 放寒假回家的付同宇、许人强、肖祥和王丙云等同学积极响应,自愿参加了家乡阻“疫”战的队伍中。为守护一方争做一名志愿者,为防控防疫贡献自己的青春时光。</h3> <h3>  机械工程学院也是建材行业的老牌学科,已培养出许许多多优秀各类人才。</h3><h3> 抗击肺炎,你我同行。寒假期间的机械学子积极投入到家乡抗击肺炎的志愿服务中。他们是16级党员徐超越,老家浙江省义乌市;17级预备党员张佳鑫,老家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17级张琦,老家河南省商丘市;19级学生王震中,老家河南省焦作市;19级杨璐璐,老家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19级周栋良,洛阳市伊川县。</h3><h3> 瘟疫横行人限行,世间自有火般情;</h3><h3> 纵然白雪三千里,快递春风飞进城。</h3><h3> 武汉加油,我们在你身后!</h3> <h3>  从牌匾数量上不难看出土木工程学院现在做的是风生水起。该院不仅有一个院士工作站,还有四个省级实验中心或平台。</h3><h3> 正值疫情艰难时期,其03级李博校友在阻击“新冠”战役中,勇敢逆行。在洛阳版的“小汤山”医院建设中始终冲在最前线。给李博校友点赞!</h3><h3> 学生九支部的《加油武汉,携"手"战疫》为中国战胜疫情加油!付宏辉、赵家朦、周远航、王宇衡、康乐、刘帅、尹曦等同学或是在村口执勤站岗,或是身体力行捐善款。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担当精神!</h3><h3><br></h3> <h3>  环化楼是东校区第一个建成的教学组团楼,几经改革易主现为环化楼。经历50余载发展,积淀深厚,学科交叉渗透特征明显。</h3><h3> 该院B180609班团支部全体同学相约同时献上助威视频,为武汉加油!向“逆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h3> <h3>  机器人工程学院是学科改革,面向未来成立不久的新型学科,从录取分数推测其前景十分看好。</h3><h3></h3><h3> 该院17级预备党员王浩田同学在老家回郭镇成为防控防疫志愿者,值守村口,为家乡的安宁做一份贡献;同级的另一位预备党员梁金虎站在村口值守时说:“入党绝不是喊喊口号,要用行动去为人民服务”。</h3> <h3>  公共实验楼南侧道坐落的一个大石碑,上面赫然镌刻着洛阳理工学院的校训“致知 致善 致能 致新”。其内涵及所倡导的方向时刻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h3> <h3></h3><h3> 铭苑四幢八排联体学生公寓整齐划一,大约可以容纳12000左右学生。</h3><h3><br></h3><h3><br></h3> <h3>  学生公寓东侧依次为一餐厅、快递中心、学生管理部门 、镜月广场、乒乓球场、二餐厅、超市、大学生活动中心、银行、一卡通、浴室、理发店、通讯门市和便民超市等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h3> <h3>  以招标方式引进的社会各类餐饮为主体的铭苑二餐厅。</h3> <h3>  图书馆中轴线向北经过鼎元广场直通北大门。广场左右两侧分别为教学楼、实验楼(数理部)、行政楼和机械组团、环化组团、静耕苑。</h3><h3> 昔日晨曦中威武的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的步伐,伴随着国歌声的升旗仪式历历在目。</h3> <h3>  2018.9.17 鼎元广场升旗仪式,威武雄壮,振奋人心。</h3> <h3>  图书馆中轴线东侧直通东大门。左右两侧分别为机械组团(南立面)、大学科技园和镜月湖出湖水系、素质拓展基地和绿化带。</h3> <h3>  东广场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个红底白字十分抢眼。</h3> <h3>  教学楼西侧中轴线直通西大门,两侧分别是镜月湖入湖水系和西田径场和排球场。</h3> <p>  拍摄行健桥时突然刮起一阵大风,刹那间风吹雪落,低速下雪花飞舞妆点着湖色更加怡人。</p> <h3>  去年八月份,在镜月湖里拍摄到了一组一个妈妈带四只小鸭子捕鱼喂食的场景此刻也分享给大家。但是今天无论我怎样寻找均不见其踪影,是御寒躲进桥下面还是躲避“新冠”……</h3> <h3>  不知是不是材料吸热性的差别,东田径场地面的积雪显然比西田径场少许多。</h3><h3> 昔日运动场上运动健儿的矫健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h3> <h3>  不知道是不是材料吸热性的差别,西田径场地面的积雪显然比东运动场要多。</h3><h3> 今春开学时,我很想请大家留意一下那时的西运动场,那里一定会有许多三三两两同学们一边晒着五彩缤纷的被褥,一边躺在草坪上聊天、打牌、谈情说爱……</h3> <h3>  三校区中唯一的室内体育馆,其水准在洛阳市也是可以数得上哦。</h3> <h3>  多数人也许不知道:王城校区东北角有一个“静耕苑”,静耕苑里有两个爱情岛(愚人给起的名字,笑),每一个爱情岛有大小各异、帆一样伞。伞里外面原本都是黄颜色,外面的颜色早已斑驳,有意思的是每一个伞的里面保留着许多几乎完好如初的“爱情宣言”。密密麻麻的写满凡是能够书写到所有地方。一些常人根本够不到的高处是怎么写上去的一直是个迷。</h3> <h3>  放一张与大家共享。</h3> <h3>  再放一张。</h3><h3> 非我故意而为,更不是笑话留言的人,内心里还颇有几分对他(她)们为爱情执着和勇敢而感动!赞叹!</h3><h3> 此时我更是想借此篇建议学校有关部门考虑在校区其他地方(或原地)、也在其他两校区有意识建设(提供)几个类似的“爱情岛”。让那些正直青春期学子们热烈情怀有地方得以释然。更不要让”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哦”……</h3> <h3>  静耕苑里新安装好“致知 致善 致能 致新”的校训与环境几乎融为了一体。只是位置稍微有点背了(个见)。</h3> <h3><font color="#ed2308"><b>浓浓的校友情</b></font></h3> <h3>  鼎元广场北端,上海校友在洛阳理工学院建校60周年庆典捐赠的日晷位置显著,为校区增色不少。</h3> <h3> 8011、8012水泥工艺专业校友捐赠的“镌铭”在雪天里饱和度凸显。</h3><h3><br></h3> <h3>  8311、8312水泥工艺捐赠的“感恩”更加情意浓浓。</h3> <h3>  “攀登”是小说《雍正王朝》等巨著作者二月河(凌解放)生前亲笔为洛阳理工学院书写的。簇立在教学楼北侧路口显著位置。相信大家此刻看见它,在非常时期更加有信心战胜疫情;也必将鼓舞着18万毕业生和2.8112万在校生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勇敢攀登。</h3> <h3>  校区许多主要路段路口尚有许多空白石碑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似乎在等待着更多的校友镌铭。</h3> <h3>  小路上面规则韵律的残雪像似有人故意而为之,实在让人惊叹。</h3> <h3>  开元校区图书馆呈210°圆形扇面,是当之无愧的主体建筑。其与红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相互映衬分外壮美。</h3><h3> 该馆藏还是十分有特色的哦!由于捐赠协议由本人起草,就先简介李进学艺术馆喽。大概是十年前的事了,原河南省书画协会副主席、洛阳市书画协会主席李进学老先生行大义之举,将自己书画作品、散件100余件和亲自收藏100余副名家字画无偿捐赠给洛阳理工学院。这些收藏作品不乏有齐白石、徐悲鸿、吴昌硕、李苦禅、韩美林等大家之作,甚是惊艳宝贵。经过前期商谈、举行仪式、草签协议、接收、精藏;腾让房间、精装修、布展、安防保障等多环节准备“李进学艺术馆”终于2012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极大的丰富了学校的馆藏和水准。同学们有机会可以提前约期一饱眼福哦。</h3> <h3>  电气工程学院以服务建材行业和地方经济为特色;校企共建,联合培养具有“勤奋、求实、创新、奉献”精神的应用性高级专业技术人才。</h3><h3></h3><h3> 该院的许多青年志愿者在家乡在社区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可喜可赞,他们是:</h3><h3>15届毕业生柳勇同学。17级陆海辉志愿成为村中的防控志愿者;18级的王吉祥:”不能去武汉,那就守住村里的街道,预防新冠从身边做起”。17级的宋维栋:”不能上一线,那就上村口“。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宋维栋同学,他是是学校现任“小家电义务维修队”队长,是金子在哪都发光!</h3><h3><br></h3> <h3>  该院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学生家电维修队已坚持了整整三十年,经常进行“三下乡”以及服务社区进行义务维修。曾连续三年跟拍他们,给人留下来及其深刻的印象。</h3><h3> 本片记录的是2019.7暑期烈日下,他们在宜阳县东韩村为村民义务维修小家电的场景。右边站立那位就是宋维栋同学,左侧站立那位是邓祥杰同学。</h3><h3> 给坚持30年的洛阳理工小家电维修队点赞!</h3> <h3>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通信工程系、物联网工程系、软件工程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系、实验中心等6个教学单位。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br></h3> <h3>  图书馆南侧一字排开四栋教学楼,分别是中文楼、经管楼、继续教育楼和会计学院。</h3><h3> 经过图书馆谢馆长解惑我才知道:这四幢楼象征着一个个钥匙齿;呈210°扇面开的图书馆大楼象征着钥匙柄。它们共同组合为寓意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h3> <h3>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前身为中文系,由人文学院所牵头组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河南省首批转型试点的我校三个专业集群之一。</h3><h3> 战“疫”中,16级吴丽敏等七名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缓解居家隔离给家庭和个人带来的困惑和恐慌;吴嫚萍同学的《新型冠状病毒预防手册》进入到喜马拉雅头条新品排行榜;</h3><h3> 17级李耀文来自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寒假至今他义无反顾地参加了村里的防疫活动成为志愿者。他每天协助村委会进行宣传、消毒、路口把守,盘查车辆与行人;对外出返乡人员,尤其是对从武汉或者经武汉转车的返乡人员进行登记。李耀文同学请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母校等你平安返校!</h3> <h3></h3><h3></h3><h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经管学院门口八个大字在雪后的艳阳更加耀眼。而经管学子也正是这样践行的:经管学子身在各方,当武汉面临疫情危机时,他们从五湖四海制作VCR为武汉加油!</h3><h3> 19级国贸专业闫碧琳同学,寒假回家时恰巧在石家庄留村地铁站打工做安检员,1月21日开始至今,经历了疫情发生后,该站从原来的一天一两万人到现在不足一千人的过程。他说:“在疫情期,地铁这类的公共交通设施不会停运,所以更需要有人守卫在人群密集处,努力防控疫情,作为地铁安检员,这也是我值得骄傲的事“ 。给闫碧琳同学点赞的同时我们更要告诉他,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老师和同学们等你平安返校!</h3><h3> 经管学院同学在各自家乡志愿服务的还有Z170759吴思雨、B180705李佳姮、B180703张力博、Z180761张蒙、Z190756鲁园园、Z190755郭锡雨等很多同学用各种形式为抗击疫情尽心尽力。</h3> <h3>  会计学院办学思路清晰,学科及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毕业生专业能力突出、就业领域与就业前景广阔,历届毕业生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杰出校友辈出。该院17级学生原名扬主动找到村两委,要求参与到村里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他从自身口袋中拿出口罩为老人戴;坚守在村防疫点,为来往人员测体温,为车辆消毒。是当代大学生使命担当的具体体现。</h3><h3></h3><h3> 此时此刻,要隆重推出82级的任吉忠校友。在这一次举全国之力阻击“新冠”的战役中,他和他的“爱维艾夫”(试管婴儿)医疗集团一次性捐献出达530余万元的紧急物质。</h3><h3><br></h3><h3> </h3> <h3> 下面是他在微信中的感谢片段。</h3><h3> 极其给力!由衷地向任吉忠校友和他的爱维艾夫致敬!</h3><h3> </h3> <h3>  外国语学院有英语、翻译、商务英语三个专业。近年来,学生就业供不应求,年终就业率均在93%以上。大量优秀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先后有多名应届毕业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h3><h3> 该院17级党员李阳媛同学的家乡南阳是疫区,寒假期间主动请缨,参加邓州市火车站防控卡点义务执勤;17级团支书宋丽不顾家人阻拦,在老家李集镇积极宣传防控防疫知识,在主要街口防控点站岗执勤。她们在用实际行动在防控防疫战回报社会。</h3> <h3>  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是培养师范与音乐艺术人才的专业学院。拥有表演剧场、小型演艺中心、音乐教学训练中心、舞蹈教学训练中心、心理实验室、蒙台梭利实训室和高清微格教室等30个实验实习场地。在各类大赛中荣获省、市级各项大赛奖励40余项。</h3><h3> 该院17级党员李阳媛同学的家乡南阳是疫区,寒假期间主动请缨,参加邓州市火车站防控卡点义务执勤;16级党员李希峰同学,在老家积极宣传防控防疫知识,在家乡主要街口防控点站岗执勤。17级党员屈义皓;党员郑思文;还有齐名扬、王宜汝、黄灿等多名同学在家乡村口及社区执勤站岗,为家乡战胜疫情积极做贡献。</h3> <h3> 教学BC楼之间的巨大石碑雪后十分醒目,它系郑州校友会所赠。“情系洛理”为校区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h3> <h3>  文萃苑是西校区一大亮点。里面小路曲径通幽,有绿地、儒学长廊、热带植物、牡丹园和文化广场等小景。</h3><h3> 塑像由前到后依次为程颐程颢兄弟、孔子和董仲舒。</h3> <h3>  这个视角的孔子像似乎更显千年师圣至尊。</h3> <h3>  这是李准和夫人之墓。李准先生是《李双双》、《高山下的花环》、《牧马人》等多部电影小说的作者,也是原洛阳大学名誉校长,欲知李准先生和他身后的故事,推荐各位去西校区图书馆一楼“李准纪念馆”一睹为快。记得06年升本时,请许多专业人士对其物件估值约1300余万元。</h3> <h3>  由西向东环绕图书馆半周的大明渠,除了久远的历史外,的确给校区增添了灵气和生机,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h3> <h3>  实验楼段的大明渠</h3> <h3> 教音楼段汉韵桥</h3> <h3> 太学广场,其后面是子衿餐厅。</h3><h3> 广场上的石碑是著名的辟雍碑,碑上记述了晋武帝司马炎及皇太子司马衷亲临太学辟雍视察的事迹。</h3><h3> 今朝,莘莘学子在此踊跃献血的场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h3> <h3> 2019.10.14日太学广场,300多位来至全国各地的新生积极自愿献血,他们用热血唱响自己的青春之歌。</h3> <h3> 琇苑餐厅、丹尼斯和三楼的舞蹈实训基地。在舞蹈实训基地,曾培养出许多优秀毕业生,她们在省市大赛中屡屡获奖!(我曾经连续跟拍了三年,听说以后不招生了让我一时摸不到头脑…)</h3><h3><br></h3> <h3>  在河大参加河南省戏曲进校园 河洛大鼓《情系洛神》获奖曲目。</h3> <h3> 《追忆1911》 河南省第十六届科技文化艺术节舞蹈大赛 专业组获奖节目。</h3> <h3> 璞苑餐厅。西区的三个餐厅各有千秋,里面的食品可谓花样翻新品种繁多哦,想起来让人实在禁不住诱惑喽!</h3> <h3> 受拍摄时间视角限制,没有拍到比较理想的学生公寓片子。这里仅付一张璁苑公寓了事,也给以后留下空间。(笑)</h3> <h3> 开元校区的绿化是三校区中最好的。放几张此时此刻片子共赏,季节不太对,日后一定补上更美好的。</h3> <h3>  近三个小时西区拍摄,远远地也是唯一碰到的人,他们竟是校园美容师,给他们点赞!向他们致敬!</h3> <h3>  整理照片时才发现,这是第二个丹尼斯啊!西区同学好幸福哦!</h3> <h3>  相约和琇苑超市</h3> <h3>  上了锁的排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田径场也是如此。</h3> <h3>  开元校区体育馆,体育部所在地。</h3> <h3>  开元校区东大门拍一张,不见一个人影。</h3> <h3>  东大门内铜墙铁壁,壁垒森严。</h3> <h3>  南大门依旧那么古朴端庄。</h3> <h3> 此时此刻的龙祥街街面,同学们可以对比一下昔日脑海中的情景。</h3> <h3>  此时此刻的学子街,大家可以对比一下昔日脑海中的学子街街景。</h3> <h3>  九都校区此刻最好的光影留给了这幢综合大楼。就应用价值而言它也是九都校区的标志性建筑。</h3> <h3>  大疫面前,洛阳理工学院的师生也行动起来了,用他们各自独有的方式,投入“战疫”……</h3><h3> 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创作的一组组原创海报作品,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已经刊登在多家融媒体上。17级张洸豪同学在老家鲁山琴台街社区做防疫志愿者,每天与村干部一起值班,进行登记、测体温,并对来往车辆、社区各户进行消毒</h3><h3> 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h3> <h3>  这是九都校区图书馆大楼东立面,原来在这里工作、上学的人们还能够认得出来吗?历史赋予它的功能当下正在发挥着耳目一新的作用。</h3> <h3>  教学楼前的小品,据说下面是双手托举着上面的笔(知识)。</h3> <h3>  昔日的锅炉房现已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中心。</h3> <h3>  对于一个门外汉而言,这个中心里面艺术氛围还是浓厚的。</h3> <h3>  中心自制的仿古陶俑等。</h3> <h3>  九都校区的桢苑餐厅是不是很有艺术范儿。</h3> <h3>三号学生公寓</h3> <h3>四号学生公寓</h3> <h3> 一号学生公寓,不知道哪位粗心的同学走的急了点,居然忘记收回晾晒的衣服。</h3> <h3>  宿管阿姨小黑板上的告示告知了现在抗疫形势的严峻性。</h3> <h3>  九都校区田径场。大家看上去是不是别具一格啊!艺术氛围超浓,特色鲜明!给他们点赞!</h3> <h3>  从南到北拍摄一张纵深片子,好像感觉九都校区早已融入(淹没)城市之中,可以更好的服务地方喽!</h3> <h3>九都校区的主干道之一</h3> <h3>  以三颗“蘑菇头”著称的小憩苑,以前曾是男女生谈恋爱的好去处哦。此刻好想建议北区的同学,有机会的话充分发挥一下你们的聪明才智,把这里也好好滴美化美化……你懂的!</h3> <h3>  这可是当时工业高专唯一的亭台楼阁啊,现在也以斑驳不少……</h3> <h3>  以上的片子是想为在家战“疫”的同学们,宅家时如果怀念学校学习、生活和环境时可以看看这些照片,找个乐子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和同学或老师交流一下思想和心境。为接下来继续宅家,提供一点话题、念想或动力。</h3><h3> 下面的片子是告知同学们近期学校内外发生的一些事情。</h3> <h3> 第一次看见学校主要领导站在大门外向洛阳市领导汇报学校的防控防疫工作。</h3> <h3>  校领导在巡视总值班室。</h3> <h3>  校领导在检查居民小区防控防疫工作。</h3> <h3>  教职工生活小区执行了严格的人车出入登记制和测量体温。</h3> <h3>  三校区早已统一封院,安保人员严阵以待。</h3> <h3>  夜间增加了安防巡逻次数。</h3> <h3> 校医院从大年三十就开始重点防疫防控工作,英雄就在身边。</h3> <h3>  2.9号2.10号连续两天,洛阳市开始了超大规模的全市防疫消毒。(此片系借用曹郑宏老校友的,这是他不顾个人安危、夜晚单骑跟车拍摄的)</h3> <h3>  </h3><h3> 今天是2020.2.12号,也是六九最后一天,明天将是七九。</h3><h3> 俗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h3><h3> 宅家的同学们,尤其是正在家乡村口路口地铁站口值守的同学们;还有十八万校友们,全国除湖北以外新增病历连降8天了。</h3><h3> 冬雪已至,春天还会远吗?</h3> <h3>  校园里腊梅花开正当时</h3> <h3> 牡丹苑中的牡丹已露枝桠。</h3> <h3>  镜月湖畔柳树枝桠尖尖已露。</h3> <h3>  酢浆草早已破冰而出。</h3> <h3>鸣谢:</h3><h3> 各个学院提供学生即时信息!</h3><h3> 校医院提供防疫指导!</h3><h3> 保卫处和馨园小区物业提供拍摄支持!</h3><h3> 教务处、国资处和校友总会提供数据支持!</h3><h3> 图书馆提供校区规划解惑!</h3><h3> </h3><h3> 祝28112名在校生宅家爱国!宅家报国!安全渡疫!一个不能少平安返校!届时所有餐厅将一起喊你们——回家吃饭!</h3><h3> 祝18万毕业校友事业有成!诸事顺遂!身心安康!好人一生平安!</h3><h3> 洛理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h3><h3> </h3><h3> 在路上 2020.2.12于洛阳馨园</h3><h3><br></h3><h3> 本篇体量大,头绪多,时间紧,难免挂一漏万,恳请各位及时指出以便及时修改。多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