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童年,与书为伴!

朵宝

<h3> 一眨眼的功夫孩子们升入一年级已经是第二个学期了,当时那种焦虑,那种担心,上着班还想着孩子进入陌生的环境能否适应老师和同学。直到今天家人们发现没有,身边那个小小的他(她)越来越自信了,有了小学生那样规矩的言行举止。</h3> <h3>  看!!!孩子们多棒!!!</h3> <h3> 书是人类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位好朋友;读书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习的进步,知识的掌握,利于成功。一年一班的孩子每天都会认真的读书,为他们的表现点赞吧!</h3> <h3> 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h3> <h3> 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br>  </h3> <h3>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h3> <h3> 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br>  </h3> <h3>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就可以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一步。<br>  </h3> <h3>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是一种休闲,也是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h3> <h3> 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到,通常喜欢阅读的孩子,在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方面往往更有优势。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们引导需要方法。</h3> <h3> 不要在孩子读“闲书”的时候大力训斥,可以跟孩子探讨书中的理念,可以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再结合此处推荐其他数目,引发相关思考。<br>  </h3> <h3> 不要过多听信参考书的意见,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数目。孔子都说要“因材施教”,放眼天下,没有四海之内皆准的规则。<br></h3> <h3> 不要随便丢给孩子一本书就让他来读。而要根据年龄和性格匹配读书的难度。初中阶段的孩子,可以阅读比如名著(原著)、历史名人传记、诗集、国学之类的书籍,并逐步增加。<br></h3> <h3> 不要按照自己的需要来规定孩子的阅读内容,而要多问孩子的喜好和志向。可以选取不同类别的书来让孩子尝试,观察孩子的喜好。<br></h3> <h3> 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特别是对于阅读基础本就薄弱的孩子,要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表扬他,让他在此过程中获得自信,以提升阅读兴趣。<br></h3> <h3> 不要让孩子觉得读书是因为被迫的,后者有一定的利益诱惑。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件简单而美好的事情。<br></h3> <h3> 不要给孩子指定任务,一定要了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让他对阅读产生兴趣,才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br>  </h3> <h3> 不要让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压力,而要把阅读作为一种习惯来培养,最好与父母一起读书,潜移默化产生影响。<br>  </h3> <h3> 不要将读书视为单纯的阅读和吸纳的过程,输入和输出是相互连接的。输入的同时可以增加输出的内容。深思而后发文,发文而后言或写。读书可以培养的能力,并不是单一的。<br>  </h3> <h3> 不要忽视孩子的提问,提出问题是进行思考的表现,即使孩子的问题过于简单,家长也要从积极层面给予肯定。思考必定都是由浅入深的。<br>  </h3> <h3> 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特别是对于阅读基础本就薄弱的孩子,要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表扬他,让他在此过程中获得自信,以提升阅读兴趣。<br></h3> <h3> 真正的教育是无痕的教育,是环境的教育,是父母身体力行的教育,而不是过多的教诲与训斥,某一种意义上说,说教往往是无用的。  <br>  建立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一个有着浓厚书香气的家庭氛围,无疑是家庭教育的首要问题,很多教育专家认为,好的关系胜于许多教育。怎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其中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陪着孩子一起读书。<br>  </h3> <h3>  教育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育人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过程。一个孩子世界观、人生观的逐渐形成,是需要教育者潜移默化地去影响的。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除了适当的言传以外,更主要的还需要教育者的身教。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感染孩子,比如,养成阅读的习惯,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而热爱读书,并能将自己对某些事情的看法与父母沟通。<br></h3> <h3> 阅读不仅可以让孩子获取广泛的知识,陶冶情操,还能使孩子得到放松休闲,缓解焦虑,调节情绪。与孩子一起读书,既能留出一些时间与孩子共处,又能强迫自己也养成读书的习惯,一举两得。</h3> <h3>  在“亲子共读”中让大家都明白了贵在坚持。亲子共读,是维系家⻓和孩子之间的一条纽带,不仅能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 情,还能使父母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能够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h3> <h3> 亲子共读能 让孩子在书的海洋里自由的翱翔,增⻓丰富知识。让我们为孩子营造一个爱书的环境,让他们欢 乐读书,欢乐成⻓。 </h3> <h3>  读书是一件欢乐的事情,和孩子共读一本书,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聚焦了一个共同的资料和话题,陪着孩子畅游在一个个全新的世界里,所引发出的一种极大的情感共 鸣,你会觉得他(她)和你贴得很近很近,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这种友谊的加深,情感的增进, 是我们每个做家⻓都渴望得到的,也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h3> <h3>  你有没有给孩子读了某些故事或资料后,让孩子展开自我的想象力,让他(她)说出故事中的人物将 可能会如何发展?</h3> <h3>  它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孩子天生就十分好奇也充满着各式的幻想,书本就 是满足这些欲望的,当孩子已经熟悉了书中的资料,我们做爸爸妈妈的就和孩子一⻬分别扮演不 一样的主⻆来阅读故事书。这样的阅读不仅仅能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并且还 能培养孩子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其注意力。</h3> <h3>  读了一个寒假的书,当家长的也是感觉真的很好,即使每一天下班很累,但也很享受小朋友缠着一⻬共度的亲子阅读时光,是那个小小的他(她)督促着我们不断的学习成⻓,既然小小的他(她)都可以做到,我们大人何以有偷懒的理由。</h3> <h3>  有没有发现经过“亲子共读”,孩子的阅读兴趣变得浓郁了,阅读水平和语言表达本事也在逐步提高 了,让我们与孩子也有了更深的沟通和交流,对孩子的心理成⻓和情绪发展也有了更深的了解。</h3> <h3>  以后不再推辞说没有时间,有位伟人以往说过“时间就像海 绵里的水,只要你肯,总是会有的”说句实在话,身为家⻓,平时总是借着“工作忙”“家务多”等借口来敷衍孩子,只要求孩子 自我好好读书,并没有觉得自我应当起个模范带头作用,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要让孩子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家⻓就要给孩子树 立良好的榜样,只要自我一有时间就读书看报,慢慢地,孩子就在潜移默化中被你感染,自然而然 就知道读书了。</h3> <h3> 好的读书习惯养成,是对孩子在以后人生路上独自探索开启的一盏不灭的明灯,在孩子从 小到大的过程中间,会一直照亮他脚下的道路。</h3> <h3> 读书能增⻓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明白事理,增 强本事;读书能陶冶性情,德润人心,沿着书籍构成的阶梯,学做人,学做事,攀上一个又一个科 学的高峰。</h3> <h3> “读书只是陪伴的一种方式”,不要把太多的功利心放在亲子共读上,顺其自然,多点陪伴多点耐心,跟随着孩子的脚步慢慢来就好。<br>  </h3> <h3> 孩子爱不爱看书,与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不在乎时⻓的,读书只是陪伴孩子的一种方式,仅有你们都投入且喜欢的。 </h3> <h3>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书是人类提高的阶梯,是我们最诚挚的朋友。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和不顺心的事,换一种思维去想和应对,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br></h3> <h3>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却可以定位人生的方向。<br> 书能够影响人的心灵,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一个人要想把自己打扮得可爱、漂亮或者具有吸引力,就去读书吧。</h3> <h3> 经常读书的人,一眼就能从人群中分辨出来,在为人处世上也会显得从容、得体。<br>  经常读书的人不会乱说话,言必有据,每一个结论会通过合理的推导得出,而不会人云亦云、信口雌黄。<br>  </h3> <h3> 坚持读书就是胜利,加油!孩子们,继续翱翔于书的海洋吧。</h3> <h3> 经常读书的人会思考,知道怎么才能想出办法。他们智商比较高,能够把无序而纷乱的世界理出头绪,抓住根本和要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br>  读书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优雅或者提高身份,而是为了获得素质。</h3> <h3> 所谓素质,如爱因斯坦所言,就是将学校里、书本上所学来的东西都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即习惯。<br>  读书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对人性的认识,锻炼心胸,逐步训练感受幸福的能力,培养自信心。</h3> <h3> 小学低年级孩子能够独立阅读的书籍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以图画为主;一是在文字上面标有汉语拼音。孩子阅读脱离了父母的帮助,但识字量有限,所以常常依靠图画和汉语拼音来认识文字,理解书籍的内容。<br> </h3> <h3> 小学中年级是孩子阅读的重要转折时期,随着孩子识字量的增加、知识经验的增加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具有了阅读字书的条件。从这个时期起,他们喜欢阅读的书籍图画越来越少,拼音越来越少,而文字越来越多,文字所含的思想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孩子不仅通过图像、声音,也通过文字符号来认识现实社会和历史。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br></h3> <h3>  阅读习惯是在心灵深处装了一部发动机,一个人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寂寞。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知所措。特别是在中小学时代,读书不叫读书,而应当是吃书,吃进去了,成为我们的血肉和骨骼。很多人的成功就得益于良好的阅读习惯。<br> </h3> <h3>  读书使人美,美在意境,美在心灵,美在内涵。读书的过程,能使我们得到文字的抚慰,更能获得文字背后意境的滋润。读一本好书,宛如向沉思的哲人问道求学,点一盏明灯照亮心灵之路;又宛如与知己好友把酒畅谈,感受两颗心的同频共振。读书使人对生活增添新的感受和思考,拓展生存的精神空间,追寻人生的终极价值。灵魂在读书中净化,品格在读书中升华,人生在读书中丰盈。</h3> <h3> 读书之美,不在于读了多少书,而在于从书中汲取了多少营养。<br> 捧起一本好书,品读一本好书,你会发现美丽已在我们身边。<br></h3> <h3>  勤奋是天才的摇篮,耕耘是智慧的源泉。愿你们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h3> <h3> 知道萤火虫么?即使萤火虫的光点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孩子们,你们很棒!你们也可以做得到!<br> 孩子们,加油!!!</h3> <h3>  这一切都源自于良好的自律和坚韧的意志力,但更重要的是家人们的热情和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们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h3>

孩子

读书

阅读

可以

共读

习惯

兴趣

亲子

不要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