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老通书(老黄历)

巽之先生

<h3>我国特有的一种纪年方法是根据天干、地支记年月日,即现在仍在用的农历。在老黄历上,除了干支纪日外,还在日期上加上了另外12个字并成口诀。即:建满平收黑(黑道),除危定执黄(黄道),成开皆可用(黄道),闭破不能行(黑道)。</h3><h3> 老黄历内容主要包括:公历日期,星期,当日时令(上下弦、二十四节气、朔望、各种节日等),当日吉、凶神煞,农历初几,干支,纳音五行,八卦,每日卦运,所值九星,二十八星宿,十二直,当日宜忌,当日冲煞,当日胎神,当日吉、凶时等。以下是对老黄历部分内容的阐释。</h3><h3> 1、当日吉凶:凡遇岁破、月破、上朔、四离、四绝等大凶之诸煞值日者,无论其他所临神煞如何均为凶日,其余诸日根据所临十二建神、二十八星宿和各类神煞情况判定为平或吉。</h3><h3> 2、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为十二建神;角、亢、氏、房、心、尾、箕等为二十八星宿;甲子、乙丑、丙寅等为当日的干支纪日。</h3><h3> 3、“天官辰时”“喜神午时”“日禄申时”“天乙西时”“福星未时”等,均是日干时神内容,是以当日日干而起的时辰贵神,由于“黄历”篇幅所限,一般仅列其中之一。</h3><h3> 4、吉神“王日”“要安”“驿马”“天后”等和凶神“月破”“天火”等,均属月令系统的神煞。</h3><h3> 5、宜“结婚、祭祀、出行、动土”和忌“治病、词讼”等,为当日宜、忌内容,由当日所临的十二建神、二十八星宿和诸位神煞推导得出。</h3><h3> 6、每日冲煞:“冲”即地支相冲,指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卵西相冲、辰戌相冲、已亥相冲。再把十二地支配以十二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西鸡、戌狗、亥猪。黄历要求不要选用那些与自己属相相冲的日子。岁煞成为“四季之阴气”,极其狠毒,能游行天上,所理之地不可穿凿、修营和移徙。岁煞巡行的方位:子日起正南,向东逆行,一日一位,四日一周,循环往复。</h3><h3> 7、“五不遇午时”“五不遇辰时”等为从日干起时神。</h3><h3> 8、当日的吉时、凶时。黄道吉日就是万事皆宜的日子。黄历上明确写明了每日宜做什么,不宜做什么。吉日的选择主要是对日的选择,但并不是不顾年、月、时的吉凶,而要相互关联,综合选择。择吉中将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这六神所在的日子就是黄道吉日。</h3> <h3>教你如何看懂“老黄历”!</h3><h3>  黄历,又称通书、通胜,相传是由黄帝创制,故称为黄历。</h3><h3> 《史记》里说,黄帝建元甲子。 那么黄帝元年正月初一必定应该是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太乙数统宗》记载:“上古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天心气运正值冬至,日月合璧,五星(指太阳系九大行星之金木水火土等五星)联珠,皆合于子,是为上元。”每年冬至为一年之始,朔旦为一月之始,夜半子时为一日之始,甲子日为干支记日之始。道历也是依据黄帝纪年来计算的。</h3><h3> 黄历的内容不但包括了天文气象、时令季节而且还包含了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一些禁忌,农耕活动中播种收货的时机等等,可以说是一部指导人们生产生活的百科全书。</h3><h3> “老黄历”包含哪些内容?</h3><h3> 1、每年包含内容</h3><h3>①二十四节气交节日时</h3><h3>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全年划分的二十四段落,每段约隔半月,分在12个月里。</h3><h3>②七十二候</h3><h3>五天一候,一年365天(平年)为73候,为与24节气对应,规定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为72候。</h3><h3>每一候均以一种物候现象作相应,叫“候应”。72候的“候”应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大类,前者如“水始涸”、“东风解冻”、“虹始见”、“地始冻”等;后者有动物和植物,如“鸿雁来”、“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华”等。</h3><h3>③几龙治水</h3><h3>是根据每年正月第一个辰日(辰为龙)在第几日决定的。如在正月初五,就叫“五龙治水”,在初六,就叫“六龙治水”,等等。据说,龙数越多,雨量越少,龙数越少,雨量就越多。民间自古就有“龙多不下雨”的谚语。</h3><h3>④几牛耕田</h3><h3>每年第一个丑日(丑为牛)在正月初几,就是“几牛耕田”。耕田的牛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h3><h3> 2、每月包含内容</h3><h3>月历内容包括:月之大小;月建(1989年己巳十二月为例,月建丁丑);交节日时及本月起止;当月所值月宿(1989年十二月为例,月宿为轸);月煞方位(1989年十二月为例,月煞方位为东方);月星(1989年十二月为例,月星为九紫)</h3><h3> 3、每日包含内容</h3><h3>日历内容最多最杂,真正的“大杂烩”就体现于此,其内容主要包括:公历日期;星期;当日时令(如上下弦、二十四节气、朔望、各种节日等);当日吉、凶神煞;农历初几;干支;纳音五行;八卦;每日卦运;所值九星;二十八星宿;十二直;当日宜忌;当日冲煞;当日胎神;当日吉、凶时等。现就某版本黄历的编排顺序将其所列内容简述如下:</h3><h3> ①当日吉凶:凡遇岁破、月破、上朔、四离、四绝等大凶之诸煞值日者,无论其他所临神煞如何均为凶日,其余诸日根据所临十二建星(黄道黑道十二神)、二十八星宿和各类神煞情况判定为平或吉。</h3><h3> ②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为十二建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为二十八星宿(参阅《黄道吉日》和《二十八星宿》文);甲子、乙丑、丙寅等为当日的干支纪日(有的还在其下注有“金”、“火”或“海中金”、“炉中火”字样,这些均为当日干支的纳音五行)。</h3><h3> ③“天官辰时”、“喜神午时”、“日禄申时”、“天乙酉时”、“福星未时”等,这些均是日干时神内容,是以当日日干而起的时辰贵神,由于“黄历”篇幅所限一般仅列其中之一。</h3><h3> ④吉神“王日”、“要安”、“驿马”、“天后”等和凶神“月破”、“天火”等,均属月令系统的神煞。</h3><h3> ⑤宜“结婚、祭祀、出行、动土”和忌“治病、词讼”等,为当日宜、忌内容,由当日所临的十二建星、二十八星宿和诸位神煞推论得出。</h3><h3> ⑥每日冲煞:如“冲猴,岁煞北”、“冲鸡,岁煞西”等。“冲”即地支相冲,即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再把十二地支配以十二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于是,凡子日,与午相冲,即为“冲马”;寅日,与申相冲,即为“冲猴”。黄历设立此款,是告诉人们,不要选用那些与自己属相相冲的日子。</h3><h3> 何谓黄道吉日?</h3><h3> 所有宇宙中日、月、星辰的互动,都会不同程度的作用于地球生命,从而在地球生命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在日、月、星的运动中,蕴藏着天地大道中万物消长的规律。所以古时道教的先祖以星象来推算吉凶。每一天的吉凶被划分成“黄道吉日”和“黑道凶日”。</h3><h3> 日辰的十二地支相应地配上十二个不同名称的值日天神,十二日当中,十二天神各依序轮值一次,周而复始:</h3><h3>子日青龙;   辰日金匮;   申日天牢;</h3><h3>丑日明堂;   巳日天德;   酉日玄武;</h3><h3>寅日天刑;   午日白虎;   戍日司命;</h3><h3>卯日朱雀;   未日玉堂;   亥日勾陈。</h3><h3>其中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六神所值的属於黄道吉日。</h3><h3>其他天刑、朱雀、白虎、天牢、玄武、勾陈六神所值的属於黑道凶日。</h3><h3>歌曰:</h3><h3>黄道生方利动为,诸般造作最相宜;</h3><h3>门庭昌盛功名显,代代儿孙挂紫衣。</h3><h3>黑道凶星造与修,灾荒色乱必惊忧;</h3><h3>行方出入遭凶祸,万顷庄田一旦休。</h3><h3> 黄道吉日未必尽吉,黑道凶日未必尽凶,仍要看看有没有其他吉凶神煞及乃与祈福者出生年柱是否相冲克而论。黄道吉日可以用来择吉,找结婚、嫁娶、订婚、约会、开张、开市和搬家等的适宜日期。也有其他择日学派使用三元择日或是四柱八字或是奇门遁甲来择吉日,其他更有所谓的岁破、月破、日破等日均严禁於吉祥喜庆宴会使用。</h3><h3>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公历是纯粹的阳历,它只以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规律为依据,并不考虑月球的变化,月份的设置完全是人为设定的,岁首、每月天数毫无根据。中国古代历法主要采用阴阳合历(即现在的农历),比起其他国家所采用的纯阳历或纯阴历都较复杂,正因为其严谨准确,因而能作为推算阴阳吉凶的依据。</h3> <h3>黄历:中国旧时的一种历书。除载有农历月、日和农时节气外,并有“宜忌”等迷信内容,如某日宜祭祀,某日忌出行,某日喜神在何方等。</h3><h3> 皇历:历书。旧时由钦天监编制、皇帝鉴定后颁布使用,故称。以封面用黄纸,又称黄历。</h3><h3> 黄道:指太阳。古代历法家以为黄道日子是吉日,作事相宜;黑道日子是凶日,作事不利。</h3><h3> 黄道吉日:旧时迷信星命之说,谓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等六辰是吉神,六辰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称为“黄道吉日”。</h3><h3> 祭祀:指祠堂之祭祀、拜祭祖先或庙寺的祭拜、拜神明等仪式。</h3><h3> 嫁娶:男娶女嫁,举行结婚大典的吉日。</h3><h3> 求嗣:向神明祈求后嗣求子孙之意。</h3><h3> 冠笄:“冠”指男、“笄”指女,举行男女成人的仪式称之为冠笄。</h3><h3> 纳采:缔结婚姻的仪式、受授聘金。</h3><h3> 进人口:收纳养子女而言。</h3><h3> 纳财:购置产业、进货、五谷入仓等。</h3><h3> 纳畜:买入家畜饲养之事。</h3><h3> 会亲友:宴会亲朋之事。</h3><h3> 上梁:装上建筑物屋顶的梁木。同架马。</h3><h3> 作灶:安修厨灶、厨炉移位。</h3><h3> 伐木:入山砍树。</h3><h3> 出行:外出旅行学习。</h3><h3> 安门:房屋装设门户等工事。</h3><h3> 开市:开业之意。商店行号开张做生意。</h3><h3> 开光:神佛像塑成后、供奉上位之事。</h3><h3> 入宅:迁入新宅、所谓“新居落成典礼”也。</h3><h3> 移徙:搬家迁移人主所之意。</h3><h3> 出火:移动神位,“火”指“香火”而言。</h3><h3> 拆卸:拆掉建筑物。</h3><h3> 修造:阳宅之建造与修理。</h3><h3> 立碑:于阴宅墓前立一石碑。</h3><h3> 修坟:修理坟墓。</h3><h3> 行丧:举行丧礼及丧事等。</h3><h3> 挂匾:悬挂招牌或各种匾额。</h3><h3> 栽种:栽种植物。</h3><h3> 祈福:祈求神明降福或设醮还愿之事。</h3><h3> 立券:订立各种契约。</h3><h3> 合帐:制作蚊帐之事。</h3><h3> 纳婿:男方入赘于女方为婿之意。</h3><h3> 斋醮:庙宇建醮前需举行的斋戒仪式。</h3><h3> 安香:安放神位及香火。</h3><h3> 塑绘:寺庙之绘尽或雕刻神像、画雕人像等。</h3><h3> 谢土:建筑物完工后所举行的祭祀。</h3><h3> 动土:阳宅建筑时,按所择日时,用锄头在吉方锄下第一锄土的时间称“动土”。</h3><h3>破土:仅指埋葬用的破土,与一般建筑房屋的“动土”不同。即“破土”属阴宅,“动土”指阳宅也。</h3><h3> 入殓:将尸体放入棺材之意。</h3><h3> 移柩:举行葬仪时、将棺木移出屋外之事。</h3><h3> 开生坟:开造坟墓。</h3><h3> 启攒:指“洗骨”之事。俗谓“拾金”也。</h3><h3> 余事勿取:其他事情均不可做。</h3><h3> 安葬:举行埋葬等仪式。</h3><h3> 除服:脱下丧服。</h3><h3> 成服:穿上丧服。</h3><h3> 解除:冲洗清扫宅舍、解除灾厄等事。</h3><h3> 破屋:拆除房屋。</h3><h3> 坏垣:拆除围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