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舞者一一莲花县疾控中心流调工作纪实

王秋茂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20鼠年新春之际,一场空前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汹汹来袭!这个恶魔,它不肯放过咱们这个偏远的小山城。莲花人民奋起而上,众志成城,打响了这场防控战“疫”!</p><p>&nbsp;&nbsp;&nbsp;&nbsp;有那么一群人,每天奔波在战“疫”的最前线,哪里有疫情的警笛拉响,他们的身影第一时间就出现在那里,他们,就是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组的工作人员。</p> <p>&nbsp;&nbsp;&nbsp;他们跟其他人一样只是普通的上班族,但在这个全民休假的春节,他们却无法与其他上班族那样待在家里休息,不能在家里与父母、小孩绕膝相伴。他们与平时一样,早出晚归一直在单位上班。吃泡面,加夜班,都已经成为家常便饭。没有一个人抱怨,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不多言辞,不喜露面,默默无闻,只知道竭尽全力,挡在病魔之前。</p> <p>&nbsp;&nbsp;&nbsp;&nbsp;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他们都没有休假一天。当其他单位的人员正在家中开心休假的时候,他们却正在加班加点,奔波在各个疫情点。当国家宣布延迟春节休假时间的时候,他们却只能“违令”而动,不但每天照样上班,还“变本加厉”,加班加点,早出晚归。每个上班族对今天星期几都非常清楚,上班五天,休息两天,可是,当昨天的晨会上有人问一句:今天星期几呀?结果大家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回答得出来!疫情,让他们几乎忘记了早晚,忘记了日期,忘记了双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上班!疫情!</p> <p>&nbsp;&nbsp;&nbsp;&nbsp;&nbsp;在这个交通发达的时代,在这个人际交往频繁的时代,新冠肺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们携带着的病毒在全国各地四处游荡,像定时炸弹一样,疫情随时都可能出现。我们莲花县,也不例外,大量湖北及武汉的入境人员,带来了严重的传播风险,这给流行病学调查员增添了巨大的压力!</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每当一个病例报过来,就是一道紧急命令!疾控中心流调组的人员就进入了紧张的工作之中。以疾控科长陈凤阳和刘萍同志组成的第一小组首先赶到医院,进入隔离病房,对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患者的来龙去脉,必须问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隔离病房内病毒量无疑更多更浓,人在里面呆得越久,被感染的风险越大。但是,职责所在,容不得流调人员有任何退缩,只有完成任务,才能离开病人,走出病房。</p> <p>&nbsp;&nbsp;&nbsp;&nbsp;流调二组由江良珍和邓光华同志组成,流调三组由王秋茂和周慧兰同志组成,其中,王秋茂与江良珍两位同志是年过50的老党员,每次流调都是冲锋在前。每当任务一到,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他们带上“居家医学观察告知书”,立即赶往目标家庭。因为防护物资异常紧缺,必须优先保障一线直接接触确诊病人的同事使用,所以,我们的工作,只能采用一级防护,穿普通工作衣,戴外科口罩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p> <p>&nbsp;&nbsp;&nbsp;&nbsp;有一家人,春节前密切接触三昼夜,十个人中有三个已经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人,剩下的七个人已经被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甚至就是一个准新冠肺炎患者!这样的防护条件下去与密切接触者们“密切接触”,不是我们胆大,不是我们自带免疫力,而是职责使然,只为了找出更多的密切接触者,为了让更多人不受病毒伤害,我们必须迎难而上。</p> <p>&nbsp;&nbsp;&nbsp;&nbsp;流调组,犹如“聊天”组。每当来到患者密切接触者家中,我们流调组的人员要与他们每个人一一“拉家常”:是不是到买菜了?是不是逛商场了?去过什么人家?呆了多久?见了什么人?几时几分在哪里?……,事无巨细,必问明白。此时此刻,他们已变身霍尔摩斯,像侦探一样,细致入微地了解他们的来影去踪,从中发现蛛丝马迹,聊着聊着,对方不耐烦了、不理人了、生气了、唾沫星子飞过来了、……,这个时候,他们却不能退缩,不能冲动,他们瞬间又变成了心理医生。流调人员只能黙黙忍受,好言好语安抚他们,耐心地向其分析利害关系,……。</p> <p>&nbsp;&nbsp;&nbsp;&nbsp;比如有一家人,七个家人中已经有一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其余六人中竟然有两人出现了症状,已被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接着又有一个不利的消息传来,这一家人不配合流调工作。第三小组的周慧兰同志得知此情况,毅然要求到这个“钉子户”去进行流调。王秋茂和周慧兰两个人相互配合、通力协作,经过近一小时耐心细致的工作,最终圆满完成了流调任务,并及时联系定点医院,将两位有症状的患者接到了监测点,为全县的后续防控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p> <p>&nbsp;&nbsp;&nbsp;&nbsp;&nbsp;除了面对面调查、入户调查,还要进行流动调查。流调组的同志们,为了找到某个人,还通过请求网警支援查监控,细心比对,通过店主想方设法找到联系电话,通过熟人找熟人等各种渠道来进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放弃任何一个环节,查漏堵洞,仔细寻找,这就是流调组的工作态度。流调人员回到单位后,还要在第一时间书写出每个流调对象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并发到上级和疫情指挥部,为相关部门综合分析判断、明确下一步行动提供了翔实的资料。</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流调工作,是一项充满危险而又十分艰难的工作。流行病学调查,接触的大都是还没有明确诊断的病人,因诊断流程问题,其中的准病人无处不在,稍有不慎,自己就有可能被感染,将给单位同事、家人以及其他人带来巨大的连锁的不确定风险,因此,流调工作是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p><p>&nbsp;&nbsp;&nbsp;&nbsp;&nbsp;流调工作人员无所畏惧。伙伴们,加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