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的文章有故事之十三</h3> <h3> 2016年元月20日我被调到现在所在的学校,那个时间正值期末考试,上学期的工作已接近尾声,我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到任后必须要做好的学期结束的各项工作。<br></h3><h3> 寒假结束,春季开学后不久,我就召集学校所有领导干部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开了一个会,主要内容有两个:一个是安排春季开学的工作;二是和大家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h3><h3> 之所以说是推心置腹的谈话,是因为我讲的方式是一种平等的对话,没有那种居高临下、唯命是听的意味,表现出了足够的真诚和信心、充分的尊重和善意。还因为我讲的内容大多是从我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出发,表达的是我的思想观念、做人品格、处事方式和是非立场,尽量把做人、做事、做官的正道讲明白。即使是一些明确而强硬的工作要求,我也尽力做到通情达理、亲切自然、可信可行,用同理心争取所有领导干部对我所讲的东西的认同,希望最大限度地达到凝聚人心、提高战斗力的目的。</h3> <h3> 这次谈话的主要内容大致如下:首先,明确指出:一所好学校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有一个好班子;二是有一种好风气;三是有一支好队伍。其中,好班子是根本,好风气是保障,好队伍是关键。没有好的班子,其它两方面都是空谈。而拥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最关键的是班子里的每一名干部,毫无疑问是每一名,都必须能够严以律己、创先争优、开拓进取、率先垂范。然后对每名干部提出了做“五种人”的具体要求,即:做道德上的强人、做精神上的富人、做思想上的高人、做专业上的能人、做工作上的带头人。这五个方面,看起来都有些高调、有点儿高不可攀,但在我看来,这些口号式的要求其实是为每一位领导干部指明的努力方向、提出的奋斗目标。在这里我明确而坚定的提出来,最根本的是希望所有领导干部都能在各个方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至于具体地如何才能成为这样的“五种人”,我讲的都很具体、很实际,既有思想上的引领,又有方法上的指导。比如:我在“做思想上的高人”里讲到:“只有拥有自己的思想,我们的工作才会主动。领导没想到的,我已经做到了,领导想得不周全的,我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领导的决策有不妥的,我可以用充足的理由来证明并加以纠正。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局面,我也特别希望各位要养成‘干好份内的事,操着校长的心’这种习惯,我绝对不会把这种情况看成是野心,如果我有这种想法,只能说明我无能。”这段话实际上表达了我的三个方面的观念:一是希望每名干部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二是希望每名干部一定要有大局意识;三是希望每名干部知道我本人看重的是工作而不是权力。又比如:在讲“做精神上的富人”时,我向每名领导干部提出了“过上有规律的生活”的要求。我讲的时候不是空洞的要求,而是具有可操作的,其中我讲到“相对一般人,我可以自豪地讲,我可以成为很多人的榜样。在五山当校长期间,我就给自己定下了‘四个一’的规矩,即:读10000字的书,写1000字的文章,听一节课,锻炼一小时。”……</h3> <h3> 对这次谈话,我是以慎重、真诚而细致的态度来准备的,所以,在谈话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在大多数领导干部身上都表现出了积极效果,基本上在我的预期之内。并且,在我们进行了这次集体谈话之后不久,局长就深入到我们学校,以关心我这个新上任校长的工作情况的名义召集所有干部开了个会,在这个会上,我简单地介绍了我们将用“五种人”统领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想法,局长当即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要通过局办公室把我讲的这些向全县中小学推介。按照局长的要求,我修改成了题为《示范是最好的管理》的文章,不仅在全县中小学推介,还在《湖北教育》《襄阳教育》刊发。</h3><h3> 为一次谈话写的一篇文章,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也被专业杂志刊发,其存在的价值是无须质疑的。但是,我也非常清楚,道理上有价值的东西并非都能转变为现实的成果。因为任何一件事情,从明理到践行,再到见效果,这个过程是复杂的、不确定的、也是需要时间的,最终的结果还是难以控制的。</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