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为维护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合力全面打赢疫情阻击战,现就我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心理支持工作通知如下:</p> <p>一、成立疫情防控心理支持工作组</p><p>心理支持工作组由我校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和各班班主任老师组成。</p><p>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宋珂 15838040263</p> <p>各班级负责心理辅导老师:</p><p>一一班:何敬敬 一二班:郑艳敏</p><p>二一班:秦倩倩 二二班:王玉珂</p><p>三一班:范清玲 三二班:马琦</p><p>四一班:陈常悦 四二班:宋珂</p><p>五一班:马博思 五二班:郭春杰</p><p>六一班:刘娟娟 六二班:张梦可</p><p>同时设立疫情防控期间心理支持热线电话:</p><p>0371-63387387</p><p>工作组负责统筹部署疫情防控期间我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p> <p>二、开展好心理支持服务</p><p>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落实上级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准备,利用“空中课堂”系统,搞好学科网络授课的同时,及时跟进心理辅导,开通了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启动了心理健康寒假线上教育活动,学校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全天候为师生及家长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同时也为因疫情待在家中的学生如何处理好课程学习和合理使用手机网络关系的问题给予专业指导。</p><p>对于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由学校转介到专业机构诊治。</p><p> 开学后各学校要依托心理课程,辅之以主题班会、专题心理讲座等多种形式,做好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p><p> 疫情当前,个体可能会出现愤怒、焦虑、无助等负面情绪;难以集中注意力、有被隔绝的感觉,或出现睡眠障碍、食欲明显变化、反复消毒、药物滥用等行为;有些人甚至会失去基本的判断力,容易出现不合乎社会规则的举动:如不配合医嘱、谩骂医护人员、斥责执法人员等。</p><p>不良情绪会对个人免疫力产生不良影响,也是产生各种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议从以下方面做好身心维护:</p><p>(一)主动积极的应对措施</p><p>1.遵从国家的倡导、医生的建议,尽量不出门;</p><p>2.充分喝水;</p><p>3.勤用肥皂洗手;</p><p>4.外出全程戴口罩;</p><p>5.食物煮熟煮透;</p><p>6.作息规律,睡眠充足,用健康的生理状态,应对疫情。</p><p>(二)积极乐观的应对态度</p><p>1.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悦、感恩、宁静、激励、敬畏、爱等积极情绪与健康密切相关,积极情绪高的人更少疾病症状和疼痛,更不容易感冒。保持冷静、亲切、关爱他人及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有助于提升自身免疫力,也能帮助身边的人稳定情绪、缓解焦虑。</p><p>2.搜索一些科普资料,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一疫情的来龙去脉以及传播途径等,减少未知带来的失控感与焦虑感。</p><p>3.行动起来。可以列一个假期室内活动计划清单,诸如打扫卫生、看一些感兴趣影片等,也可以选择伸展、哑铃、冥想、瑜伽等室内运动方式,保持身心良好状态。</p> <p>(三)稳定可靠的心理支持</p><p> 在疫情等重大事件来临之际,最好的心理支持来自家庭。建议大家把这个非常时期作为经营家庭的极佳机会,了解并满足身边人的正当需求,做好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的深度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亲朋好友间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谈心聊天,主动和他人建立联结,创建互相提供心理支持的环境,共渡难关。</p>